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佑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研究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找出当前丰顺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丰顺县地域特色文化、培养专业人才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做好生态保护与规划等对策,为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丰顺县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1-0140-03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人愿意在节假日外出旅游。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拥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丰顺县自然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近年来得益于政府支持,丰顺县汤坑镇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而村落众多则让乡村旅游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点。
1 丰顺县概况
丰顺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梅州市的南部,下辖16个镇1个国有农场,行政区域面积為2 710.22 km2。2019年末户籍人口为739 547人,常住人口为494 709人。丰顺县生态秀美、资源丰富,林地面积为22.3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6.84%,活立木蓄积量为591.15万m3,海拔1 000 m以上高峰有57座,其中铜鼓峰海拔为1 559.5 m,居粤东之首。作为全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县份之一,丰顺县是著名的温泉之城,全县8个镇都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有“九汤十八礤”之称。主要地热田有9处,日可采地热资源总量为3.09万t,最高水温为92 ℃,富含偏硅酸、氟、氡和硫黄等多种元素,县城汤坑镇建有新中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丰顺县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拥有汕梅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梅汕高速铁路和多条国道、省道纵贯全县。丰顺县人文厚重,客潮相融,客家与潮汕两大民系和谐共处,孕育出典型的“半山客”文化。
2 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丰顺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以农旅、文旅和养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温泉、漂流、瀑布、登高”的特色优势,全面擦亮“中国温泉之城”旅游品牌。2019年4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广东省第一批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其中丰顺县乡村旅游开发资源有64个,涉及乡村旅游的类型有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历史遗存等。如今,丰顺县政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逐步开发乡村旅游,并且在开发理念上加入了旅游、示范、商贸概念,加大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构建资源有效利用和优势充分发挥的特色乡村群落,大力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同时打造一批优秀的乡村旅游示范区。随着丰顺县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丰顺县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正在为其创造更响亮的旅游品牌而前进。2017—2019年丰顺县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见表1。
2.1 区位优势明显
丰顺县位于梅州市南部,与潮汕平原接壤,地处潮客两大文化地区的连接带。丰顺县交通便利,梅汕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梅汕高速铁路等纵贯全县,是梅州南大门,潮汕后花园,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1]。2019年,经过4年建设,梅汕高铁正式开通,这条设计时速为250 km、横跨粤东的高速铁路使丰顺至广州、深圳和厦门最快仅需3.5 h、3 h和2 h,让丰顺县成为衔接珠三角地区、串联汕潮地区、借力海西区的交通要塞。
2.2 旅游资源丰富
温泉、激流和瀑布等风光旅游景点覆盖整个丰顺县,为丰顺县进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资源,而这其中的温泉资源更是质优量多、出类拔萃,是丰顺县旅游资源的生力军。丰顺县内既拥有客家文化,也拥有潮汕文化,是潮、客两个文化交融的地区,因而产生了别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另外,丰顺县还有古老的畲族文化。丰富的资源为丰顺县旅游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丰顺县以“旅游旺县”作为发展战略之一,不断进行旅游开发与发展,使丰顺县旅游资源开发初具规模。
3 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模式单一,尚未建立全面的发展体系
近年来,虽然丰顺县的乡村旅游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大多数还处于“游山玩水”的传统模式。目前,丰顺县的乡村旅游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乡村旅游产品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只能满足游客的放松和观赏需求,不能让游客真正回归自然,因此缺乏吸引力。此外,丰顺县的乡村旅游没有与其他行业相互交融,也没有做到乡村与旅游相结合。农副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和文化发掘不足,这让丰顺县的乡村旅游发展效率难以提高。
3.2 缺乏品牌塑造,对地域特色文化价值挖掘不够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由全国各地共同实施,所以在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兴产业同质化现象。为了防止该现象出现,使发展优势最大化,应当塑造当地特色品牌。丰顺县是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汇处,具有许多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2]。不过,目前丰顺县大部分乡村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并没有与丰顺县当地独特的文化相结合,造成丰顺县乡村旅游开发缺少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模式单调、开发形式与其他地区雷同,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
3.3 从业人员匮乏,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与素质不高
丰顺县是一个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的山区县,和目前我国大部分山区一样,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导致乡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目前,丰顺县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大多数是高中或中专学历,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从业人员甚至只有小学学历,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乡村旅游管理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缺乏通过正规培训的旅游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需要,暴露出服务质量差、业务技能欠佳等一系列问题。
4 乡村振兴背景下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4.1 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促进产业兴旺
在乡村旅游中,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对二者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对主要农业园区进行景点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丰富体验内容,并注重品牌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旅游品牌。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打造观光农业产业带,重点打造金柚、稻田、茶田等现代观光农业。依托主要农产品,打造茶田度假、稻田度假等度假业态。培育温泉民宿新业态,引入民宿项目,融入民俗元素,提高丰顺温泉的文化韵味,打造文艺气息浓郁的温泉民宿。建立完善的康养服务系统,引入健康管理、中医理疗、药膳美食等养生产品,打造高端温泉度假品牌。通过整合资源,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促进产业兴旺。
4.2 发展丰顺县地域特色文化,打造乡风文明
生态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的人文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丰顺县要把传统的纯观光旅游逐步转变为生态、农业、民俗等多元化旅游,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和吸引力。丰顺县应当将埔寨火龙、埔寨纸花技艺、丰良山歌、留隍草席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和文化进行合理开发,打造一批民俗文化产业园,为传统艺术搭建现代化转换平台。打造世界长寿论坛、丰顺国际慢城论坛,力争成为所在领域的信息中心。把丰顺的独特客家饮食文化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举办美食旅游节、客家美食制作教学等活动。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时令民俗、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4],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打造乡风文明,以此吸引更多游客。
4.3 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人力资本是实现乡村旅游兴盛的基础。乡村旅游要想更好地发展,首先,要在本土内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对本地农民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一批了解乡村旅游基本理念、掌握基本服务技能的新型农民[5]。其次,要引导青年返乡创业,乡村发展离不开青年,尤其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时代,在外务工的当地青年及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将会成为乡村建设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丰顺县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使他们形成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达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活富裕[6]。最后,丰顺县政府可以与周边的高等院校通过联合办学、提供实习基地等形式进行合作,培养一批拥有扎实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毕业后输送到丰顺县各个旅游部门和企业就业,整体提升丰顺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4.4 做好生态保护和规划,达到生态宜居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达到生态宜居,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護是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先天优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只要保护好资源和环境,旅游资源就可以永久循环使用。丰顺县政府和旅游开发商要与村民共同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政府、开发商和村民三方必须形成共识,眼光要长远,不可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长久的利益。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战略,要把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相互调和,合理控制游客在景区的数量,既要实现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又要为当地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此外,政府要积极运用“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的创新模式来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生态宜居。
5 结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丰顺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84%,有着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丰顺县紧紧围绕“让生态资源变成富民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做文章,而乡村旅游则是当中的“领头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丰顺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使当地居民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带动丰顺县经济腾飞的同时,能让丰顺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参 考 文 献
[1]罗锦红,谢小康,谢细香,等.丰顺县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09(6):92-95.
[2]高碧丹.县域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分析——以粤东丰顺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7):106-108.
[3]王帅,伍进.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5(17):39-40.
[4]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12):9.
[5]杨睿智,张怡,刘兴宇,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秦皇岛市石门寨镇为例[J].旅游纵览,2018(12):138-139.
[6]温铁军,杨洲,张俊娜.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实现方式[J].行政管理改革,2018(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