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强, 杨 超, 李美丽, 王 佳, 侯瀚然, 邵 兵, 牛宇敏*
(1.北京市延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100;2.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13)
贝类毒素亦称为藻毒素,由浮游植物自然产生,按照化合物性质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1]。脂溶性贝类毒素主要包括大田软海绵酸毒素(OA)、鳍澡毒素(DTX)、扇贝类毒素(PTX)和原多甲藻毒素(AZAs)等毒素。相关研究表明,OA和DTX具有腹泻毒性,PTX具有肝毒性,误食脂溶性贝类毒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5]。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各类脂溶性贝类毒素及其亚型的食用安全计量、急性中毒剂量和限值都做了明确的规定[6,7],如AZAs、PTX2总最大残留限量均为160.0 μg/kg,并根据新的毒理学数据将OA和DTXs的限量标准修订为45 μg/kg。目前我国没有相关限量标准。脂溶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近几年在我国频繁出现,2010年9月~2019年5月,香港、澳门、珠海、宁波、福建、秦皇岛、唐山等地陆续出现70余起贝类毒素中毒事件[8,9]。
根据相关文献[10-14]报道,OA类毒素可长期蓄积于肠道等组织内,经组织吸收后主要以原型化合物的形式通过尿和粪便排出。针对生物样品中毒素的筛查有利于快速准确判断中毒原因。目前,我国关于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标准有GB 5009.21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该方法仅规定了贝类样品中OA、DTX1、DTX2等3种化合物的检测方法。针对生物样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11-14]较少,现有检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1)生物样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以OA、DTX1、DTX2等3种化合物为主,目标化合物种类较少;(2)多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处理生物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灵敏度低。为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技术体系,亟须建立生物样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为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中毒者的临床救治提供技术支持。
本方法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为研究平台,建立了简单、准确检测血浆、尿液中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方法,可为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QTRAP 650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美国SCIEX公司);漩涡混合器(德国IKA公司);冷冻离心机(美国Eppdendorf公司);Milli-Q超纯水器(美国Millipore公司)。
乙腈、甲醇(LC-MS级,美国Sigma Aldrich公司);氨水(优级纯,美国Merck公司);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标准物质均为溶解于甲醇的单标准溶液(见表1),购买于加拿大国家海洋研究中心,-18 ℃避光保存。
表1 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质谱参数及保留时间Table 1 Mass spectrometric parameters and retention time of the 12 lipophilic shellfish toxins
标准储备液:分别准确称取1 mL不同浓度标准品,用甲醇稀释20倍,配制成混合标准储备液,于4 ℃保存。标准使用液:将混合标准贮备液用初始流动相逐级稀释成标准使用液,浓度范围见表2。
表2 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出限、定量限、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n=6)Table 2 LODs,LOQs,spiked recoveries,and RSDs of the 12 lipophilic shellfish toxins (n=6)
采用便利抽样招募捐赠者,所有受试者均了解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受试者签署同意书。小鼠经腹腔注射12种贝类毒素后收集尿液和血液。尿液样品使用棕色玻璃样品瓶收集。血液样品收集于含有肝素的5 mL采血管中,离心后取上层血浆。尿液和血浆放置于-20 ℃保存。
1.4.1尿液样品的制备
取0.3 mL尿液,加入0.9 mL乙腈后涡旋1 min,以9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0.4 mL上清液,加入0.4 mL超纯水,涡旋30 s,过0.22 μm有机滤膜后上机检测。
1.4.2血浆样品制备
取0.2 mL血浆,加入0.6 mL乙腈后涡旋1 min,以9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0.4 mL上清液,加入0.4 mL超纯水,涡旋30 s,过0.22 μm有机滤膜后上机检测。
1.5.1色谱条件
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C18(50 mm×3 mm,2.6 μm);流动相:0.05%(v/v)氨水水溶液(A相)-含0.05%(v/v)氨水的90%(v/v)乙腈水溶液(B相)。梯度淋洗程序:0~0.50 min,70%A;0.50~4.00 min,10%A;4.00~5.50 min,10%A;5.50~5.60 min,70%A;5.60~6.10 min,70%A。流速:0.40 mL/min;柱温:35 ℃;进样量:5 μL。
1.5.2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喷雾电压:±4 500 V,离子源温度:550 ℃,碰撞气压力:Medium;气帘气压力:0.21 MPa(30 psi);雾化气压力GS1和辅助加热器压力GS2:0.38 MPa (55 psi)。其他质谱参数见表1。MRM图谱见图1。
目前检测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流动相体系主要有酸性体系和碱性体系两种[2]。在酸性条件下(流动相A为0.1%(v/v)甲酸+2 mmoL/L甲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0.1%(v/v)甲酸乙腈溶液),YTX、HYTX的峰形出现拖尾,响应较低(见图2a)。在碱性条件下(流动相A为0.1%(v/v)氨水,流动相B为90%(v/v)乙腈+0.1%(v/v)氨水),ESI-灵敏度提高,YTX、HYTX拖尾现象明显改善,响应值提高4倍(见图2b)。
进一步比较了流动相中氨水的体积分数(0.02%、0.05%、0.1%)对化合物响应值的影响。当流动相中含0.05%(v/v)氨水时,除PTX2外,其余化合物的响应值最大。最终,选择流动相A为0.05%(v/v)氨水,流动相B为含0.05%(v/v)氨水的90%(v/v)乙腈水溶液。
对于生物样本,乙腈是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本研究考察了不同体积(0.2、0.4、0.6、0.8、1.0 mL)的乙腈对血浆样品中12种贝类毒素的提取效果,结果如图3所示。0.2 mL和0.4 mL的乙腈提取效率较低,为30%~69%;当乙腈提取液的体积升高至0.6 mL时,提取效率为78%~121%;乙腈体积继续升高,提取效率没有进一步改善。因此,最终确定乙腈提取液的体积为0.6 mL。
图 1 血浆加标(1.0 μg/L)样品中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MRM谱图Fig.1 MRM spectra of the 12 lipophilic shellfish toxins in spiked plasma samples (1.0 μg/L)
图 2 不同流动相体系中YTX(0.23 μg/L)和HYTX(0.30 μg/L)的总离子流图Fig.2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YTX (0.23 μg/L)and HYTX (0.30 μg/L) with different mobile phasesMobile phases:a.water with 0.1% (v/v) formic acid and 2 mmoL/L ammonium formate (A) and acetonitrile with 0.1% (v/v) formic acid (B);b.water with 0.1% (v/v) ammonia (A) and 90% (v/v) acetonitrile solution with 0.1% (v/v) ammonia (B).
图 3 不同体积的提取试剂对血浆中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加标回收率的影响(n=4)Fig.3 Effect of the extraction reagent volume on the spiked recoveries of the 12 lipophilic shellfish toxins in plasma (n=4)
2.3.1基质效应
基质中存在的干扰成分会产生基质增强或基质抑制效应,进而影响目标化合物的定量[15-18]。为评估基质效应,分别采用空白尿液基质提取液、空白血浆基质提取液配制12种化合物的基质校准曲线,两种曲线方程的斜率与溶剂标准曲线方程的比值均在0.8~1.1之间,表明该前处理方法的基质干扰低,采用溶剂标准曲线可对化合物进行准确定量。
2.3.2标准工作曲线和灵敏度
将混合标准溶液按照上述色谱、质谱条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2种化合物在0.03~36.25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
以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评估方法的灵敏度。在尿液和血浆中添加目标化合物,信噪比(S/N)为3∶1时确定方法的LOD为0.09~0.28 μg/L,当S/N为10∶1时确定方法的LOQ为0.23~0.84 μg/L(见表2)。
2.3.3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空白尿液和空白血浆中分别加入LOQ、2倍LOQ、10倍LOQ等3个水平的目标化合物,每个水平进行6次平行试验,加标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作为日内精密度。2倍LOQ的加标水平进行5 d日间精密度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72.7%~124.1%,日内精密度为2.1%~20.0%,日间精密度为2.1%~15.3%(见表2)。
利用本方法检测了10份健康人尿液样本和10份健康人血浆样本,以及经腹腔注射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小鼠尿液和血浆样品。10份人尿液样本和10份血浆样本均未检出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在10份小鼠尿液样本中,均检测出12种贝类毒素,含量在1.14~2.35 μg/L之间;在10份小鼠血浆样品中,同样检测出12种贝类毒素,含量在1.01~1.17 μg/L之间。
本研究分别建立了尿液和血浆中12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取样量少,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合尿液和血浆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