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一个是1950年代福利分房制度下的住区,各项设施均年代久远,文章将其称为旧社区;另一个是2000年以后逐渐兴起的商品房,由房地产商主导居住区的建设,文章将其称为新社区。新社区多为政府统一管理、各大开发商分别开发的模式,具有街道宽敞、绿化丰富、配套设施齐全、建筑风貌和质量较好的优点。但是各个商品房开发商所建街区之间的独立性过强,与周边公共建筑关联性较弱(见表1)。
表1 新旧社区主要特征
根据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围绕“控制风貌特色、提升公共空间、梳理街区交通、改造环境设施”四大重点,新旧社区有着不同的需求和策略(见表2)。
表2 新旧社区的街区基本特征
(1)新旧社区在风貌控制元素上的重点不同。旧社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已经失去了工人新村建成时的风貌特色,同时街区空间也较为狭窄,人行道及建筑立面破损。旧社区在风貌控制元素上的控制重点包括铺装、绿化等全方位的优化。新社区铺装、绿化、建筑立面等各元素条件较好,但店铺招牌色彩不协调是影响街区风貌的主要因素。新社区在风貌控制元素上的控制重点是对店铺招牌、景观小品的更新改造。
(2)新旧社区在公共空间上的提升策略不同。旧社区的居民经常在公共空间进行晾晒等行为活动,占用了原本的公共空间,因此旧社区在公共空间上主要针对行走、候车和儿童活动等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提升。新社区的公共空间主要在社会性交谈、休憩空间方面有所缺失,各小区间的交往空间尺度不够,因此新社区公共空间着重重塑空间尺度,并融入公益性项目,以吸引更多人群来到公共空间。
(3)新旧社区在街区交通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旧社区在静态交通规划上的机动车停车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需求,出现机动车停车疏导难等问题,因此旧社区在街区交通梳理上更侧重于解决停车问题。新社区街区尺度较宽敞,地铁站点布置较密集,出现共享交通集中随意停放等问题,因此新社区在街区交通梳理上更侧重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所带来的共享交通随意停放问题。
(4)新旧社区在环境设施上的提升模式不同。旧社区的街区两侧业态多以私营性杂货店为主,故街区环境脏乱,环境设施破损较多。因此旧社区在街区环境设施提升上更侧重功能化改造,通过增加街区空间的树箱、花池分割行走空间与停留空间。新社区的街区两侧业态多以连锁便利店为主,故街区环境相对较为整洁,环境设施也较为齐全。因此新社区在环境设施的提升上更侧重主题化改造。
(1)曹杨社区——延续工人新村的风貌特色。曹杨社区最具代表性的是曹杨新村历史风貌保护区,集中体现了曹杨工人新村风貌特点,不论是从红白色系搭配还是从建筑材料运用上都保留了拙朴感,这体现了当时建设工人新村时重实用轻装饰的特点。社区改造在风貌控制上延续了这种风貌特色,街区色调以历史风貌区曹杨一村的红白色系为街区的主色调,街区建筑立面材质以曹杨二村的红砖元素为主要的外墙材料,人行道铺装则采用陶土砖错缝拼接的形式(见图1)。
图1 曹杨社区梅川路改造前后
(2)万里社区——提升法式街区的风貌特色。万里社区在建设初期便秉承着法式风貌社区的特点,整个社区以高大的常绿乔木、法式风貌的居住建筑组成。由于万里社区绿化覆盖率较高,因此在设计中将硬景和软景分别进行了专项策略设计。硬景部分在设计中延续法式线脚等元素;软景部分在原有高大常绿乔木的基底下增加开花及色叶乔木并设置整形灌木对称围合,以此来凸显法式园林中突出轴线对称、注重主从比例的特点。
(1)曹杨社区——共享公共空间的生态格局。曹杨社区中人与水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60多年前就被悉心规划过,因为环浜河贯穿各个城市街区的公共空间与居住社区,其是曹杨不可或缺的生态资源。然而由于居住社区的门禁隔离和绿化带沿河布置的郁闭度过高,导致了环浜河的连续性和开放性不足。在设计中,对于曹杨社区公共空间的提升,重中之重是打造环浜河,可分为三个步骤:“打开、走进、环通”。“打开”是通过改变门禁位置等措施打开环浜河的公共空间;“走进”是将郁闭度过高的景观花池和沿河的绿化带进行移位,打造若干处环浜亲水空间,使市民真正走近环浜;“环通”是远期通过对消极空间的统一整治,促使整个环浜水系的环通。
(2)万里社区——植入公共空间文化体验。聚焦于街区尺度,以香泉路为例,香泉路道路两侧已经进行了“美丽家园”打造,道路北侧紧邻万里社区服务中心,香泉路的“美丽街区”打造将达成香泉街区整体物质空间提升的目标。因此,在设计中,在原有单一的广场上增加休憩座椅、读书角等设施,并推出周末集市等活动,以打造功能业态多重复合的活力街区。
(1)曹杨社区——重塑邻里单元的交通网络。1952年,邻里单元的规划理论在曹杨新村便得以践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道路已经无法承载如今的交通荷载。因此其改造主要体现在静态交通上,在设计中主要围绕限定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机动车分时段停车等方法,从而达到邻里单元交通网络中居民生活空间与城市车道相对隔离的目标。
(2)万里社区——延续城市绿道的慢行体系。万里社区内城市街区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从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出发,已经打造了万里中央绿地、横港河南岸等多个社区慢行绿道。在设计中,将加强各个绿道之间的关联,形成环通万里社区生态核心的社区大环线。
(1)曹杨社区——遵循环境设施的适老特征。根据曹杨街道年龄结构,在环境设施上更多考虑适老性,实现街区空间无障碍。在细节上,遵循老年人生活习惯进行设计,如降低台阶尺寸、设置带有扶手的座椅等。
(2)万里社区——遵循环境设施的风格特征。在最开始打造“美丽街区”时,万里社区便在各个街道上增设了具有法式风格的指示牌,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通过街区环境的微更新,加强了社区认同感。
在“美丽街区”的项目实践中,每个社区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地做出相应的设计。同时由于此类项目覆盖区域较多,应以时间维度对社区进行分类,并总结归纳出新旧社区的设计方法,通过不同的设计侧重点做到社区整体的统筹协调,精益求精。文章中曹杨社区为50年代福利分房制度下的老旧社区、万里社区为2000年后商品房制度下的新建社区,通过对比这两者不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希望为今后此类社区的打造提供借鉴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