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滢
没有人可以一直处在阳光下,也没有人能一直待在阴影中。我们既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也需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放下对孩子过多的期望,孩子才能有更多空间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成长。
相关研调表明,在北大这个汇集了全国精英学生的地方,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这些特别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北大教授徐凯文将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称作“空心病”。
什么是“空心病”?物质世界越来越丰富,为什么他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和苍白?
他们好像只是为了别人而活
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阳光普照》里,一个孩子的经历,就恰好描述了这种心理问题。
故事围绕一家四口展开。父亲是驾训班教练,母亲是夜总会发型师,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阿豪,品学兼优,一直是优等生,小儿子叫阿和,从小不学无术,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父亲一心偏爱听话懂事、成绩优秀的大儿子,每年他都会送给大儿子一本他最珍视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既是父亲的教诲,也承载着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除了偏心,这个父亲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阿和这个小儿子。每当有人问起他有几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只有一个”——那个成绩优秀、正准备上医学院的阿豪。
可命运偏偏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在某个深夜,大儿子阿豪似乎毫无征兆地,从一栋高楼一跃而下,离开了这个世界。
父母一时都无法接受,他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这个前途无量的孩子选择结束生命。
阿豪就是个患上了“空心病”的孩子。
阿豪的“优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成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而不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动力。当阿豪的心被父母的愿望过度占满时,他已经没有空间留给自己,他的生命已经变成了别人的生命,他似乎只是在为父母愿望而活的一个工具。
回到现实,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24日对轰动一时的“北大弑母案”开庭审理,当事人吴谢宇也是一个严重“空心病”的孩子。
吴谢宇从小就优秀到挑不出毛病,是家族的骄傲。连远在农村的奶奶和邻居交谈中,也忍不住时常夸起孙子。
他成绩拔尖,一路顺利考入了北大,在群英荟萃的大学还连年获得奖学金,GRE成绩考到全球前5%。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竟会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
悲剧的发生与他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在他心目中,“爸爸就是家”,从小他就知道,念书好可以让他的父母感到骄傲、有面子,所以他就努力念书。他觉得,自己读书只是为了满足父母,而不是自己。并且这种感觉从小就有,比如一次爸爸想要带他去西湖玩,“其实我并不喜欢,但为了满足他们的期待,还是去了”。
父亲的离世,似乎是他从学霸变身杀人犯的重要转折,因为一直以来需要“讨好”的对象消失了,加之母亲长期对他学习、生活的约束让他觉得无比压抑。在他觉得人生突然失去意义后,他萌生了弑母这个可怕的念头。
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表示:“吴谢宇虽然有高智商高情商,但内心却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
总是跟在别人的脚步后面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别人期待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就要用尽全力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对他们而言,活着似乎只是为了别人。
什么是空心病?
空心病具备抑郁症的某些特征,但目前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基于徐凯文教授多年的经验总结,这类优秀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有如下共同点:
其一,“空心病”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其二,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他们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当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其三,长期以来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也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來结束自己,比如烧炭、自缢、服药。
最后,心理干预和医学治疗效果不佳。他们曾接受过精神专科医院的治疗,用尽各种药物,甚至电休克疗法,但都没有效果。他们的问题也不能通过改变负性认知解决,甚至不是研究原生家庭的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往往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典型的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等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空心病”反映的问题是“缺能”,他们迷失自我,处于一种缺乏正能量而无法摆脱的低迷状态。缺乏社会学的想象力,与环境的关联出现了严重的断裂,与学校、家庭甚至社会的链接出现了深深的隔阂。自己没办法冲破包围的负能量的围墙,从而保持内心的平衡。
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毁掉一代孩子?
究竟,谁盗走了他们的“心”?是他们个人?是学校?还是社会?或是其他?
反思之下,还要从教育探究其根本。
一方面,对于来自农村、乡镇的学生而言,从小就背负着深深的责任,读书就是为了走出乡村,走向城市看世界,这种“逃离式教育”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包括在教育资本上的弱势,被市场消费削弱的缺失等。而来自城市的学生,则容易迷失在城市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中,有一种无法超越城市化世俗的无力感。
回顾最近几个月,全国各地发生的多起学生自杀惨剧。
2020年10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因可能延迟毕业,觉得活着毫无意义,选择自杀;2020年12月13日,广西18岁大学生因为无法应付考试,觉得自己是个废物,跳河自杀;2020年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学大三学生因保研无望,失去人生目标,跳楼自杀……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眼前,我们不得不反思,到底怎样的孩子才能勇敢、有力量地走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多少孩子从出生就一直“被捧在手心”,婴幼儿时期是身体一直被捧着,而慢慢长大了,是心和思想被捧着。
他们不需要自己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也不用去做任何选择,因为父母会给他们安排好一切。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考个好成绩。至于生活,就像一件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的物品。
生活的意义在于其包含酸甜苦辣,没有真正地体验过生活,他们又如何能爱上生活、珍爱生命呢?
通常学校、社区甚至社会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没有与世界的联结,没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没有足够的朋友,没有情感的链接。
当孩子情绪低落,对新鲜的事物提不起兴趣,并且格外在意他人的看法时,这时候他们就有可能出现类似“空心病”的症状。
另外,很多父母往往忽视孩子面对失败时的反应,尤其是一向优秀的、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如果他们焦虑不安,甚至有过激反应,比如惩罚自己、拼命追赶等等,他们很可能是因为害怕不再优秀而失去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这种情况下,孩子存在的意义正在一点点被抽离。
填满孩子的心,父母需要这样做
养育孩子,没有简单的方法,只有父母的艰难跋涉。
想要让孩子远离“空心病”,最重要的就是用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建立起价值感和存在感。
孩子的幸福,从来不靠“第一名”
不久前,微博上有一个“手舞足蹈”的女孩打动了很多网友。
女孩考了倒数第二名,可是她却很高兴,因为她之前一直是倒数第一名。
而妈妈知道了她的名次,也在轻轻地笑着。女孩虽然成绩不好,却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喜爱。
是父母不以成绩为附加条件的爱给了她勇气,更给了她成长的动力。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学习好,更不是因为你听话,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别让孩子成为一个“透明人”
很多孩子在家里的存在感很低,因为大部分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好好学习就行。
父母心疼孩子本没错,却在无意中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学习。当孩子没有办法从其他方面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时候,内心就会越来越空洞。
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明白,价值感绝不仅仅来源于学习。这背后源自父母包容的爱,父母让孩子能够大胆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自由地和这个世界连接,从而获得幸福感和价值感。
当孩子能够从不同的角色中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时,他就拥有了闯荡世界的底气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
不怕孩子做梦,就怕孩子没有梦
有“空心病”症状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缺乏目标。普通人所追逐的意义,于他们而言价值不大。其实,这可能源于孩子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
当孩子拥有了喜爱的事物,父母不妨帮助孩子建立起目标,让他有动力前行。
80多年前的一天,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他穿着新衣服在水坑里蹦蹦跳跳,还一脸兴奋地对妈妈大喊:“我要去月球。”
男孩的妈妈没有嫌男孩弄脏了衣服,更没有指责男孩的梦想不切实际,而是微笑着叮嘱他:“好啊,只是去月球别忘了回来吃饭哦!”
33年后,男孩长大了,他登上了月球,成了登月第一人,返回地球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回地球吃饭了。”
这个男孩就是阿姆斯特朗。
33年前,妈妈的一句鼓励,在男孩心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最终,33年的坚持,这颗种子终于开花了。心里揣着目标的孩子,会充满力量、一往无前。
养育孩子,就像养育植物,既需要父母充满爱意的妥帖关照,又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空间任他成长。
我们的孩子,不一定成才,但一定要成為一个幸福的人。
孩子的一生没有暂停键,为了这个目标,父母只能在爱与责任的引领下,不断修正教育的方向,才能够赋予孩子一双强壮的翅膀,看他海阔天空,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