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容易联想到电影《雪国列车》。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底层。什么是底层呢?传统观点来看:底层,就是除了自身人力资本没有任何其他资本积累的人;是那些从事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的艰苦劳动的人,而且他们手停口停,生活如遇变故随时面临崩溃。但现在,我想,底层的角色人物必然变了,他们中间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我们对底层的定义变了,底层的境遇也变了。所以,从白领到蓝领,从脑力到体力,也未必就是“沦为”和堕落,那只是新时期的一种社会分工和职业选择。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那些不可持续的996,007,Say No!
—苗苗(读2021年第4期《警惕劳动者的“集体降维”》)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有开明的父母,他们并不惆怅三十而立的我仍未成家立业,反之更多地给予我安慰和鼓励。但我同时觉得自己很不幸,家中总是有一部分亲戚喜欢指点江山,每当我的人生遇到大大小小的变故,就是他们对我“公开处刑”的切入点,在高谈阔论的他们面前,我只能保持沉默,甚至有种“我认罪”的即视感。父母待陪完笑脸后会问我“为什么我不反驳?”我苦笑而不语,突然想起来一句话—“不是优秀的人不合群,而是优秀的人群里没有你。”在家庭中,不附和仿佛就是没有家庭观念。大家庭等级森严,我这个最小的晚辈在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回归到亲戚成群的家庭中,谁都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上课。其实,我爱我的父母,但是我不愿意回归大家庭。春节,我愿意回家,但是不愿意走亲戚!
—Mr.Zhao(读微信公众号文章《坦率地说,我不想回家过年》)
越来越多的女性从经济到人格多维独立,各种各样的标签也随之而來,但跃过这些社会标签下的概念陷阱,婚姻建立的本质基础仍然是经济基础和感情基础,如今的社会,婚姻已经不是简单的两个人搭伙过日子,传宗接代。农村剩余大龄男士,更多的是要经济强大,能力提升,否则就会出现“融不进的城市,不愿回去的农村”这种尴尬境地。学历,技能,经济基础,只有个人的硬实力在各方面都得到提升,才能有更高层次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简单粗暴地将单身男性输入到单身女性多的地方这种说法的提出,本身就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不符合人性逻辑。这岂不是将人类的爱情和婚姻等同于划栏围圈,“鸡鸭配种”式这种神操作?
—L(读微信公众号文章《农村剩男输送给城市剩女,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