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莹 肖以华 佟富春
LUO Hui-ying,XIAO Yi-hua,TONG Fu-chun*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 的海域[1]。能被人类改造利用的湿地称为湿地资源[2~3]。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因其富有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4~5]和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为动植物和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物质能量基础[6~9],并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0~11],素有“地球之肾”“天然水库”“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基因库”之称[12]。
鸟类群落位于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能够促进湿地的生态过程[13~16],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十分重要[17]。鸟类物种多样性能够表征鸟类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其栖息环境的良好程度[18],可反映出鸟类与湿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9~20]。笔者及团队于2016—2017 年进行了佛山市动植物本底调查,记录全市共有鸟类129 种。其中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级湿地公园(以下简称“云东海湿地公园”)共有鸟类62 种,隶属于9 目21 科,种类约占佛山市鸟类的1/2。近年来,云东海湿地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施工活动,对鸟类栖息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并根据多样性变化提出相应的公园管理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云东海湿地公园位于佛山市三水 区 中 心 城 区 北 郊(23°13′19.57′N,112°53′30.34′E),地处亚热带,属 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9℃,年平均降水日数(≥0.1)154.3 d,年平均降水量1 686.9 mm[21]。公园的主体为云东海湖,以植被完整、生态优良、环境优美而闻名。公园总面积401.97 hm2,其中湿地面积330.59 hm2, 湿 地 率82.24%[22]。1998 年起,佛山市政府大力开展云东海湿地恢复工程和蓄水工程[21]。湿地公园周边树木茂密、农田密集、溪流众多,生态环境多样化,空间异质性高,形成了复杂多样的食物链。
2019 年10—11 月,每月调查1 次,因12 月份为鸟类迁徙期,该月分上下旬各调查一次。在云东海湿地公园开展秋冬季鸟类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样线法,观测安排在晴朗、无风或者风力不大(3 级以下)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于8:00—16:00 开展调查,利用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和相机,按照预定路线(图1)以1~2 km/h 的步行速度匀速前进,记录半径约50 m范围内观测到的鸟类的名称、数量。只记录位于前方及两侧的鸟类名称。对于不确定的种类,采用相机拍摄后再参考《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鉴定确认。
使用excel 软件,以计算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Pielou 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 丰富度指数为主,对云东海湿地公园秋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评估。计算公式如下: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图1 调查范围图
式(1)中:H′为多样性指数;s为记录到的鸟类物种总数量;Pi为第i 种的个体数量与所有物种个体总数量的比值。
Pielou 均匀度指数:
式(2)中:J′为均匀度指数;H′为多样性指数;Hmax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
式(3)中:D为丰富度指数;s为鸟类物种总数量;N为所有物种个体总数量。
2019 年10—12 月,在云东海湿地公园共记录鸟类10目28科56种(表1),数量累计1 875 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有18 科40 种,占全部物种总数量的83.25%,物种数的71.43%。非雀形目有10 科16 种,占全部物种总数量的16.75%,物种数的28.57%,其中鹳形目占比较大,有1 科6 种。累计数量过百的鸟类有小白鹭、白头鹎、暗绿绣眼鸟和斑文鸟。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 种,为普通鵟;国家“三有”保护动物①“三有”保护动物是指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动物。50 种,占全部物种总数量的94.72%,物种数的89.29%。
从居留类型看,云东海湿地公园留鸟数量最多,有35 种,占总物种数的62.50%,累计数量为1 532 只,占物种总数量的81.23%;其次为冬候鸟,共记录13 种,占总物种数的23.21%,累计数量为244 只,占物种总数量的13.01%;夏候鸟5 种,占总物种数的8.93%,累计数量为93 只,占物种总数量的4.96%;旅鸟最少,为3 种,仅占总物种数的5.36%,累计数量为15只,仅占物种总数量的0.80%。
从栖息生境看,只在云东海湿地公园栖息的鸟类物种数最多,为32种,占总物种数的57.14%,但累计数量仅占物种总数量的30.56%,为573只;其次是同时在湿地公园和稻田栖息的鸟类,为18 种,占总物种数的32.14%,但累积数量共1 264 只,占比最高为67.41%;仅在稻田栖息的物种数有6 种,累计数量仅为38 只,同比均为最少,分别占10.71%和2.03%。
通过计算可得,云东海湿地公园秋冬季的鸟类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的均值分别为3.70、0.78 和3.17。其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12 月下旬时最高,10 月的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11 月的均为最低(表2)。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云东海湿地公园鸟类9 目28 科56 种,其中,雀形目数量占全部鸟类总数的83.25%,优势种为暗绿绣眼鸟和斑文鸟;水鸟类群的优势种主要为鹭科的小白鹭。累计鸟类数量的94.72%为“三有”保护动物,有1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普通鵟。
鸟类居留类型主要是留鸟和冬候鸟,分别占物种总数量的81.23%和13.01%,符合鸟类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南方鸟类居留类型多为留鸟和冬候鸟,而北方则多为夏候鸟和旅鸟[23]。
表1 云东海湿地公园秋冬季鸟类物种组成
表1 云东海湿地公园秋冬季鸟类物种组成(续)
从栖息生境来看,在湿地公园活动的鸟类物种数占比达89.29%,数量占比为97.97%,可见鸟类的主要栖息场所为湿地公园,这与云东海湿地公园82%的湿地率相一致。但仅在湿地公园中活动的鸟类数量占比为30.56%,而同时在湿地公园和稻田生境中活动的鸟类数量占比为67.41%,说明有相当一部分鸟类会在稻田生境中进行觅食和栖息,且如斑文鸟,在稻田生境中的数量远大于在湿地公园。因此,湿地公园新建成的稻田生境对喜食稻谷鸟类(如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的栖息和补充能量有着正面影响,当予以保持。
鸟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自然保护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23]。在云东海湿地公园的秋冬季鸟类调查中,10 月的丰富度和物种数最高,12 月下旬的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10 月高,原因在于:10 月处于留鸟和冬候鸟的交汇期,而且当时湿地公园内尚未有建筑活动,人为活动亦较少,故物种数最高;而均匀度和多样性受到优势种如小白鹭、暗绿绣眼鸟等数量的影响。10 月过后,部分鸟类因受气温和建筑活动噪声影响飞离湿地公园,因此11 月鸟类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标均降为最低值。至12 月虽有部分冬候鸟补充,但当时园内建筑施工和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噪声会影响鸟类之间的信息传递,并影响其正常栖息[20],导致鸟类数量暂时降低。
与2016 年进行的本底调查中的鸟类多样性相比,2019 年云东海湿地公园的鸟类种类下降,但隶属目和科增加,鸟类多样性增加。中度干扰假说认为,鸟类多样性与干扰呈抛物线状态,当干扰程度达到中等时,鸟类多样性达最大值。因此适当的人类活动干扰促使鸟类多样性上升,但对生境要求较高的鸟类则易受到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而飞离[24]。
表2 云东海湿地公园秋冬季鸟类多样性指标
广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其成为“东亚-澳大利亚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中重要的中转站和补给站,在秋冬季有来自北方的冬候鸟前来越冬,在夏季有东南亚的夏候鸟。而湿地作为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为候鸟提供了栖息生境,在鸟类保护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云东海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对广东候鸟的繁殖和保护有着重要作用。但调查过程中可发现,建筑活动和过度的人类活动会对鸟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1)保护和恢复湿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云东海湿地公园有相当一部分水域的边缘为水泥堆砌的建筑物,不利于鸟类栖息和取食,应当增种补植水生植物在水域边缘,以便改善水域环境,提高鸟类多样性。2)控制每日游人数目,减少大规模的施工活动,增加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减少对鸟类的影响。3)维持或适当扩大稻田规模,丰富湿地公园内的植物多样性,可适当补种鸟类喜取食的植物,如铁冬青Ilexrotund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黄葛树Ficus virens等;适当增加灌草丛,提高生境多样性,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4)保护鸟类的巢穴,也可提供人工巢箱;并为鸟类繁殖提供条件,在繁殖时期不修剪树枝和扫除枯枝落叶,避免惊飞亲鸟。5)加强园内对游客的鸟类保护宣传教育。除了加设宣传牌之外,可考虑增加针对周边中小学生的观鸟活动。6)增加园区的科研投入,实时监测鸟类多样性变化,并据变化作出相应的管理策略调整,对维持并提升湿地公园内生境质量及物种多样性十分必要。
致谢:本研究调查过程中得到广东碧然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