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菁
位于浙江丽水景宁的畲族村落,环境如诗如画。
年幼的雷伟燕与母亲。其母所穿的就是畲族代表服饰“凤凰装”。
2020年年末,由中国商报社、中国收藏杂志社在北京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一位嘉宾显得尤为“抢眼”。这份特别不仅仅是因为她当天身着的服饰—— 一套色泽亮丽、工艺精巧的畲族节庆服饰“凤凰装”,更是因为她所带来的关于畲族文化传承的话题,让与会者们直观形象地感触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难得。
这位嘉宾就是浙江省丽水市民族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杭州同心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常务理事雷伟燕,也是此次盛会中年度“非遗传承创新新锐模范人物”的获奖者之一。
事实上,提到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文化,对于不少人来说是陌生而神秘的。作为我国南方游耕民族之一的畲族,人口较少,目前总人口约为80万左右,位于浙江西南部的丽水市景宁县是目前全国惟一一个畲族自治县。但这个民族有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其歌舞、服饰、语言等文化延续至今,保存和发展情况良好,尤其是畲族民歌与畲族婚俗、畲族彩带技艺,均已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
身为“ 80后”的雷伟燕,就是在丽水出生、成长的畲族人。从小受家庭熏陶,畲族文化的影响早已深深根植于她的血液中。即便后来远赴海外生活多年,她也一直在力所能及地从事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在她看来,这是作为中华儿女内心的一种归属和身份认同。2 018 年,雷伟燕回国,开始更加专注地投身到了这项事业当中。借助此次盛会的契机,《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对话这位非遗文化推广人,她的心路历程又将会对非遗感兴趣的艺术爱好者们带来哪些新的启示呢?
雷伟燕身着各式畲族民族服饰。这些服饰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收藏》:说到从小所受的文化熏陶,让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
雷伟燕:我出生在丽水的一个普通农村,家里的祖辈都是畲族人。记得五六岁的时候,奶奶用畲语教我唱山歌,那个时候农村流行的是长板凳,我就躺在上面,她一句一句教我唱,长大后奶奶还经常说到这个场景。现在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一幕回想起来仿佛都历历在目。
《中国收藏》: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决定投身于非遗文化推广中?
雷伟燕:在上小学之前,我都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畲语,不过当时对于我来说这些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还没有形成很清晰的文化的概念。后来去了国外,8年多的异国他乡生活经历让我对于自己的“根”有了越来越强烈的认知。
特别是前几年我回国,看到同村的表姐,也是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同心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理事长兰兰,对于非遗文化的推广真是不遗余力。比如她去参加会议,行李箱里带的就是几颗冬笋,这是我们当地的特产。当时媒體记者采访她,看到她拿出来的冬笋都非常惊讶,其实她这么做就是想身体力行地让更多人看到畲族,从而了解这当中的文化。她为畲族村民的脱贫致富牵线搭桥,作了很大的贡献。我特别佩服她,进而觉得自己也应该向她学习,用心为畲族同胞、为非遗文化真正做些事情。于是从2018年开始,我就专注地投身到这个领域了。
彩带是畲族的吉祥物,彩带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名录。
《中国收藏》: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让您觉得非常有“成就感”的实践?
雷伟燕:2019年,当时我还在杭州,表姐兰兰邀请我回丽水,参与一部音乐电视作品的制作。这部作品叫《彩带献北京》。因为我的姑母是畲歌省级非遗传承人,表姐和我耳濡目染,立志要接好家族非遗传承的“接力棒”。因此在祖国七十华诞之际,在浙江电视台和丽水市统战部的大力促成下,我们用畲族最原生态的山歌深情地唱出了《彩带献北京》这首赞歌,用畲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吉祥物——彩带,表达出了畲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当时在录制这部音乐电视作品的时候,很多畲族民众都参与进来。后来音乐电视作品登上了“学习强国”网络平台,并且在当年的国庆节期间连续一周在浙江电视台滚动播出。不仅得到了众多畲族儿女的传唱,还有不少音乐爱好者也为它点赞,这让我特别自豪,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另外,这次我来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临行前得到了很多畲族同胞的支持。除了我们丽水当地,包括浙江温州、福建的畲族同胞,知道我要来,都十分认真热情地帮我搜集资料,让我看到了一种团结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想要把文化普及的工作做好,这让我很感动。而在活动现场,各位嘉宾大咖的观点交流,同样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虚此行。
《中国收藏》:此次来京,您穿着的民族服饰很亮眼,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雷伟燕:这套服饰叫凤凰装,无论是织绣还是银饰,工艺十分精致,色彩也很鲜亮。凤凰装是畲族人对原始居住地广东潮州凤凰山的追忆,是一个当初漂泊不定的民族对于发源地的思念。实际上,过去勤劳简朴的畲族人制作服饰的原材料主要是苎麻,色调简单,多为藏青色、黑色;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以后,才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服饰材料,推出了新的色彩基调。我穿的这一套是当今畲族的节庆服饰,只有参加隆重的会议、活动这类场合才会用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是非遗延续最大的生命力。
《中国收藏》:可以感受得到,畲族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雷伟燕:畲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一个民族。畲语是靠一代代族人口口相传延续发展的,我觉得这也是语言文化的魅力。当中的畲歌,是我国古老民歌中的一种,它没有固定音调或者某种规律,就是畲族人在诸如田间干活、做饭等等生活场景中,触景生情,顺理成章地唱出来的,办红白事的时候也会用到畲歌,所以畲歌唱的是畲族人的生活。如果大家想要更多地了解畲族文化,畲歌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
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畲医畲药也是其中之一,这也是很值得业界关注的。
《中国收藏》:对于非遗推广,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雷伟燕:要想让非遗文化更好地延续,应该首先从娃娃抓起,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和课堂。因此,我们计划今年在杭州和丽水挂牌成立纯公益性的1+1赋能非遗传习基地。而且这个基地不仅是帮助畲族发展工艺和美术,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希望能借助传习基地的力量来进行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普及推广,让它们走出村落、走进校园、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