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景莉
摘要: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逐步发育健全的关键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常常会不知所措并且很容易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创伤,因此事先做好灾难防护教育与事后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及其开展的重要性,进而对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解析,最后就二者的相互结合渗透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灾难防护教育,心理危机干预
一、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
1.灾难防护教育
所谓灾难防护教育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灾难所开展的事前教育活动,包括基本应对流程、应对措施、救援体系等基本常识,帮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掌握一定的灾难防护或逃生自救技能。对青少年来说,掌握并运用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对灾难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从学校教育体系中融入灾难防护教育,基于家庭生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灾难防护知识宣传和演练,从而达到全方位提升灾难防护教育的效果。
2.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指的是为应对人们在突然遭遇重大变故和灾难时产生的精神痛苦和行为障碍而借助外界干预来缓解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难,从而恢复到变故发生之前的状态。由于人们在面对不同突发状况时心理产生的波动变化不同,心理危机的严重紧迫程度也就不同,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机、措施也就因人而异,要充分沟通交流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和情感状态,进而从鼓励他们重拾信心的角度提出适当的建议或措施。
3.青少年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应对突发状况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尤其是在灾难面前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不知所措的心理状况而陷入到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当中,进而导致青少年抑郁、性格突变、自伤自残甚至自杀倾向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灾难防护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是从事前应对和事后补救两个方面对青少年展开的社会辅助性活动,前者着重教会青少年掌握应对突变的技能和心理防范,后者则在问题发生后及时介入以迅速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二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关系
前文已经提出灾难防护教育是一种事前教育活动,心理危机干预则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应对灾难或其他突发状况而迅速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因此,二者相互之间互为补充、互为渗透。首先,灾难防护教育做到事前引导,从防护意识、能力、技巧等方面为人们应对灾难打下了基础。其次,心理危机干预做到事后解困,从心理疏导的角度帮助人们从灾难、变故的负面情绪中解放出来。最后,灾难的发生常常是突发的,人们很难及时作出应对,灾难防护教育打下的基础与心理危机干预的补救构成了一个体系,对人们走出心理低潮,进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三、青少年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分析
1.构建学校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环节构建起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干预体系对提高青少年应对灾难的技能、防范意识及心理调适都十分重要。首先,学校要重视灾难防护教育,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条件制定灾难应急教育、演练方案,适当地在教学中增加防灾知识和救援技能教育,帮助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其次,学校要重视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当前开展的心理教育活动大多为应对青少年成长当中遇到的负面情绪而设,对灾难及重大变故的重视不足,必须要从青少年心理剧变的角度开展适当的干预。最后,教育和干预必须要在教育环节构成体系才能做到全面而具体,从学校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体系为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灾后的心理干预及执行工作陷入被动。
2.构建家庭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家庭作为青少年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生活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佳补充,家长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都将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树立强大的自信心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构建家庭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同样重要。首先,家长要有危机意识,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负面心理状态和情绪是正常的,但要从家庭生活、言传身教上帮助他们树立危机意识,掌握灾难防护技巧,培养防范意识,增强青少年防灾应变的能力。其次,家长作为青少年的亲人、导师和朋友,在灾难发生时对青少年提供帮助是理所应当的,但要求家长有知识、有技巧才能切实帮助青少年应对心理危机,所以,家长一方面要自己学习并掌握灾难防护技能,另一方面要学习心理学知识以帮助青少年尽快从灾难的心理创伤中恢复过来。
3.构建社会灾难防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社会教育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社会力量构建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确保青少年能够应对灾难的关键。首先,要构建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帮扶体系,基于对灾难防护教育的需要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如开展形式多样的灾难防护知识宣传、技能培训、灾难应急演练等,帮助青少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其次,要从青少年心理发育的特点及灾难心理干预的需要组织开展专业的心理辅导,如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提供医疗帮助,从心理救助的角度提供心理疏导,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灾难及其带来的负面心理情绪。最后,一个完整的社会帮扶体系必然要求多方参与,未雨绸缪,如拓展救助资金的来源及其使用范围,广泛吸收专业心理咨询师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组织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学习灾难防护与心理调适宣传教育活动。
四、结语
青少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断提高他们应对灾难的反应能力和心理调适的能力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当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灾难的发生常常不可预知,必须要从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才能切实达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羽长.青少年灾难防护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结合及渗透[J].生活教育.2016(07).
[2]崔成国,刘炳伦.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J].精神医学杂志.2008(10).
123150170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