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慧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对未知进行探索,再逐渐培养孩子持续热爱的能力,才有可能让孩子成为创新型人才。
跟随“神舟十二号”飞船去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无论是在太空拆快递,还是在太空吃苹果、跑步、打乒乓球,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同时,因为能直接通过视频看到他们在太空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对于太空的好奇和想象。那么,如何从孩子对太空领域的兴趣角度出发,培养孩子的创新与创造能力?
太空有太多未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从古至今,我们对太空奥秘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人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且不说“嫦娥奔月” “夸父追日” 这些传说,还有像“万户飞天”这样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追求未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而孩子对太空的好奇一点不少于成人。其实,对孩子来说,能长久吸引他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未知。而太空领域里正好有着太多的未知,能吸引孩子、激发孩子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更多的奥秘。
这些年,我经常到中小学做科普讲座,组织各种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一直以来致力于科普教育工作,就是希望让孩子保持对太空探索的好奇心,吸引他们把视线从地球投向更远的宇宙,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探索太空的种子,这样就可能会激发孩子未来加入航天队伍的梦想,成为推动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创新型力量。
孩子对太空的好奇五花八门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他们对太空好奇和关注的方向有所不同。
低龄儿童对太空的兴趣呈现两极化。一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他们想了解航天员在太空中是怎么生活的,怎么上厕所,怎么睡觉,吃什么等等;另一类是与想象力有关的问题,这些孩子通常对自己无法想象的东西产生好奇,比如黑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如果有,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年龄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对航天工程本身、航天员职业等话题比较感兴趣,比如有的孩子会问:“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火箭不能像马斯克造的火箭一样重复使用呢?” “张老师,我也想当航天员,我该怎么努力呢?” “我以后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才有可能成为航天员?”
另外,我还发现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随着我们国家这些年持续开展的月球探索和火星探索,孩子们对月球和火星的兴趣都很高,但是对火星的兴趣明显高于月球。我想这也许源于火星是当前深空探索的热点。同时,火星距离地球更远,更为神秘,有些孩子会觉得关注火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让孩子与太空的距离更近
以前,很多孩子对太空的兴趣是从天文开始的,或者说从看星星开始。但现在,随着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发射活动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已经能够长期在太空生活,媒体对航天报道的内容非常丰富,高品质的航天科普图书越来越多,航天主题的科技馆、航天主题展览也不断出现在各个城市,可以说,太空与孩子的生活距离越来越近了。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不断地鼓励和持续引导孩子对太空的好奇,还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有机会接触航天科技,激发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兴趣。比如: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的时候,与孩子一起看发射的直播或新闻报道……
宏大的发射事件能给孩子带来震撼,航天员在太空的特别生活也能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在我们的航天队伍中,很多“90后”业务骨干,在回忆他们自己的成长时,都说正是因为当年看到了杨利伟飞向太空的场景,有了深刻的印象与向往,从此对太空感到好奇并最终选择了从事航天事业。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对传记作家塞利希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作为一个妈妈,我特别能理解,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特别是很多问题不着边际,让人无从回答。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从咿呀学语到侃侃而谈,每个孩子都要学习认知他周围的世界,正是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着孩子不断成长。而提出问题,正是孩子們基于想象和好奇,理解世界、不断调整自我认知的学习过程。
但是,这种好奇心不会一直那么强烈。当孩子完成基本认知建构后,他的好奇心就会下降。另外,如果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总是遇到挫折,比如经常得到父母类似“你胡思乱想什么” “这不是很简单吗”等类似的回复,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因受到打击而逐渐丧失。好奇心丧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想象力和思考积极性的降低,甚至是不会提问或者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培养孩子热爱的能力
热爱不是单纯的兴趣,热爱代表着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就是愿意为之,不畏困难与艰险。兴趣不等于热爱,从兴趣到热爱,中间还有知识积累、专注力、毅力、关联与分析等素质的养成。在航天工程中,提出一个创新想法后并没有结束,最难的是通过工程实践将其实现,这就需要不断地论证想法,综合各种知识与技术,克服各种困难加以解决。其中,知识储备、专注力、毅力、建立知识关联等因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持续地热爱,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很“热”,但其实它并不神秘,它与儒家经典《中庸》中所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思维一方面注重逻辑与论据,同时也体现独立与自主的人文精神,即不盲从权威,不囿于经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学会从多个不同角度来理解并解决问题。
总之,创新是一种品质。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持续细致的关注。希望对航天的好奇与热爱能成为孩子心中的一颗种子,在父母的引导下茁壮成长,为孩子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326350190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