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军
富邦拉祜族采茶。图/谭春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普洱市,立足当地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村文明进步,让农民增收致富。在普洱这片沃野上,富美乡村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普洱市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因地制宜、选准产业,精心培育、久久为功,形成规模、发挥效益,让农民捧起了“金饭碗”,端得住,端得稳,乡村振兴的路上百姓有满满的获得感。
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拉嘎村芒井村民小组的田间地头,挖姜、拔姜、抖土、装袋,收获季节总能看到姜农忙碌的景象,他们在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李俊山去年种了28亩黄姜,亩产可达到3吨左右,收入不少。
由于芒井气候独特,土壤肥沃,种植出的黄姜具有块大肉黄、质地细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浓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在李俊山的带领下,当地群众逐步发展生姜种植。村民们看着生姜种植收入不错,也都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
2020年,芒井村民小组种植生姜500多亩,产值达1000多万元,基本实现家家户户种植生姜全覆盖,生姜种植成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西盟县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甘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吸引了不少群众加入甘蔗种植行列中。看到村民家甘蔗收成好,班箐村一组的叶青放弃了跟同伴外出打工的想法。因为考虑到种植甘蔗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收入也确实可观,安心在家搞生产成了不二之选。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甘蔗种植的产量也在提高,叶青赚的钱也就更多了。种植甘蔗收入高且稳定,其他时间可以割胶收胶,一年下来,叶青也有好几笔的收入。现在政策好,只要人勤快些,日子会越来越好。如今,收入实现翻番的叶青干劲十足。
因地制宜,找对乡村振兴的门路,甘蔗可以说打开了当地村民致富之门的金钥匙,甘蔗收购价稳定,村民信心足。同一片甘蔗地,村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西盟县蔗农依靠甘蔗种植过上了“甜美”的日子。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安乡多措并举,引导传统养牛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着力培育肉牛产业链,让“大户、规模户”带动农户发展肉牛产业,把肉牛产业培育成为德安乡的支柱产业。当地以肉牛养殖为中心点,打通并延伸前后端相关产业,形成“皇竹草+养牛+姬松茸”“糯玉米+养牛+姬松茸”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循环发展,把原本废弃的玉米秆、牛粪进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发展道路。
不仅如此,一罐蜂蜜甜了一个村,一片茶叶香了一个村,一个牛油果富了一个村……众多特色产业演绎出村村寨寨乡村振兴的故事,一个个致富带头人正在普洱不断涌现。
近年来,普洱市思茅区把发展乡村旅游与促进乡村生态建设、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增值与提高农民居住环境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净化美化村庄环境,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思茅区积极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圈,打造可进入、可驻足、可消费、可回味的“美丽乡颜”,着力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思茅区稗子仓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旅游)项目就是其中的示范。通过项目实施,可带动箐门口村314户1099名群众发展产业,同时推动部分农户就近就业。农民的家园不仅靓了起来,还能带动就业,增加收入。
据了解,思茅区还在挖掘民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下“绣花”功夫。以村民用老房老舍、田地和林地入股的方式,鼓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丰富乡村民俗文化活动,带动本地、传统手工技艺、民俗表演、地方小吃的传承和发展。发挥“普洱茶文化”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充分融入当地传统采茶、制茶的民间文化艺术。
不仅如此,当地还扶持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汇聚农村人才、外出人才和社会优秀人才,实施能人带动战略,以思茅农场和新寨小组合作社合作营运的方式,引导、组织本地农户以自有房屋、土地入股,改建乡村民宿,发展乡村餐饮,开发乡村野趣文化娱乐活动;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业务培训,为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近年来,普洱市镇沅县把脱贫攻坚及脱贫成效后续巩固提升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高位推動,加大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力度,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示范村寨建设,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在镇沅县恩乐镇复兴村那本坝自然村,昔日道路两旁的鸡鸭圈、菜地、栅栏等一些占道搭建的设施变成了一道道花池,道路变得宽敞明亮了,陈旧破损的民房墙体变白了,画有乡村气息的文化墙体充满了田园风情,这一切改变见证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也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环境基础。
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嘉禾乡联合村,平整的水泥路两旁,是清一色的两层小楼,路旁和农户院落里的花草树木,为村落增添了勃勃生机。现如今自来水管直接通到家里面,楼下就有水冲式厕所,各家各户的牲畜圈舍集中建盖在村边。村里的房子修建得很漂亮,而这一切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在早些年根本不敢想。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联合村的华丽转身,就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普洱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百姓家园越来越靓丽了。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村寨,老达保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拉祜文化底蕴深厚,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之一。
在脱贫攻坚中,当地立足老达保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拉祜族特色村寨保护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促增收脱贫的路子。如今生活好了,腰包鼓了,寨子里的拉祜文化传承人李石开说:“做梦都没想过,我们老达保的村民也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镇白利村,除了干净整洁的街道外,内涵丰富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一幅画一个故事,一面墙一个主题”,这些文化墙图文并茂,以生动活泼、富含当地民族元素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着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在“富口袋”的同时,如何“富脑袋”?普洱市突出文化振兴,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实现精神文明和脱贫致富同步发展。当地充分利用道德讲堂、文化墙、宣传栏、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村民的日常生活,引导村民进一步认知、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全媒体宣传、全行业践行、全社会普及。
近年来,普洱市结合脱贫攻坚开展了光荣脱贫户、“孝老爱亲”模范等评选活动,促进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同时,推进“宾弄赛嗨”团结互助机制,组织脱贫县和未脱贫县结成“宾弄赛嗨”,推动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局面。
普洱市还广泛开展传统文化进乡村、进家庭,大力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引导群众知荣明耻、和諧相处。特别是在贫困乡村建立移风易俗表彰激励机制,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为了加快乡村文化振兴,普洱市还开展村规民约集中修订和制度文件清理工作。用制度破除陈规陋习。积极发挥脱贫工作委员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移风易俗,传承红色基因。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善行义举榜”宣传活动,持续推广农村党员“双带光荣榜”“带头脱贫荣誉榜”等。
近年来,普洱市各级文艺团队深入农村开展文艺慰问演出、送戏下乡,深入边境县的乡村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文艺演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建立起文艺创作结对帮扶基地。还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新增“图书流动服务点”。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农村百姓的文化生活。
如今的普洱,田野燃烧着丰收的热情,乡村激扬着发展的号角,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名片在新时代将愈加闪亮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