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美凤 史河京
(1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2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早在20世纪,西方学者Meltzer(1960)就完成了对商业信用开创性的经验研究,提出商业信用对银行贷款具有替代作用;Schwartz(1974)认为决定企业是否会进行商业信用融资的主要原因是获得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而且商业信用在信息获取、对客户的资产控制与监督等方面也有诸多优势,可以为受到银行贷款约束的企业提供融资;Cull等(2009)研究发现,当银行贷款供给出现严重问题时,商业信用是银行贷款的重要替代融资方式。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商业信用研究的文献较多,比如,高聪聪、张西征(2016)基于融资约束与市场竞争力视角,研究了商业信用与过度投资的关系;邓玉茹、谢守红(2019)基于不同货币政策视角,研究了商业信用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在对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二者关系方面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宏观角度、中观角度、微观角度进行的。宏观方面,学者主要研究了货币政策、经济周期、金融系统稳定性等宏观因素方面对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之间关系的影响。中观方面,朱是香、张顺民(2016)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关系的影响。微观方面,董红晔等(2017)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控股股东代理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张新民、张婷婷(2015)研究了信贷歧视、商业信用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拓宽了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关系的研究边界。赵胜民、张博超(2019)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姚志刚等(2018)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可以通过替代性融资理论解释。吴娜等(2017)对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现象进行了研究,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之间也存在替代效应,商业信用是我国银行信用体系的重要补充;于博等(2017)发现在市场地位高的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替代关系更为显著。
综上,国内外关于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关系观点并不一致,这可能受到不同研究时期、不同样本量、不同假设前提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信贷市场不完善,信贷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之间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政策发展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的融资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是否得到了改善?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A股数据,实证检验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关系,尤其是新常态下二者的关系,以为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提供参考。
企业的商业信用包括对商业信用的需求和对商业信用的供给,前者主要是指资产端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后者主要是指负债端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商业信用的需求与供给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根据信贷配给理论,某些企业由于规模、实力等方面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抵押物,企业即使愿意承担高的贷款利率,银行也不会贷款给这些企业,导致这些企业存在信贷约束,无法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企业上下游的客户与供应商,由于业务往来的关系,与企业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合作关系,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资产负债等状况更加了解,更愿意为合作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这样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应付账款等),相对需支付较高财务成本的银行贷款就会较少,可见,商业信用的需求与银行借款存在替代关系。再根据融资偏好理论,有些企业天然能够得到更多的银行借款,比如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得到银行借款后,自身投资项目可能不是很多,资金并没有很好的投资去向,那么在与上下游企业的供销活动中,会提供给关联企业更多的商业信用(应收账款等),以此获取更高的利润率。企业还可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向银行申请更多的银行借款,此时,企业商业信用的供给(应收账款)与银行借款存在互补关系。综上,本文提出第一组假设:
H1a:我国企业商业信用的需求(应付账款等)和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H1b:我国企业商业信用的供给(应收账款等)和银行贷款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上看,我国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09—201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9.21%、10.45%、9.3%,从2012年起我国经济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14年增长率分别为7.65%、7.67%、7.4%,经济学界一般认为2012年我国开始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这些措施对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利于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融资,因此,企业将减少对商业信用需求的依赖。另外,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考核更加严格,严厉打击“影子银行”行为,国有企业通过经营获得变现放贷的行为得到遏制。因此,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商业信用的供给(应收账款)与银行借款的互补关系有所缓解。综上,提出本文第二组假设:
H2a:经济新常态下,商业信用的需求(应付账款等)和银行贷款之间的替代关系有所减弱;
H2b:经济新常态下,商业信用的供给(应收账款等)和银行贷款之间的互补关系有所减弱。
进一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发展焕发出新的动力。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更有动机通过提供商业信用来向贷款银行传递其发展良好的信号,从而有利于获得银行贷款。根据信贷配给理论,民营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影响,相比国有企业,更容易遭受“信贷歧视”,因此,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在民企表现更显著。据此,提出本文的第三组假设:
H3a:民营企业商业信用的需求(应付账款等)与银行贷款的替代关系比非民营企业更强;
H3b:民营企业商业信用的供给(应收账款等)与银行贷款的互补关系比非民营企业更强。
本文选取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对所选取的样本按以下方式进行筛选:剔除金融保险业,剔除了ST、PT公司、剔除了资产负债率大于100%的样本,剔除缺失及异常值。最后选取2 882家样本公司,得到20 255个样本观测值,为了避免极端值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我们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
为了验证本文的假设,在借鉴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后,构建了模型(1)、(2)和(3):
模型中,β0代表常数,β1—β9代表系数,ε代表残差,并控制了地区(Province)、行业(Industry)固定效应。AP表示商业信用需求,也可以用AR(商业信用供给)来代替AP。
被解释变量包括企业对商业信用的需求(AP),用应付账款除以总资产的值来衡量;另一被解释变量是企业对商业信用的供给(AR),用应收账款除以总资产的值来衡量。在稳健性检验中,将期末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之和与总资产之比记为AP2,反映商业信用的需求;将期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之和与总资产之比记为AR2,反映商业信用供给。解释变量是银行贷款(BLoan),等于短期借款除以总资产。在稳健性检验中,将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之和与总资产之比记为Loan。调节变量包括经济新常态下(TZ)和企业性质(Soe)。由于之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企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对商业信用有显著影响,所以本文也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企业盈利能力(Profit)、成长能力(Growth)、企业资本密集度(FAR)、企业规模(Size)、偿债能力(LEV)、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Cashflow)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其他变量见下页表1。
表1 变量表
下页表2是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下页表2可以看出,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应付账款率AP1均值为0.09,中位数0.08,最小值0,最大值0.78,标准差0.07;应收账款率AR1均值为0.11,中位数0.10,最小值0,最大值0.78,标准差0.10。银行贷款比率BLoan均值0.12,中位数0.09,最小值0,最大值1,标准差0.12。可以看出A股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时既常用商业信用,也常用银行贷款。
表2 描述性统计
表3列示的是应付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实证检验结果,第(1)列是对应付账款和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的回归结果,第(2)列是经济新常态对应付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关系影响的回归结果,第(3)列是企业的不同所有制性质对应付账款和银行贷款之间关系影响的回归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第(1)列中BLoan的系数为-0.17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应付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支持了H1a。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企业的应付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说明当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使用越多,那么对应付账款的使用就会越少,反之亦然。模型2中BLoan的参数估计值为-0.170,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Bloan与TZ交乘项的参数估计值为-0.006,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经济新常态期间,我国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之间依然存在替代关系,但系数有所减小,二者关系有所缓解,这一结果支持了H2a。模型3中BLoan的参数估计值为-0.173,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Bloan*Soe的参数估计值为-0.005,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相对于非民营企业,我国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之间的替代关系增强,支持了H3a。
表3 对因变量为应付账款的实证检验结果
下页表4列示的是应收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实证检验结果,第(1)列是对应收账款和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的回归结果,第(2)列是经济新常态对应收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关系影响的回归结果,第(3)列是企业的不同所有制性质对应收账款和银行贷款之间关系影响的回归结果。从下页表4的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第(1)列中BLoan的参数估计值为0.06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应收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支持H1b。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企业的银行贷款与应收账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说明当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使用越多,那么对应收账款的使用就会越多,反之亦然。第(2)列中BLoan的参数估计值为0.067,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交乘项的参数估计值为0.0042,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经济新常态期间,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的互补关系依然存在,但系数变小,互补关系有所缓解,支持了H2b。第(3)列中BLoan的参数估计值为0.079,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交乘项的参数估计值为0.03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应收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的互补关系比非民营企业的更强,支持了H3b。
表4 对因变量为应收账款的实证检验结果
为了研究以上实证结果是否具有稳定性与普遍性,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考虑到其他商业形式可能会对实证结果有影响,我们对应付票据、应收票据、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将应付账款比率AP2替换AP1,将应收账款比率AR2替换AR1,将Bloan替换为Loan进行稳健性分析。第一,替换被解释变量应付账款的稳健性检验。采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之和与总资产度量应付账款之比(AP2),BLoan的参数估计值仍然都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TZ和Soe与银行贷款的交乘项系数也都显著为负。说明无论是赊销形式下的商业信用还是包含其他形式的商业信用,应付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其他变量的检验结果也与之前检验结果相一致,说明以上检验结果具有较良好的稳定性和普遍性。第二,替换被解释变量应收账款的稳健性检验。对应收账款的稳健性检验,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与预付账款之和与总资产之比来度量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AR2),结果显示Loan的参数估计值仍然都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TZ和Soe与Loan的交乘项系数也都为正且显著。说明无论是赊销形式下的商业信用还是包含其他形式的商业信用,应收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互补关系,其他变量的检验结果也与之前检验结果相一致,说明以上检验结果具有较良好的稳定性和普遍性。
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本文以商业信用的信贷配给理论为依据,从商业信用的供给和需求方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我国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我国企业应付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而应收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应付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的替代关系增强,应收账款与银行贷款之间的互补关系也增强;所有权性质也会对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的互补和替代关系有影响,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互补和替代关系比非民营企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