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方言象声词“喳”的词义分析

2021-03-16 06:05梁吉平安小草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安顺句法张开

梁吉平 安小草

(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在汉语象声词研究中,史艳岚(1994)、饶勤(2000)、姜守旸(2000)、李雨飒(2017)等学者曾从“古代汉语象声词”“现代汉语象声词”“拟声词多角度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在象声词属于实词还是虚词的问题上,学界基本以现代汉语中“实词”的定义“词的概括意义是实在的,且能担任句中的主要成分”为划分标准,认为应当将象声词分为一个独立的实词类,如马庆株(1998)认为把拟声词简单地并入副词或形容词是片面的,拟声词不能独立成句, 其前后一定有解释性的话, 所以拟声词应该独立成类;姜守旸(2000)将象声词与形容词、叹词、副词从句法成分上、意义上进行区分,认为象声词应单独成类。此外,在象声词作句法成分的研究上,学界一致认为拟声词的主要语法特点是: (1)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可作独立成分;(2)句法功能主要表现在能充当定语、状语、补语、谓语、宾语等句法成分。在汉语方言象声词研究中,刘剑(2019)对《汉语方言大词典》中716 个象声词进行考察,从音节结构、语法特征对其分类描写,认为方言象声词的音节结构可分为五类十六种,其语法功能表现在组合能力强,句法位置灵活。此外,还有学者以地域为划分界限,对方言象声词进行研究,如张盛裕(2003)、高永安(2007)等分别对驻马店方言、潮阳方言中的象声词进行研究,但方言象声词的专项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关于“喳”的专项研究,目前仅有崔山佳(2006)《释“查(揸、喳)”》,其主要对“喳”的“张开”义进行考察,认为“查”是由“揸”借用而来,根据句中的语法意义及含义,应解读为“形容词,宽、阔”之义,这是由“揸”的动词词义“手指张开”义演变而来。但安顺方言中的“喳”,除了“张开”意义外,还有较多其他含义及用法,目前还未有论著进行专项研究,这也是本文研究肇始及重心。

一、安顺方言“喳”的用法及句法功能

(一)用作动词

1.“张开”,主要出现在祈使句中,有强烈的役使义。例如:

(1)乖,快喳嘴把饭吃了。(乖,快把嘴张开吃饭。)

(2)把袋袋喳开点,好倒谷子进去。(把袋子口再打开一点,让稻谷容易被倒进去。)

例(1)-(2)中,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行为有命令或请求义,表示让说话人把“嘴” “袋子口”打开,以使得句中的“饭”“谷子”等容易进入承载体。

2.指“张嘴说话”这一行为,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例如:

(3)一天事情不做,只晓得在这点喳起个嘴乱管讲。(一天不做事情,只知道在这里张着嘴说人家的闲话。)

(4)我家嘞事用不着你在这点喳起嘴讲。(我家里的事用不着你乱说。)

例(3)-(4)是说话人对听话人“张着嘴胡说”这一行为进行主观描述。听话人“张嘴胡说”的言语行为对说话人具有一定不良影响,致使说话人形成言语反击,这时,说话人对听话人行为的评价趋于负面性,说话人的言语内容也会带有较强的主观贬义感情色彩。

3.指小孩子玩耍、闹腾,具有贬义色彩。例如:

(5)是哪家娃娃在河边喳,不注意点么落走河头去诶。(是谁家小孩在河边玩闹,不注意的话可能会掉到河里去。)

(6)大人在做事,小娃娃些过去点喳。(大人在做事,小孩子过去玩。)

例(5)-(6)是说话人对于小孩子玩闹的行为进行描述,但“喳”在句中带有主观贬义的评价,传达出说话人不赞同小孩的玩耍行为,对相关行为持有否定态度,认为这些行为会导致安全隐患或不良影响。如例(5)中小孩子在河边玩耍隐藏着“不小心就会掉到河里”的危险,例(6)中则是指小孩子在大人做事的时候打闹会影响大人做事的效率。

(二)用作名词

用作名词时,“喳”可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示做事粗心、不计后果的人,或指长舌妇,一般用于女性,且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固定搭配为:精喳婆、精喳、喳巴婆。例如:

(7)重新喊个人去送饭,拉就是个精喳婆,怕饭还没送到都着拉搞打咯。(另外找个人去送饭,她就是一个做事鲁莽的人,怕是饭还没送到就被她打翻了。)

(8)这家小姑娘小的时候就是个小精喳,长大来哈变沉稳嘞。(这家的小女孩小的时候“疯疯癫癫”,长大了变得沉稳了。)

(9)摆听拉讲话,拉这个人就是个喳巴婆,讲出来嘞话只有拉自己晓得真么假。(不要听她说的话,她是一个长舌妇,说的话只有她自己知道真假。)

“喳”字用作动词时有“玩闹”的意思,而“精”字在安顺方言中常表示“精神有问题”或“精明”之义,如:“扯精”(疯疯癫癫)、“精”(精明)。“精”与“喳”字组合后形成的“精喳”,带有较强贬义感情色彩,用来形容做事不计后果的人或疯疯癫癫,不正经的人。

(三)用作形容词

用作形容词时,“喳”主要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等语法成分。主要有六种含义:

1.形容人性格外向,轻率,轻狂,行为处事不稳重。带有贬义感情色彩。例如:

(10)这个人太精喳得很。(这个人很不稳重。)

(11)拉喳得很,不要拉和我们去。(他这个人鲁莽得很,不准他和我们一起去。)

例(10)-(11)均为说话人对会话涉及人物进行负面评价,即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所谈论的人物对象具有做事不稳重,行为轻率,不值得托付等负面品性特点,因此评价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2.形容人获得奖励后张狂、傲慢的样子。带有贬义感情色彩。例如:

(12)你看拉,才考及格就喳得很。(你看他,考试才考及格就骄傲起来了。)

(13)不就是得几百块压岁钱咯嘛,就喳塞塞嘞。(不就是得了几百块的压岁钱,就张狂起来了。)

例(12)-(13)指说话人对谈论对象在获得奖励后,行为变得张狂、傲慢的行为进行贬义的主观评价,同时话语中隐藏说话人认为谈论对象所获得的“奖励”并不值得让人行为产生变化。例(13)中的“喳塞塞”是固定搭配,形容人张狂傲慢之貌。

3.形容小孩子高声喧嚷、吵闹的行为。常带有贬义感情色彩。例如:

(14)这些娃娃一天喳得烦人。(这些小孩子每天的吵闹声,让人心烦。)

(15)是哪家打娃娃,打得喳啦啦嘞喊,快不要打咯。(是谁家在打小孩子,打得孩子这样大声喊叫,快住手不要打了。)

(16) 你看这个小娃娃喳得。(你看这个小孩子笑得多开心啊。)

例(14)-(15)是说话人对小孩子高声喧嚷的行为进行主观贬义的评价,一般来说,如果小孩子的吵闹声对说话人没有产生负面影响,说话人会使用“玩得高兴”和“哭”来对小孩子的行为进行客观描述,而“喳”字在安顺方言中具有贬义的感情色彩,用来表示小孩子的行为对说话人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例(15)大人打孩子,孩子的哭声让说话人认为这一行为不好,从而进行劝阻。此外,这一形容词的使用会受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变化而产生变化,如例(16),说话人对小孩子“高声吵闹”的行为持支持的态度,认为小孩子的“吵闹、笑”,是一种高兴快乐的体现,此时句中的“喳”则带有褒义色彩。

4.形容事物处在“张开、裂开”的状态。例如:

(17)这个衣裳荷包都扯喳口咯。(这件衣服的荷包都被扯裂开了。)

(18)你看这个鞋鞋帮都哦喳口喳嘴嘞咯,哈不舍得丢,穿起好看啊?(你看这双鞋的鞋帮都这样开口了,还不舍得扔,穿起来不觉得丢人吗?)

例(17)-(18)表示形容“衣服的荷包”和“鞋帮”处在“裂开、开口”的状态,前者是对这一状态的客观描述,后者则还隐藏说话人对听话人“舍不得扔掉鞋子”这一行为的主观否定评价。

5.形容人多嘴多舌。常带有贬义感情色彩。例如:

(19)一天拉喳巴得很,哪家闲话都要讲。(她一天多嘴多舌的,每一家的闲话都要说。)

例(19)是说话人对他人行为的主观评价,认为言谈对象在言语行为上“多嘴多舌”,是对涉及对象的负面评价。

6.形容细碎的声音。例如:

(20)这几个娃娃在这点叽叽喳喳讲个哪样?(这几个小孩子在这里叽叽喳喳说什么呢?)

(21)昨天晚上下大雨,不晓得家头哪点漏水,就听到水落在塑料袋上喳喳嘞响。(昨天晚上下雨了,但是不知道家里是哪个地方漏水,只听到雨水落在袋子上发出“喳喳”的响声。)

例(20)-(21)均为说话人对“小孩说话”和“雨落在袋子上”的声音进行描述,是对声音现象的客观评述。

(四)用作象声词

用作象声词时,指鸟叫声。“喳”常作状语和定语。例如:

(22)怕是要下雨,这些雀雀一直在喳喳地叫。(可能快下雨了,这些小鸟一直在喳喳地叫。)

(23)一天听隔壁这家嘞画眉时不时地“喳”一声,烦死人。(每天隔壁邻居家养的画眉鸟时不时地叫上一声,听着真让人心烦。)

(24)是哪点鸟在喳喳嘞叫?(是哪里的鸟在喳喳的叫?)

例(22)-(24)为对鸟叫声的描述,例(22)对鸟叫行为有主观推测“快下雨了”,例(23)是对鸟叫声带有贬义感情色彩的主观评价,例(24)则是指出说话人对发出叫声的鸟所处位置的疑问。

通过上文梳理,可以发现“喳”在安顺方言中具有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象声词等多种用法,在句法中可承担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定语等语法成分,而且“喳”字在安顺方言中常带有说话人主观评价的贬义感情色彩,少数语用环境中会根据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变化而发生感情色彩变化。

二、安顺方言“喳”的词义来源

“喳”原指“鸟叫声”,属象声词,后引申为类似鸟叫的细碎声音,产生贬义的感情色彩。“喳”的“闹腾”义是由于人们认为鸟儿充满活力经常长时间鸣叫而引申出来的,“喳”的“闹腾”语义发展出形容词义“喧闹”,又可引申为“做事不稳重”,最后又转喻为名词表示“做事不稳重的人”。

“喳”的“张开”义,崔山佳(2006)认为“查”是“揸”的借用字,“查、揸、喳”三者同音通假,“宽”“阔”是在“张开”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与安顺方言中“喳”的“张开”义用法是一致的,只是在安顺方言中,“喳”的动词用法具有祈使与非祈使句的语用区别,在祈使句中常常表示说话人请求或命令受事者做出张开动作(如“嘴”“口袋”),而非祈使句中,则主要表示说话或相关行为,由于此类行为多对说话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词义多表现为贬义感情色彩。除动词用法外,“喳”的自源性词义发展过程可如下图词义网络所示:

图1 “喳”字词义网络

通过分析“喳”在安顺方言中的词义及用法,可以发现“喳”词义之间的发展演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态度、认知习惯及民俗文化。在安顺地区,一方面人们对鸟类有一定忌讳,认为鸟是有灵性的,不能随意招惹。此外,鸟类会对庄稼造成一定毁坏,人们还认为鸟是一种不稳重、吵闹的动物,用鸟的行为和动作对人进行类比时,也会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如“乌啦啦”在日常生活中则常用来隐喻一群人混乱地快速向某地移动,同时伴随着吵闹喧哗的声音,一般用来比喻人们跟风或凑热闹的场景,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如:

(25)你看这些娃娃乌啦啦嘞跑这点跑啊点。(你看这一群小孩子一会儿跑这里,一会儿跑那里。)

此外,“喳”的一词多义现象也取决于语境的变化。例如:

(26)不要在这里喳。

例(26)可出现于多种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句义有较大差异。如语境1:大人在说话,而小孩子在旁边吵闹影响到他们的谈话,则“喳”为“吵闹”的意思;语境2:A得到奖励后,在向他人B炫耀,此时指B对A的行为作出的即时言语反应,让A不要在他面前骄傲自满,此时,“喳”即为“骄傲”的意思;语境3:小孩子在危险的地方玩闹,他人认为这种行为具有危险性,对小孩进行劝阻,这时“喳”则指代“玩耍、玩闹”。可以发现,语境对词语词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结 语

本文从安顺方言“喳”字的用法、句法成分以及词义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结合实际例子对“喳”字进行详细说明,可以发现,“喳”在安顺方言中具有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象声词等多种功能,句法位置自由,可在句中承担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主要句法成分。在语用中常带有贬义感情色彩。除动词“张开”义是“揸”借用而来外,其他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喳”在安顺方言中的词义与语法功能,在语用中还受到会话人主观态度、认知习惯以及语用环境的影响。

猜你喜欢
安顺句法张开
安顺娘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开花
句法二题
踏莎行·留守妇
就是那个梦想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