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健康知识和理念从科学课堂的传播到日常生活的实践,最后永驻在学生的心间,让健康终生伴随。以六七年级的科学课堂为例,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从兴趣中产生,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健康的身体》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营养与健康,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更是让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后,开始主动用科学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健康信息,积极地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饮食结构,逐渐地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人都渴望拥有健康,真正的健康是什么呢?在本章学习伊始,先从让学生列举自己的的一日三餐导入,请学生考虑为什么要吃一日三餐?学生就会联系熟知的生活经验,结合已知的知识背景,给出“提供能量”的答案。这时候趁热打铁,列举出主要的产能营养物质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知识的记忆就显得不那么枯燥。进一步结合哪些食物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有哪两大类,用实验方法怎样鉴别它们等,其他的主要营养物质也以此类推。学生们虽然第一次接触这些专业名词,但是不用死记硬背就能轻松记忆,激发了学习兴趣。
后面的几课时,除了较为详细地分别列举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还要逐一了解缺乏这些营养物质会带来哪些健康问题。现在的学生们大多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爱下成长,很少有缺乏营养的经历,如果一味的讲解各种疾病,大部分年龄在十四岁,学段七年级的学生无法快速熟悉疾病的名称,了解疾病的症状,更谈不上对患病之人产生同情怜悯之心,甚至有些学生在提前翻阅《科学》教材关于软骨病患儿的图片时,还好奇地笑出了声。笔者意识到,《科学》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学习知识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此时需要让学生知道真正的健康是什么。笔者进行下以下的尝试:先让学生自行阅读对照《科学》教材中列举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和十条标准,看看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学生们从给自己打分开始,逐渐同情起得病的儿童。特别是那些由于生活贫困而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就变得不那么陌生可笑了。学生们接下来学习缺乏哪种营养物质会引起哪些疾病开始变得有些严肃。看着他们难得的一本正经,我的心也被触动:兴趣不光是那些快乐的轻松的,还可以蕴含着同情和责任!我多么希望此时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可以在学习科学的同时,深埋下善良的种子,培育出根植于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部分学生以后也许会立志学医制药,消灭这些疾病,守护人类健康。
二、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指导养成健康习惯
人类一直为了实现健康而奋斗着。健康也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之一。2016年11月21日,以“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为主题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发布了《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以下简称《上海宣言》)和《健康城市上海共识》两个文件。
《上海宣言》旨在呼吁各国政府承诺将健康促进融入可持续发展议程,倡导健康城市建设、开展跨部门行动、动员全社会参与、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健康和可持续發展。大会期间,各国政要、专家学者还就道路安全与健康、环境与健康、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老龄化、科技创新与健康、终止儿童肥胖、抗生素滥用、预防暴力等30个话题展开平行论坛讨论。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认为整个社会都是教育的场所。健康教育不仅仅在科学课堂的四十分钟时间里,还应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
三、以实践探究为路径,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
这也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比如,分小组设计合理一周的一日三餐膳食,找出自己一日三餐不合理的部分等活动,参与度较好,因为有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健康知识,甚至已经考虑了各种营养物质的恰当比例,正确率也较高。这只是初步的健康体验,因为个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的不同,难免挑食偏食,所以要平衡膳食,对自己生长发育有好处,注意营养的摄入,真正要付诸实施,还需让学生们更加有兴趣参与日常生活。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笔者早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后,结合沪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一册第十章《健康的身体》,其中食物中主要成分的作用及检验部分设计了一个家庭作业:学生自己设计的食谱,家长辅助共同完成一道菜,附上菜肴中所含的热量、营养物质等,并思考有无改进空间。学生们跃跃欲试,个个化身中华小当家,利用课堂知识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有趣的动手操作及久违的亲子互动让学生们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有用的,还能创造和改善自己的未来生活。与此同时,学生们在烹饪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感受到家长们操持家务的不易,且有意识地纠正偏食挑食的不健康行为。
在课堂学习与教师指导的过程中,学生们开始自发地探究、思考更多与相关的健康问题:“为什么我家有好几位高血压患者?我以后也会遗传到吗?”;“为什么在学校里一起在食堂吃午饭,有的人吃很多还是很瘦,有的人挑食,还是很胖”;“为什么我喝很多牛奶,还是长不高?”
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和学习,探索解决方法,并在最后进行反思总结,与全班分享经验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掌握了体重标准、遗传疾病、膳食均衡、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他们有意识地挖掘、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并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当起“小老师”,引导家人或是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健康隐患,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由此可见,如果学生在恰当的时间受到了适合的健康教育,不但自己可以从小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家人也能终生受益。
课堂学习与日常不该是割裂、独立的,当下的学校学习应是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基础、做准备。以聚焦学生健康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将课堂内所学的知识与课外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方法,培养健康意识,激发健康行为,让学生们的健康生活,从此“课”开启,为他们的的健康保驾护航,使他们的生活更幸福多彩。
上海嘉定区怀少学校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