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裴洪柱 孙晓彤
摘 要:由于吴村镇近几年干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减少,促使该镇政府认识到甘薯的营养与种植价值,且红薯在种植时对水需求量不高,具有极大的种植优势。基于此,吴村镇于2019年秋,联合孟官、白塔等村,并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集中流转2000亩土地,与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签订订单合同,根据吴村镇实际情况,新种植龙薯9号。本文从红薯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和红薯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要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红薯种植业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更好地促进红薯种植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红薯;高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管理
引言:
红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自引入种植以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红薯因其本身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因而各地区的种植户近年来纷纷扩大种植面积。红薯的种植前景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充满了挑战,所以对于研究红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势在必行。
1红薯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1.1科学选择红薯品种
随着食用型红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再加上集中流转2000亩土地的开拓,进一步提高了由红薯种植业带给吴村镇的经济效益。为了适应当地的种植条件,对所种植的红薯品种进行严格筛选,先与红薯种植合作社共同确定了红薯品种即龙薯9号,同时,又在不断分析、勘测吴村镇土壤环境以及水文条件后,又将济薯26、济宁18、济宁21作为主要种植品种。这些红薯品种不仅具备良好的抗旱性能,还有着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抵抗病虫灾害的能力。同时,在同一片种植的区域内会种植不同品种的红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对种植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结合田地种植结构,有针对性地、合理化地科学选种。
1.2重视土水肥的管理
红薯是地下生长的农作物,因此,吴村镇在种植红薯时,采用了深耕起垄栽培技术,确保垄距相当,垄沟深窄适宜,垄形宽阔,使得种植土壤的疏松性与透光性,能够为红薯苗提供充足的光照时间,利用良好的透气性,调节红薯的昼夜温差,促进红薯更好地吸收养分,适合红薯的扎根与生长。
种植人员还应加强对水分的管理,在对红薯进行起垄种植时,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有针对性的進行适宜灌溉。太干燥或者太湿润的土壤环境都不利于红薯的优质高产,合理掌握浇灌量才能更好地促进红薯苗的茁壮成长。
此外,针对种植地域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块,应用了平栽覆盖地膜技术,并搭配机械作业、病虫害防控等高质高产种植技术,达到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业相结合的种植目的,不仅为红薯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与养分,还进一步提升了吴村镇整体的红薯种植水平,实现提高红薯商品率、增加种植效益的目的。
种植红薯不能缺少肥力的供给,高效肥力的使用会大大提升土壤肥力,为红薯提供养分。在对红薯进行整地施肥时,种植人员应结合本地区实际的土壤肥力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种植土壤追加肥料,还要用土壤进行及时覆盖,避免因阳光暴晒导致肥力失效,更要注意病虫害对红薯的危害[1]。
1.3加强红薯田间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红薯的优质高产,种植人员一方面选择了科学且合适的红薯种植品种即龙薯9号,加大对红薯土水肥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更加重视红薯日常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种植红薯前对土壤进行封地除草工作,使用除草药剂对种植土壤表面喷洒,封闭可能出现的杂草。红薯属于深耕农作物,类属喜好温和的植物,种植人员先掌握好种植红薯的时间,再适时地进行栽秧种植,温度始终控制在15度以上,全镇2000亩红薯在5月份完成种植,在7月份时红薯成熟,并预计红薯总产量可达5000余斤,亩收益约为4500元,净收益约为1800元。
红薯属于两季生长的经济作物,作为长蔓品种的春薯,大多适宜种植在土壤深厚的地区,应采用稀松栽种的方式,而作为短蔓品种的夏薯,适宜种植在土壤层浅的地区,多采用紧密种植的方式。加强红薯的田间管理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对红薯苗的栽培、除草,种植人员需要在种植红薯苗一周后及时查苗,观察红薯苗的生长状态,移除黄秧病苗,栽种新苗,对田间出现的杂草,喷洒适量的药剂进行去除。
1.4提高红薯种植技术
要想更好地提升红薯的高产种植,种植人员应该加大对红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红薯种植人员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对现代化的红薯栽培技术掌握不够,进而影响了红薯的高产种植。
为了更加高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红薯种植的生产力,吴村镇大力引进专业的技术型种植人才,向种植人员宣传科学种植的重要性,运用多种途径对种植人员进行讲授,定期组织有关红薯栽培技术培训的宣讲会。在实际种植中不断提升种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对红薯种植区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还创建红薯高产种植技术咨询处,为种植人员提供帮助,答疑解惑进行指导,确保科学化选择优质品种,合理化栽培。同时合作社在该镇农业服务站的带领下,到济宁、枣庄等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并邀请山东省农科院、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种植专家到吴村镇传授种植甘薯技术,现场培训,旨在于提高红薯的高产种植栽培技术,推动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2红薯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要点
2.1农业防治管理技术
为了保障红薯的高产种植,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吴村镇格外重视对红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加大对红薯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的钻研。在对红薯的病虫灾害进行防治管理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式,红薯种植时应用水旱轮作管理模式,红薯的品种选择优质高产且具有良好抗旱性的济宁21、龙薯9号等,且抗病虫灾害能力强的类型[2]。同时要为红薯的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对茁壮的红薯苗进行培育,逐渐提升红薯幼苗的适应能力。
种植红薯多采用深耕起垄栽培技术以及平栽覆盖地膜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预防垄沟积水,防范病虫灾害于未然,还能够降低因干旱对红薯成长的影响。在收获红薯的季节,采收人员注重红薯田间的枝叶和杂草清理,将有可能产生病虫害的枯叶进行集中的绿色化处理,确保红薯种植田间的环境。在对红薯进行农业防治管理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建立针对红薯病虫害的预防机制,实时地对种植土壤、水分、肥力进行监控,用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对红薯生长的管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病虫灾害,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予以解决。
2.2生物防治管理技术
红薯的种植过程也伴随着病虫灾害的威胁,为了不阻碍红薯的高产种植,收获深受人们喜爱的优质红薯,种植人员采用生物防治管理技术。种植示范基地结合吴村镇实际种植情况,在传统防治病虫灾害的基础上,对防治管理措施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创新,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红薯在生长的过程中常常面临根腐病、地老虎等病害,对此,吴村镇在种植与管理红薯时,通过寻找该类病虫害的天敌,在保证红薯不受破坏的情况下,采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对虫害进行治理。在日常的红薯种植田间管理中,也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特征,在种植区域购置探明大灯,在灯的周围设置杀虫网,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对病虫灾害的防治效果,保证红薯的优质高产[3]。
2.3化学防治管理技術
为了更好地防治红薯的根腐病,种植人员采用化学防治管理技术,保障所需肥料腐熟后再进行种植,对于出现病虫灾害的红薯苗,在第一时间拔掉,红薯的病害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种植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解决,就会影响更多红薯苗受到危害。
面对红薯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病害,种植人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必要的时候对症下药,喷洒农药,尽可能地减小病虫灾害对红薯种植区的影响。
与此同时,谨慎使用农药的药剂含量,合理控制喷洒范围,既做到消除病虫害,也能保障红薯的品质,维护好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发展,使得红薯的高产种植与病虫灾害的防治共同作用,实现吴村镇红薯优质高产,促进当地红薯种植业增产,为该镇整体经济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高效地推动吴村镇红薯的种植实现优质高产,并有效地完成对病虫灾害的防治管理,就需要加大对红薯栽培技术以及防治管理技术的研究力度,重视提升种植人员的综合能力,在实践种植中加强日常管理,进而更好地促进红薯种植业的绿色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其锋.有机红薯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河南农业,2021(06):41-42.
[2] 王立光.论述红薯种植技术要点以及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2):169-170.
[3] 郭琦,赵建武.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深加工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18):93-94.
322450033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