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琪潇 谭少华
目前,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在幼儿和青少年群体中出现频率愈发增加,正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中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大约有60~180万名孤独症患儿[2]。国内外医学界对儿童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太明晰,除了自身基因水平的突变或异常,成长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3],尤其是儿童成长期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共同构成了儿童成长期的主要人际关系[4],在对孤独感的描述中,儿童更加关注与同龄伙伴的人际关系[5],而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可减轻和消除儿童的孤独感[6]。心理学研究发现,不良的同伴关系易产生孤独感[7]。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虽然短暂的孤独体验对儿童成长可能并不完全有害,但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归属感弱等问题[8]。与此同时,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表现为同伴欢迎)会抑制孤独感产生[9],促进同伴间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获取同伴的接纳和认可,提升社会归属感,从而降低孤独症病发机率。可见,良好的儿童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孤独症、缓解孤独感,其中同伴关系对于儿童人际交往尤其重要。
同伴交往是年龄相同或相近、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的交往,发展一定程度的同伴交往会形成同伴关系。优质、持久的同伴交往能够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儿童的交往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个人独处、虚拟交往的频率和时间在增加,面对面同伴之间的实体交往在减少。如何支撑和促进同伴交往发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通过空间环境合理布局和设计促进人与人交往在建筑与城乡规划领域已积累大量成果[10-13]。针对儿童交往,重点关注如何营造安全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14-15],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尺度聚焦在住区层面。白丹等分析了住区景观活动空间对儿童在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五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16];汪芳等从学前儿童及其隔代陪护者使用的角度,提出居住区水景环境的安全性设计、水景游戏与交往空间、水景配套设施等相应的策略[17];刘涟涟等调查了现有边缘住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日常游戏行为特征,对该住区公共空间布局结构、服务范围和可达性等进行评价[18]。可见,已有研究证实了住区空间对儿童交往的显著影响,但针对符合同龄儿童同伴交往的住区空间特征研究还不深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其同伴交往的主要场地是住区。同时,学龄前是同伴关系扩张的时期,对今后成长影响更深,特别是孤独症的发病率。因此,本文从儿童同伴交往特征出发,结合已有住区户外空间的研究成果,从预防儿童孤独症的角度探讨促进学龄前儿童①同伴交往的住区户外环境营造模式。另外,通过环境的系统干预(康复花园)使孤独症患儿获得身心的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治疗儿童孤独症的辅助医疗技术[19],本研究同样希望为进一步开展空间环境提升干预辅助治疗孤独症提供基础。
同伴关系除了受生理特征、性格以及背景知识影响外,还被同伴之间在交往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系列行为特征所影响[20]。在儿童同伴交往过程中,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对同伴关系(主要讨论同伴欢迎、同伴拒绝和同伴忽视三种关系)影响显著。
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互助、谦逊、分享、抚慰和牺牲等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际互动行为统称为亲社会行为[21],它对于儿童将来融入社会、形成良好人格意义深远。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有显著正效用[22]。儿童在未进入社会前,学会主动寻求帮助、交往的意愿,在同龄人中往往会获取更高的同伴欢迎和认可。
儿童的攻击行为不但同日后的犯罪有关,也影响着日后的社会适应[23]。易产生攻击行为的儿童在处理社交关系、沟通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较差,往往会受到同伴拒绝。反过来,受到同伴欺侮的儿童会将攻击他的儿童表征为敌意的,并把关于攻击性同伴的消极认识泛化到整个同伴群体[24]。
与攻击行为不同,消极退缩反映了另一种被同伴忽略所表现出来的交往行为。被同伴忽略的经历易使儿童产生日后的社交障碍,即在公众场合中表现出来的害羞、窘迫和逃避,这些症状与孤独症患儿十分相似[25]。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化背景对退缩的理解存在差异:中国文化鼓励行为的含蓄与间接,行为退缩的儿童更能被赞同;但在西方,行为退缩的儿童被认为是问题儿童[26]。虽然有争议,但研究发现退缩行为与孤独症确实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同样将其考虑在内。
总之,同伴交往形成的良好同伴关系会抑制孤独感的发生,缓解儿童孤独症病发,亲社会、攻击和退缩三种交往行为对于塑造同伴关系有重要作用(图1)。
图1 同伴交往行为对孤独症发病率的潜在影响关系Fig.1 potential impact relationship of peer interac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autism
相关临床经验证实,早发现、早干预、行为干预、家庭积极参与等因素是实现孤独症痊愈的有利因素[27]。通过空间环境的布局和设计能有效干预交往行为发生,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孤独症发生。从儿童的心理分析,空间环境构成的情景对交往行为更具影响力。因此,本章探讨干预亲社会、攻击和退缩三类交往行为的不同情景。
2.1.1 游戏诱发和促进亲社会行为
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合作、互助、谦让等亲社会行为总出现在游戏场景中。儿童在游戏中可获得许多与社交能力有关的技巧,从而发展对他人意图理解的技能[28],这些技能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特别在合作游戏情景中,能有效培养学前儿童之间的互相鼓励和互帮互助。
2.1.2 合作游戏阻碍攻击行为
合作游戏情景增加了互动机会,使同伴学会彼此合作和分享,也指引儿童日后出入社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减少面对问题产生的冲突,减少了攻击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攻击性的电脑游戏与各种亲社会行为之间呈负相关,而与攻击性行为呈正相关[29]。这表明,并非所有游戏类型都能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2.2.1 竞技体育促进亲社会行为
体育运动不仅促进儿童的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发展,还能增强了儿童的免疫力、抵抗力及社会适应能力[30]。户外运动情景往往包含轻微竞争情节,能够提升相互勉励的团队意识和锻炼情绪管理能力,在竞技性运动中体现明显。
2.2.2 运动氛围阻碍退缩行为
运动情景能够形成愉悦的积极氛围,改善儿童的退缩行为,重新建立自信。自闭症儿童自我封闭,倾向于本能地排斥陌生的外来因素,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内源性教育因素,不易被自闭症儿童排斥[31]。
2.3.1 恢复性环境限制攻击行为和退缩行为
儿童攻击性大小与情绪调节能力相关,加强情绪管理的干预能降低自身和他人的攻击性危害[32];退缩儿童面对社交场所时的紧张情绪会增加心理压力负担,而压力预防训练已成为改善退缩儿童的重要手段[4]。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恢复性环境不仅会调动儿童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增强感知力,还能调节情绪、缓解压力[33],抑制攻击行为和退缩行为。
2.3.2 自然类场地促进亲社会行为
自然化游戏场地对发展儿童环境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对认知自然环境多样性,建立儿童与自然的感激之情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自然化环境中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和各种积极的经验都将相互联系在一起,促进儿童培养环境行为的责任感[34],这些都是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基础。
由此可见,游戏情景能诱发亲社会行为、阻碍攻击行为,尤其是合作类游戏情景效果明显;运动情景能促进亲社会行为、阻碍退缩行为,源于体育运动的公平竞争特质;感官情景空间能阻碍攻击行为和退缩行为、促进亲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新鲜空气、阳光、流水、植物香气等自然元素通过感官给儿童制造良好的生理感受和心理熏陶(图2)。
图2 情景对三种同伴交往行为的干预Fig.2 three ty pes of sit uations that interfere with peer behavior
情景能有效干预交往行为,同样需要空间支撑和塑造。儿童同伴交往行为持续发生,需要空间从搭建交往场地、增强交往体验、烘托交往意境三方面塑造交往情景(图3)。
图3 住区三类交往情景的营造要点Fig.3 the key points of building three kinds of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in residential areas
交往场地应布置圆形、自由形且符合儿童尺度,有利于儿童合作类游戏发生;交往体验依靠住区合作类游戏设施的灵活分布,设施多样化避免儿童为了争抢某类游戏而产生攻击行为;交往意境需要住区设计造型独特的游戏标识,唤起儿童游戏的欲望,色彩鲜明的游戏铺地产生属于儿童游玩空间的领域感。
交往场地往往依托住区已有竞技类体育运动场地,保证符合运动标准和材质安全;交往体验体现在住区层级的丰富体育设施类型,特别是满足竞技类体育项目的设施;交往意境应结合住区景观小品,展现体育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亲社会行为。
交往场地依托花园、广场、小区游园等非正式活动场地;交往体验是感官交往情景发挥效用的基础,除了足够的自然元素,还应增强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可达性和便捷性;交往意境应借鉴儿童孤独症康复花园的设计手段,在住区的植被绿化方面选取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康复类植被。
住区户外环境是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场所。笔者深入重庆渝北区融景城、长安华都、鲁能星城、上品拾陆等四个居住小区实地调研(调研区经初步调查同龄段儿童居多),初步发现,目前居住小区普遍存在儿童户外交往场所缺失、交往空间限制不足和交往活动设施利用率低等三大类问题。围绕三类交往情景的住区营造要点,笔者进一步提出提升儿童同伴交往的住区户外环境的三种营造模式。
针对缺失问题,笔者提出感官游戏型模式,通过提供非正式游戏场地、开发创造性游戏工具和选择恢复性植物配置(图4),营造感官和游戏类交往情景补充缺失的交往空间。
图4 应对缺失问题的感官游戏型模式Fig.4 model 1 (sensory and game) for solving the lack of outdoor communication space
4.1.1 提供非正式游戏场地
住区户外环境缺乏正式设计的游戏场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地形条件提供某些非正式的游戏交往场地,例如小丘、凹地、土堆和斜坡(图5)。儿童理想的自然游戏场所包含水、泥土和沙等自然元素,增加了儿童对自然的感官体验,还在攀爬、跑跳、翻滚中增加合作交往的机会。如果住区地势太平,也可通过挖土、造水洼等进行改造,改造方式简单且易恢复,对住区整体景观影响较小。此外,不加修剪的草地、粗生灌丛以及易于攀爬的低矮树木也能为儿童提供捉迷藏、建树屋等合作类游戏,有益于同伴交往。
图5 沙地等非正式游戏场地吸引儿童同伴交往Fig.5 informal playgrounds such as sand attract children to associate with each other
4.1.2 开发创造性游戏工具
住区户外环境缺乏游玩的设施,石头、木头、植物枝干等质感零散的自然物体是儿童进行创造性游戏的常用工具。创造性游戏能激发儿童想象力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同伴的合作交往。住区游园、广场等绿地包含提供创造性游戏的设施工具,增加住区公共绿地的入口、划定供儿童专用的自然区域、布置游戏后清洗设施,提升儿童开发创造性游戏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4.1.3 选择恢复性植物配置
高质量的感官交往情景能促进游戏交往,主要通过植物配置的调整,营造稳定儿童情绪、缓解压力、适合合作游戏的环境。在住区公共绿地提升草坪的开阔性减少视线遮挡;在道路绿地通过对花卉的姿态、体形、花色调整增加对儿童心情的舒缓作用;在宅旁和庭院绿地增加一些具有镇定功效的芳香类灌木,例如有紫丁香、紫罗兰、蓝花鼠尾草、玉簪、晚香玉等。
针对不足问题,笔者提出感官运动型模式,通过自然化运动场所利用、提升体育设施灵活性和设计鼓励性景观小品(图6),营造感官和运动类交往情景拓展儿童同伴交往空间。
图6 应对不足问题的感官运动型营造模式Fig.6 model 2 (sensory and sports) for solving the 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space
4.2.1 自然化运动场所利用
运动类交往情景需要符合标准、安全的运动场地,但往往需要大量户外空间和昂贵成本的支撑。针对住区绿化布置特点,可以拓展适合不同类型运动的自然化场所:草坪可以进行球类和跑跳竞赛等竞技性体育项目,且柔软的草地可供给儿童摔倒的安全保障;沙池可以供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跑、爬、跳等简单运动,柔软的沙堤也会降低跌落对儿童的伤害性。另外,儿童同伴间喜爱的探险、露营等模拟户外运动也能通过住区中较密集的灌木丛和小树林实现。
4.2.2 布置灵活性体育设施
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在住区公共空间布置灵活的活动设施。自行车和滑板运动的障碍设施可结合住区主要步行道设置,能够在不同时段根据小区人流状况进行调整;羽毛球、乒乓球等台面设施可布置在住区入户道,避免对主要道路人流的干扰,也可随时移动至室内进行(图7);拥有湖面的小区也可设置亲水平台供儿童接触自然,同时可开展钓鱼、戏水等休闲水上运动。
图7 利用步行道侧布置灵活的台面设施Fig.7 using walkway side to layout f lexible table facilities
4.2.3 强调鼓励类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不仅能美化住区环境,还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正面鼓励。在住区设计和布置雕塑,反映体育公平竞争精神,也鼓励同伴间公正的体育竞争、加强互帮互助的精神传递;住区中流动的喷泉和静谧的湖面,对儿童积极情绪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从自然中学会分享和感激。当然,在景观绿化中忌用有毒或带刺植物,例如扬花落果、落花树木对于体育活动场地亦不适合。
针对低效问题,笔者提出游戏运动型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活动场所、布置混合性游玩设施和建立领域性标识系统(图8),营造游戏和运动类交往情景丰富交往活动设施。
图8 应对低效问题的游戏运动型模式Fig.8 model 3 (game and sports) for solving 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4.3.1 构建多元化活动场所
构建多样化场所,能够提供多元的同伴交往情景。以合作游戏为主的游戏类交往场所,如跳绳、跳房子等,需考虑橡胶类软质铺地;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运动类交往场所,如跑跳竞赛、球类运动,考虑布置适合儿童尺度、安全健康的小型运动场。为了便于成人看护,周边还需设施休息空间(图9)。
图9 合作类游戏设施与竞技类体育设施混合布置Fig.9 cooperative game facilitie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facilities mixed layout
4.3.2 布置混合型游玩设施
住区的游玩设施强调多功能、混合型布置,满足同伴交往的多种情景体验。布置适合合作游戏的设施,如跷跷板、滑梯、秋千、攀爬架、立体方格铁架和旋转装置;布置适合竞技体育项目的设施,如单杠、乒乓球台、篮球架。考虑设施混合布置时,还需注意间距的控制和安全的距离,注意将不同类交往情景彼此之间产生干扰控制到最小。
4.3.3 建立领域性标识系统
除了设置多元的活动场所和混合型游玩设施外,利用住宅之间的公共空间围合、公共建筑界面的材质与色彩变化、灯光效果等,形成儿童交往活动空间的标识系统,增强儿童同伴交往的领域感。特别是提升同伴交往的角色扮演类游戏,需要特定情景、符合儿童心理的空间尺度。当然,通过硬质铺地的变化也能提升交往情景的意境,不同大小、色彩、形状的瓷砖、水磨石或卵石以及缸砖铺设形成符合儿童审美的趣味图案。
相比室内活动,户外活动能提供给儿童更多空间和选择,与同伴对话、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维持健康成长的人际交往轨道。笔者从儿童成长期间重要的同伴交往,探讨住区户外环境的营造模式,试图采取提升空间环境的手段促进同伴交往、形成良好同伴关系,一定程度上为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行为干预和辅助治疗手段提供借鉴。本文结论仍显不足,并未反映我国不同地域特征住区户外环境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住区营造模式未考虑学校、商场、公园和广场等城市中儿童户外空间分布的影响,在后续研究应予以补充。
注释:
①本文探讨的儿童主要为学龄前儿童,根据我国入学规定,7岁前都可视作学龄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