阮瑜/深圳市宝安区海港小学校长
目前,国家实行的是分科课程,在校本化实施中,往往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少明晰的路径,难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二是学科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不高,出现片面强调知识本位、学科壁垒严重、资源碎片化等弊端。为了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多年来,我们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跳出学科看学科,集各学科之所需,融各学科之所长,既突出独立学科的育人属性,同时又注重多学科综合育人的重要价值,努力做到由“分”到“合”的嬗变。
学科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没有学科,育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学科课程目标无疑是精准落实学科育人的“定海神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但往往很难在教师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学科宣言”的确立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学科宣言”是学科素养的校本化表达,是学科育人目标的凝炼,是学科教学的始发地。它的确立需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系统研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部下发的各类文件、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国家课程及课程标准等;二是充分对接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以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标准为核心作全面、简洁、富有个性的表达。如语文学科根据“语言建构和运用、文化传承和理解、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炼出“悦读、博闻、善言、抒写”的学科宣言;数学学科根据“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的学科素养提炼出“研学、善思、精算、活用”的学科宣言;英语学科根据“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的学科素养提炼出“说出一口自然而流利的英语,展现一种自信而大方的仪态,拥有一个广博而多元的视角,秉承一份尊重而包容的精神”的学科宣言;音乐学科根据“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的学科素养提炼出“有情趣、有才艺、有表现力”的学科宣言;美术学科根据“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学科素养提炼出“会感知、会表现、会审美、会传承”的学科宣言等。实践证明,“学科宣言”的确立有助于教师统一教学思想,带着“理念”去上课,让教师从“学科本位”出发,立体地俯瞰整个学科,更好地关照到其他学科,且更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明确方向,让学科育人的价值时刻照亮内心,形成一种自觉追求。
“学科地图”是学科课程实施中的“导航系统”,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各学科、各学段、各知识点、各能力要素点、各问题点之间的联系。“学科地图”可放大缩小,可点击搜索,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精准的导航服务和内容支撑。在实施中,我们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出发,按“学科-学段-分册-单元-课(节)-要素点(知识点、能力点)”的顺序分别进行内容整合及描述,并特别关注同一要素点的循序渐进,使国家课程能够准确、适切地落地。如语文学科“复述”的能力要素点相对应“学科宣言”中的“善言”,国家课程标准总要求是: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具体落实到低年级(一二年级)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而学校对低年级“复述”目标的精准解读为:一年级“能借助图片复述”;二年级“能借助图片、提纲、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示意图或者根据表格内容复述”。具体落实的文本及策略为: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小蜗牛》和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咕咚来了》《小壁虎借尾巴》均采用“借助图片复述”;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采用“借助图片复述”;二年级下册《大禹治水》采用“借助提纲复述”;《小马过河》采用“借助关键词语复述”;《蜘蛛开店》根据“思维导图示意图复述”;《羿射九日》根据“表格内容复述”……有了这样的网格式的“学科地图”,教师无论站在哪个教学点上,都可以由点至线、由线至面地串联起整个教与学的系统,降低了教学的随意性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教学行为。
学生朗诵
长期以来,学校在学科育人及学科间育人方面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协同性和一致性,学生无法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中一以贯之地提升素养,更难以在多学科交融中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多学科育人的合力,从而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不能有效地加以落实,而“学科整合”恰恰解决了这一关键性问题。“学科整合”,即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运用“学科+”的理念,倡导多学科全面育人、综合育人,注重育人路径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首先,学科内整合突出“纵贯”。“纵贯”,即强调学科内课程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前后衔接”。一是以“能力训练点”为核心,将一门学科各个学段所对应的同一能力训练点进行纵向梳理,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描绘出“学科地图”,形成大的主题式学习模块,确立层层推进的学科课程规划,形成最佳的学科课程解决方案。如在六年级“探密故事中‘一波三折’的情节”主题学习中,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各个学段故事类文本的阅读,了解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学会在写作时运用这一方法”。在教学中就可将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牛肚子里旅行》、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巨人的花园》、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六年级上册《桥》《穷人》等文本加以统合,形成课程群,并在主题式阅读中完成以下三个探究性任务单:“试分析这些故事中的情节为什么会吸引读者?”“试总结什么样的情节能使故事变得生动感人?”“试设计一个故事,使情节做到一波三折。”二是以“内容”为核心,将“同一单元的相似内容、同一册教材中的相似单元”进行整合,实施大单元教学法,突出单元的核心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增删、合并、调换和填补,提升课程的实效性。
其次,学科间整合突出“横联”。“横联”,即从课程全员育人的大目标出发,使繁杂的多学科课程变成最简洁、最易操作、学生最熟悉、最易理解和运用的课程资源,以达到课程育人的效益最大化。在实践中,通过整合、协调、优化,找到相关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切合点,并运用各学科课程之间的“勾联”,横向重组课程内容,如二年级“可爱的大自然”课程,通过跨学科整合,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提升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可将语文学科《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青蛙卖泥塘》、英语学科《In the Sky》《In the Forest》《The Four Seasons》、数学学科《图形的变化》、音乐学科《小花雀》、美术学科《美丽的叶子》等文本整合成跨学科的学习群,通过不同场景、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变换式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全学科教学的共育、共享、共赢,并最终分享静态和动态两种成果。如美术学科开展了“美丽的叶子”写生展;语文学科表演了诗朗诵《彩色的梦》、舞台剧《青蛙卖泥塘》;音乐学科表演了歌伴舞《小花雀》等。
再次,学科外整合突出“融通”。“融通”,意味着学科的融通、知识的融通、时空的融通、角色的融通、生活的融通,强调“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努力开发“学科+生活”课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概念走向生活。如数学学科可让学生走进古城、古庙、书室,了解古代建筑中的“对称美”;音乐学科可让学生去聆听广东的“粤剧”“客家山歌”,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美术学科可走进“美术馆”,探究中外艺术的异同;科学学科可让学生走进腾讯、华为、大疆公司,去了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了更好地突出“五育并举”,我们还重点加强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外整合,建构起了与之相关联的课程群。学生在学科内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一年级开展的“好习惯伴我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二年级开展的“护蛋”游戏,感受母爱的伟大;三年级开展的“‘盲人’的40 分钟”,感受盲人世界的黑暗与无助,激发起对他人的关爱与理解;四年级开展的“祖国版图我来拼”,感受祖国的博大与壮美;五年级开展的“我与‘蚕宝宝’共成长”“听大树说悄悄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可爱;六年级开展的“我与历史名人对话”“我与艺术大师对话”“我与未来世界对话”,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艺术殿堂的博大精深、未来世界的多元与变化。
阅读力就是学习力。“全学科阅读”意味着要超越阅读只从属于某一学科的狭隘观念,真正站在孩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强调阅读要从文学类文本阅读转向实用类文本阅读,从单一的视角转向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阅读视域,从一个学科的阅读活动转向多个学科的任务群式的研究型阅读。
首先,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确立阅读目标。强调阅读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一种学习途径。目前,我们已确立了六个年级12 个全学科阅读任务群。如一年级“有趣的启蒙”、二年级“大自然,你好”、三年级“我的想象飞起来”、四年级“我的童年不是梦”、五年级“飞越地球村”、六年级“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等。
其次,通过阅读来推动“项目式学习”“综合性学习”“问题式学习”“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绘图、小组讨论、实验等,探究和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如五年级基于“探密未来世界”为主题的全学科阅读,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未来世界在文学、数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变化,指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未来世界,让他们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同现实相结合,永远保持好奇心,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去拥抱未来”。而各学科的阅读计划为:语文学科阅读《怪男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三体》《果壳中的宇宙》,数学学科阅读《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全3 册)》《数字博物馆从零到无穷的故事》,英语学科阅读《Art That Changed the World》,科学学科阅读《身边的科学》《重生吧,垃圾!》《一本稀奇古怪的科学书》,信息学科阅读《神奇的互联网》《机器人太空飞船》,美术学科阅读《伟大的博物馆(1-16 卷)》,音乐学科阅读《玩转科学的“艺术家”》。阅读时间为一个学期。在阅读中,通过“推介课”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推进课”来跟踪阅读进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再次,做好分享交流,让阅读成果可视化、最大化。从学生对世界、生活、课程的理解角度出发,用阅读使他们自身达成对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并利用校内“分享课”、画展、舞台剧表演或社区内的各种活动,促进个体素养的提升。
学科评价要发挥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让评价不断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及劳动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样的人”,而且要引导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评价的定量、定性向评价的赋能转变,从“趋同化”向“个性化”转变,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PE评价。“PE 评价”,原是企业绩效考核的常用指标,我们将其引入学生学业的过程性评价中,用来全面监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各个要素指标的达成度,进而反馈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综合表现。主要形式有舞台表演、识字小达人全员评比、英语进阶擂台赛、学科素养专项达标测试等。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外,家长、学生、院校、第三方机构都可参与,允许学生申请多次评价,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其次,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KPI评价。“KPI 评价”,即通过对关键数据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形成雷达分析图,并与过程性评价结合,立体地呈现学生的成长轨迹。
再次,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赋能评价。赋能评价,突出学生的能力优势,对学生学业作出等级评价,并以寄语、书信等形式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鼓励学生以奋斗者的姿态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