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怎样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孤独之旅》的难点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了解整本书内容,整体感知文本背景
《孤独之旅》故事发生在1962年一个叫油麻地的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杜小康家原来家境富裕,但他父亲因一次撞船事故而破产。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苗鸭,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外的芦苇荡去放鸭。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二、揣摩心理,深度解读人物的“孤独”
“孤独”是文本的关键词,我们必要梳理孤独的成因及其具体表现。从文本来看,杜小康的“孤独”成因主要有:
1.离家的忧伤
杜小康,原本有一个富裕和睦的家,但在家道中落之后,他不得不跟着父亲到远处去放鸭。小说开头写杜小康看不见油麻地时,对父亲说:“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在突然离开家时,他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这是孤独感的开始。当真正的孤独感悄然袭来、无法摆脱时,杜小康最突出的表现依然是“ 想家”, “ 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他在梦里发出的呼喊是 “ 我要回家……”,即使身边有父亲,他也依然感到孤独,因为没有家。
2.环境的陌生
一邊是“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一边是“已经是陌生的天空 和陌生的水面”。曹文轩将“ 熟悉”与“ 陌生”置于同一个叙事空间内,在二者的对立叙述中,孤独感开始慢慢产生了。小说原作中还有一句话,即“有时,也会路过一个村庄,但,无论是杜雍和还是杜小康,都没有特别强烈的靠岸的欲望。因为,村庄是陌生的。它们与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河流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可见,陌生感一直伴随着杜小康。
3.内心的恐惧
恐惧伴随着孤独,孤独也伴随着恐惧,这一点在杜小康身上表现得也很明显。当他们来到芦荡时,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 他害怕了—— 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这种害怕显然是环境带给他的压力。此后,即使“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安静下来”,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
4.交流的障碍
在到达目的地后,杜小康开始还能与父亲说说话,不过“ 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慢慢地,连必要的对话也省略了。作者写道:“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三、品读形象,深入解析其特定含义
1.鸭群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这段对鸭群的描写突出划船赶鸭子的速度很快,衬托了父子俩对前途的茫然无助的心情。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以鸭子“无家”“漂流”及对唯一的小船的依靠衬托出父子俩此时孤独、恐惧、无依的心理。
2.芦苇荡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这样无边无际的芦荡渲染了气氛,更增添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3.暴风雨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可怕的暴风雨让本来孤独恐惧的主人公更加陷入恐慌之中,但也正是有了这暴风雨,让杜小康体验了真正成长的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对话教材编者,理解“成长”与“孤独”
《孤独之旅》被收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少年时代”。单元导语说:“ 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和无奈。”《故乡》是以回忆性的视角,将“ 少年之我”置于“成年之我”的视野中进行观照;《我的叔叔于勒》 则是以儿童视角来观察家庭与世界;《孤独之旅》则是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少年的成长。于是,《孤独之旅》的文本内涵已经在“少年时代”的单元框架中得到了凸显。在课后的阅读提示中,编者也说:“ 这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作为少年的杜小康,在经历家庭变故之后辍学,随父 亲去放鸭,一场暴风雨之后突然感觉自己“ 长大了,坚强了”,这就是成长,而孤独体验在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孤独之旅》作为 教材文本的阐释框架。
编者给教材节选文本命名为“孤独之旅”,是很恰当的。这不仅是因为“ 孤独”在原小说的相关章节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多达 11 次,而且是因为“ 孤独”确实是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