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中也已成为特别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它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其任务和方向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我们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接下来,本人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为例,进行探讨。
一、将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中
没有核心素养的体现,这节课是没有灵魂的,而若没有以教学目标为载体,空谈核心素养,则是空洞、虚无,脱离学生实际的。所以,我们必须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巧妙的渗透到教学目标中。以《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为例,本课中,我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沟通与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等作为核心目标。即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物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家乡的小主人。而这一切知识的获得和情感的激发,都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沟通与合作去实现。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故备课之初,我们就必须将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从而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发展
既然目标设置好了,那我们要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发展呢?纵观今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组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课堂形式多样新颖,确实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参与到课堂中来。然而,很多教师却仅仅是借助这些形式如何能让学生回答出我们想要的、预设的答案,从而本末倒置。这样的课堂尽管看似完成率较高,却忽视了课堂生成和学生的自主发展。
1.将“大问题”与“小问题”相结合
近日,笔者在《中小学德育》期刊上看到这样一种观点:将师生间的一问一答的小问题整合成一个大问题。例如在“家乡物产博览会”这一环节中,“品尝完呱嗒,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通过采用这种具有总结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考。当然,问题设置的是否巧妙而灵动就成为关键。可若是这样的大问题无法让学生引发争论,岂不是冷了课堂。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大问题”和“小问题”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既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也不至于让课堂处于尴尬的境地。以本课为例,教师先抛出大问题,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教师再适时总结;若学生问题较单一,再将大问题分割成小问题,例如:“请你说说呱嗒的味道?”“你知道这么美味的呱嗒是如何做的吗?”“它的由来你知道吗?”以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
2.既关注结论也关注过程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堂内容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师设置好学生在课前需要搜集什么样的资料或社会调查活动。这样的课前搜集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单单考察学生的搜集整理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与人沟通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锻炼。尽管这样的课前活动比比皆是,然而,这种综合性的活动,却沦为仅仅是课堂上获取答案的手段。面对同学们的调查结果,很多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放在问题的答案上。这样的教学角度是狭隘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认为,我们应该将关注点从“答案是什么?”转移到“如何做到的?”,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所需的能力和方法,更能够锻炼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参与能力。如在《家乡物产养育我》小组汇报环节,我不仅关注学生调查到什么,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是如何获取到知识的。这就是“过程胜于结果”。
三、落实课堂素养评价
走进课堂,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说“你说的很好,能不能再说一遍?”“你的声音真好听。”尽管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作用,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夸奖、赞美太宽泛、模糊,指向性不够。学生会想“好在哪里?”如果我们把上面的评价语改成这样:“你回答的问题非常全面,看来你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孩子。”《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中,在学生汇报他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或者向父母询问获得知识时,我就会鼓励他:“你非常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知识,真是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或“向别人询问,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评价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给学生的回答指明了进步的方向。所以,作为教师不但要注重主题活动后的总结性评价,也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口头点评。这种点评要有指向性、方向性,要与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可分割,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作为人终身发展和社会成长的最终目标,它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指明方向。作為教师,我们就必然要从“教书”走向“育人”,就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将核心素养贯彻到底,将学生培育成为一个拥有幸福能力的人。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实验小学 李明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