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是静态保护和活态保护的有机结合。静态保护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档保护,而活态保护是近些年才被提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思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播是使其活化的方式,也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当今发展迅猛的智媒体具有多元的传播功能,多向交互的传播方式,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分析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生机和活力。
【关 键 词】智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
【作者单位】李腾巍,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1.021
在传统文化中有“活化石”之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相关人员若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将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涵盖人们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就是在不断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活着”的艺术,因此,广泛且有效地进行活态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现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协同等新技术的出现,使智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机融合成为可能,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展现机会,无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更多契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在智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广泛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然而如何让更多的民众积极地加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队伍,如何走出符合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的道路,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重新融入现代生活当中持续焕发光彩,这些都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和困境
1.传播资金短缺,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加上年轻一代对新事物的追求,使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面临挑战。而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的主力军,也面临传播经费不足、传播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现状都制约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
2.陷入“博物馆式”静态传播的困境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联系不再紧密,逐渐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由于口口相传或师徒相传等传统传播方式具有地域局限性,因此单纯依靠传统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要求。而现今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通过修建博物馆的方式,将相关的内容以静态的文字描述和物件展陈的形式保存在博物馆内。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传播力度小、传播具有地域局限性的“博物馆式”静态传播困境中。
3.智媒体技术应用不足,传播对象缺失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尚未充分应用智媒体的传播工具和技术,其传播方式大多是通过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或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建立的网站来发布信息,而这些多以单一文字或静态图片的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网站,存在缺乏反馈机制与个性化服务的问题,并不能提高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由于年轻一代是智媒体应用的主力军,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智媒体的传播工具和技术应用不足会使年轻人缺乏二次传播的兴趣,导致传播对象的流失。
4.传播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网站所展现的内容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介绍,网站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报道缺乏深度和创新,大部分只是将相关文章从报纸搬到网站。因此,即便是海量的报道,由于报道传播的内容僵化、缺乏创新,依然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 智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的特点
智媒体是立足于共享经济,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自强化生态系统,是一种可以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智能匹配的全新媒体形态。智媒体是智慧、智力和智能三者有机结合的强大媒体。智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互联网为主导,交互性的活态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以互联网为主导,既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又可以实现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以受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的互动体验为切入点,使得受众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被动式接收转变为主动式发掘和创新,这就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优点,使其融入受众的生活,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2.基于技术媒体的活态传播
智媒体是技术媒体,能够以影像、VR、AR、交互游戏等多种智能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出来,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从而开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的新格局。
3.定位精准用户,有效的活态传播
相关人员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多种平台的传播渠道,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智能分析,可精准地对用户推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和实时动态,提升用户的持续关注度。因此,精准传播的方式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的效能。
4.丰富的展示方式,多样化的活态传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社交媒体和平台展现了传播渠道的丰富性,打破了单向传播的壁垒。聚集了创新思维和流量的传播平台,让用户能够持续关注并自发地傳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这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播和创新发展。热门的传播平台能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进行融合,这体现了智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展现方式和实现多样化的活态传播的新路径。
三、 智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的创新路径
1.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工作的引导者,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活动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传统技艺进行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助体系,同时加强对传承人的文化引导。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基础上,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相关人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能力。
2.重视网络化传播,增强平台与用户的交互性
2020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面对我国庞大的网民数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通过在互联网平台策划用户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热度,让更多的用户加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从而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播。例如,在微博上发起具有吸引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话题,吸引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积极参与话题互动。微博用户也可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多种互动方式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话题的热度。
3.聚焦创新策划,创新传播内容
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增多,用户很容易被各种信息影响,因此要得到更多用户的持续关注,内容创新非常关键。相关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过程中可以统筹多方资源,将如今较为热门的影视、游戏、生活美妆中的一些产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通过新概念、新内容、新产品的推广,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
4.加强传播力度,构建全方位传播体系
相关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传播平台,构建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优秀文化资源与智媒体相互融合。如通过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的小程序、抖音短视频等,借助平台的流量和持续传播的优点形成文化IP;借助自媒体网红进行传播,通过网红和粉丝的互动,吸引更多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播;通过转发、分享等互动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增加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提高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传承和发展。
5.打通线上线下传播渠道,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变现
对于适合进行产业化经济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传统手工艺类,相关人员可以挖掘其经济价值,研究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互利的传承发展方式,还可以通过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文创产品,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变现。在宣传方面,相关人员在线上可以通过热门平台展示文创产品的信息,同时进行信息传播;在线下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加入市集等方式,为受众提供消费体验。打通线上和线下传播渠道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受众的喜好和需求会成为文创产品发展的契机,这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变现。例如,对于传统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剪纸、布织染艺、制瓷等,有关部门可以设置线下体验学习活动,受众既可以DIY学习制作,又可以珍藏自己做的手工作品,体验手工乐趣,这有利于增加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熟悉和热爱程度。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互联网平台、智能终端等渠道进行传播是大势所趋。在智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还需要运用智媒体话语体系和技术对内容进行诠释和创新,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真正做到通过智媒体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播、立体传播。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要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创新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使其以鲜活的姿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天慧. 内蒙古地区非遗传承与活化路径探索[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2):40-42.
[2]陈述知. 非遗传播视角下的媒体功能探索[J]. 传媒观察,2018(12):48-52.
[3]谢园,朱荔丽.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 兰台世界,2018(10):87-89.
[4]徐华云. 让非遗“活”在新时代[J]. 人文天下,2017(24):27-29.
[5]李春颖. 海门山歌剧的“活态化”传承与传播研究[J]. 中国戏剧,2017(11):56-57.
[6]左笑.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護的途径探究[J]. 大众文艺,2017(3):11.
[7]蒋聪昳.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策略[J]. 新闻战线,2016(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