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东北亚研究所,哈尔滨150028)
自2014年中蒙俄三国首脑就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达成共识,至2016年签署《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以及通过三国首脑五次会晤,密切沟通协作,极大地促进了中蒙俄通道建设,三国经贸往来密切,对外贸易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合作发展依旧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由于相互之间在基本国情、国际地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与外贸规模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无疑将对彼此间的合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而贸易畅通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合作模式的重点内容,随着贸易畅通可以促进中蒙俄三国政策法律制度的提升,为深化经贸合作保驾护航;进一步优化三国的产业结构,为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对公路、铁路、港口需求增加,为企业开展设施联通提供立项,同时也就带动了金融与人员交流。贸易畅通不仅在“五通”当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因为贸易和政治体制、民族宗教等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所以在“中蒙俄共建经济走廊”中是最容易突破的方面。因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框架下,如何改善营商环境,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实现贸易便利化,积极推进中蒙俄自贸区建设,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倡议提出后,除了在“五通” 、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上取得丰硕成果之外,也带动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交流与互动。关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潜力的研究有很多,如乌兰巴根(2019)从中蒙俄三国首脑会晤沟通、政策文件的签署以及项目的推进落实等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2]。黄凤志(2016)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障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认为中蒙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通过合作克服障碍,机遇大于挑战[3]。巴扎尔(2016)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最终建成离不开三国之间的贸易和一体化[4]。程亦军(2017)、汤晓丹(2017)等多位学者都将中蒙俄三国外贸规模差异巨大,贸易结构不合理列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不容忽视的问题[5]。陈国堂和张锦(2017)探讨了中蒙俄互补性经贸合作的可行性,对合作中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6]。奥斯特洛夫斯基(2016)认为中俄之间区域一级贸易合作是边境贸易合作,俄罗斯运输干线和边境运输通道的现状阻碍了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化发展[7]。而关于贸易畅通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水平测算研究,专门针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研究就更少,主要有陈佳奇、李文杰(2020)在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分析基础上,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五通”的重要性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8]。李魁文(2019)以中国海关的工作视角对口岸通关便利化合作取得的成绩及工作措施进行了说明[9]20。刘恩专、路璐(2016)指出提升贸易便利化对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性,但是中蒙俄在此方面都存在障碍,三方应建设贸易便利化合作机制[10]。杨丽花、董志勇(2018)指出了构建中蒙俄自贸区面临的经济、市场规模差异、贸易层次与结构、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因素制约,并提出了构建路径[11]122。巴热诺娃(2017)认为促进中俄经贸发展的措施之一是发展跨境贸易,可分阶段建立中俄贸易关税区、自由经济区和经济技术发展区等[12]。
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获知,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贸易畅通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仅在中蒙俄贸易合作存在问题中关于贸易便利程度上,以及在中蒙俄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方面关于自贸区建立等略有涉及,或是以地区为研究基础、或是从本部门工作出发,而关于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营商环境等更鲜有专门研究。2015年中国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正式提出贸易畅通的概念。贸易畅通主要有着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两层内涵,而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又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由于母国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不同,跨国投资企业又缺乏相关知识,常常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贸易自由化将使区域内经济交流更为频繁,相关的知识也能更好地在区域内进行传递,从而为区域内跨境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跨境投资能够更合理地利用各国的非贸易要素,放大各国原先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贸易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贸易畅通是国际贸易便利化的范畴,贸易畅通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沿线国家中流通领域各要素无障碍的流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间的市场形成了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国际贸易使参与伙伴之间的关系既互利互惠又有贸易保护和竞争,在博弈中前行。贸易畅通可以有效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促进货物和服务交换的便利化,以及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和促进贸易平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贸易畅通可以形成沿线参与国之间消除壁垒、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和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共同增长。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分析实现贸易畅通所需要的条件、中蒙俄三国间在贸易畅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贸易畅通的具体对策建议,为中蒙俄三国相关政策的实施制定、学者们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前,由于在国内的研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水平测算方法的不同,同一个国家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但就俄罗斯和蒙古而言,从双边的实际贸易和投资情况来看,均属于比较良好及有潜力的国家。中蒙俄三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自“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出以后,双边进出口额都有较大提升,与2015年相比,2019年中俄、中蒙、蒙俄贸易分别增长74.4%、69.3%和63.9%(见表1)。中蒙俄三国双边贸易与投资结构得到优化,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初具规模,中欧、中俄班列常态化运营,开辟了横贯欧亚、连接陆海的商贸新通道。
中俄经贸合作亮点多。自2015年5月8日,《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签署并发表,至2019年10月26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生效,促进中俄双方向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更近了一步,中俄经贸合作亮点频出。第一,中俄进出口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8年中俄进出口为1 082.8亿美元,增长24.5%。2019年再创新高,中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 109.19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5%。其中,中国向俄罗斯出口额54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自俄罗斯进口额达56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中俄贸易额占俄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近两年与前期相比也都有所增加,2019年增至16.6%,较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至2019年中国已经连续10年保持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第二,双边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虽然继续保持了传统的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机电产品、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自俄罗斯进口矿产品,但是农业、服务贸易、高新技术产品等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13]。2018年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额首次突破5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达175.9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倍。仅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俄出口生命科学技术产品19.5亿元,增长17.7%,出口航空航天技术产品3.1亿元,增长22.3%[9]20。2019年前10个月,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汽车增长了66.4%。第三,中俄经贸合作已经从单一的进出口关系开始转向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金融等服务贸易及基础设施、能源、航空航天等大项目的合作。目前,仅哈尔滨就有两条对俄罗斯的国际邮路,“截止到2019年5月末,哈尔滨对俄累计发运货运包机530架次,陆运邮车185班,运送邮件5 600万件,总重量达到1 200万吨;约占整个中国邮政集团发往俄罗斯的轻小件包裹量25%”[14]。中国企业已在俄罗斯兴建了40余个以农业种植、木材加工为主的海外园区。俄罗斯企业或商家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也从4年前的不到5%增长到了15%,中俄企业间新的结算机制也正在建立中。中俄同江铁路桥、黑河公路桥已成功合龙,原油管道二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北极开发的合作已取得积极进展。在卫星导航、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合作密切,签署了多项协议。第四,中国对俄投资大幅增加。2017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同比增长72%。2018年,虽然有所下降,但2019年即扭转,前7个月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了13%。投资领域从传统的能源油气、农林开发向汽车、家电、食品加工等制造业、医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拓展,投资方式也由传统的绿地投资向参股、并购、设立基金等领域拓展。中俄经贸合作取得的可喜成绩,主要是源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西方对俄制裁的影响,促成其更加强化与中国合作的愿望,特别是2019年中俄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宽,助推双边投资、贸易结构升级,带动投资大增,进出口连创新高。
表1 2015—2019年中蒙俄三国双边进出口 单位:亿美元
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投资国。中蒙两国是近邻,边贸运输距离近,运费低,商品成本小,这对双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十分有利。2018年8月23日,中蒙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中蒙贸易畅通水平将得到提升。从2015—2019年中蒙五年来的进出口额统计数字来看,也是在2018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这主要源于蒙古国经济走出2015年以来的低谷。中蒙进出口额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均保持在60%以上,蒙古国对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都在84%以上,蒙古国自中国进口占其进口总额也都在32%以上,而其近两年还都有所提升[15]。2019年,中蒙贸易额为88.5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占蒙同期外贸总额的64.7%。其中,中国向蒙出口2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自蒙进口67.98亿美元,同比增长3.8%。中国主要从蒙古国进口铁、铜、煤、油等矿产品和皮革、羊绒、牧草、纺织原料等畜产品。而中国对蒙古国出口商品主要以服装、纺织品、机电产品、建筑材料、食品等。蒙古国99%的煤炭、66%的锌精矿和89%的钼精矿出口到中国。截至2019年4月,中国对蒙投资累计达到48亿美元,约占蒙古国吸引外资总额的30%。中国投资额的48%集中于地质、矿产勘探与采矿业,其他分布于建筑、金融、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发展之路”有效对接,中国与蒙古国的过境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中欧货运列车通过蒙古国的数量逐年大幅增加,2018年中蒙两国货运列车数量增加了50%以上,达到856辆,在唯一的铁路口岸蒙扎门乌德每天有7至10辆载量40吨的农产品运输卡车从口岸通过,主要出口商品为果蔬、冻鸡块、冻猪肉等。中企在蒙古国承建了该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乌兰巴托市新机场高速公路)、第一条跨区域高压输变电线路(乌兰巴托至曼德勒戈壁输变电线路),以及立交桥、省际公路;帮助其建设了覆盖全国的通信骨干网及教育、电子医疗网络;实施了学校、棚户区住房改造、残疾儿童发展中心等惠及民生的项目[16],带动中国在蒙古国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在2018年同比增长335.3%,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累计在蒙签署合同额184.4亿美元,完成对蒙工程承包营业额96.4亿美元。
蒙俄合作走出低谷。俄罗斯作为蒙古国的传统合作伙伴,两国政府间贸易、经济、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早于1991年就开始运行。俄蒙两国在近年都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势,2014年9月,俄蒙签署了互免签证制度协议,开通了双边人员往来的“绿色通道” 。蒙古国不仅于2015年与“欧亚经济联盟”委员会主席签署备忘录[17],还多次表示希望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自贸区协定。2018年,蒙俄进出口贸易走出了2016年以来的低谷,进出口额占蒙古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3.9%,也接近2014年的前期高点。蒙古国在俄罗斯的贸易伙伴中排名在2018年相较上年从59位晋升到52位。对俄罗斯出口8 590万美元,破前期记录,同比增长27%,从俄进口17亿美元,增长40.5%,占蒙进口总额的29%。2019年蒙俄进出口额为18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是占蒙古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下降了0.8个百分点。在蒙俄贸易中,进出口结构严重失衡,95%以上的贸易额均来自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出口,矿产品占63%、粮食和食品占13%、汽车、设备和车辆占7%、化学制品占7%、金属及制品占6%。俄罗斯自蒙古进口的矿产品占67%、粮食和农产品占20%、纺织品和鞋帽占11%。从以上可以看出,蒙古国对俄贸易逆差较大,2018年为16.14亿美元,同比上年的12.84亿美元,增加了3.3亿美元。俄罗斯虽然在蒙古国铜矿开采、铁路经营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是俄罗斯对蒙古国投资数额偏低,在1990—2010年的20年间,俄罗斯在蒙投资企业数量为769家,占蒙古国直接投资总规模不足2%。即使是在蒙古国吸引外资最高峰的2011年,俄罗斯对蒙投资也仅为2.58亿美元。2018年,俄罗斯对蒙投资地位为第六,排在荷兰、中国、卢森堡、韩国、加拿大之后。
所谓贸易畅通,一般从畅通程度、投资水平和营商环境来考量,而畅通程度包括关税水平、非关税贸易壁垒、贸易条件指数、双边贸易额;投资水平包括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流量;营商环境包括跨国贸易自由度和商业管制。相比较而言,中蒙俄三国中只有中国关税水平接近欧美、产业开放超过入世承诺。由于俄蒙主要出口产品价格易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贸易条件指数存在恶化风险。蒙古国、中国和俄罗斯先后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市场变得更加开放,贸易自由度大幅上升,但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准入监管限制。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贸易畅通、减小贸易壁垒能够促进国际贸易。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贸易畅通,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 。贸易便利化的内涵就是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这就要有畅通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做保障,而商建中蒙俄自由贸易区是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实现投资贸易自由化的最佳途径。
从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来看,中蒙俄三国的双边合作在世贸组织的贸易规则下,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范围相对缩小,通过改革简化了跨境贸易流程,贸易便利化水平均表现出上升趋势。经过“中蒙俄经济走廊”五年的建设,中蒙俄三国分别签署了多项有关海关合作的协议,在货物通关、口岸管理合作等具体方面已取得一些成绩。如中俄海关信息交换试点、监管结果互认、价格信息交换等合作项目和中蒙海关载货清单电子数据交换等顺利推进[9]21。目前,中俄蒙三国都接受了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的决定,但是,就切实履行来看,中俄蒙三国都存在很大差距,仍然存在口岸建设不对等、通关效率不高、现代化的口岸综合治理体系欠缺等问题。其中,俄罗斯还存在商品认证不符合通行标准、海关关员执法过于随意、通关时间较长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全球贸易促进报告》指出“市场准入高门槛和保护性贸易支出仍是现存的最大障碍” 。在其中,中国大陆在全球促进贸易的经济体排名中也仅列在第61位。贸易畅通的关键在于贸易便利化,而中蒙俄三国在口岸与物流效率、海关与边境管理、规制环境、金融与电子商务等贸易便利化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都有需要提升和完善的空间。
从基础设施水平来看,《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将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及互联互通作为重点关注合作领域,中蒙俄三方在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有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国际运输通道和跨境运输方面,已建成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大桥,建设中的俄罗斯滨海1号、2号国际通道,中蒙策克口岸跨境铁路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带动了资金、技术、产能的输出,也为中蒙俄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减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机遇。但是,中国东北地区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时,还存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货运承载力较低的问题,然而在道路联通性上要高于俄罗斯和蒙古国。在2018年全球竞争力指数“基础设施”140个国家的排名中,俄罗斯位列第51名,其中,道路质量排名第104位,铁路密度第69位,航空运输服务效率第52位,海港服务效率第45位。而蒙古国的相应排名分别为103、110、94、113和137。俄罗斯“远东联邦区是八大联邦区中铁路网最稀疏的地区,仅为13公里/万平方公里,硬面公路网密度也最低,仅为6.1公里/千平方公里”[18]。俄东部地区港口城市虽然较多,但是港口的配套设施落后,吞吐量也比较小。而蒙古国自己没有出海口,只能依靠中俄两国的港口出海。况且,蒙古国境内只有一条纵向由北京至莫斯科的铁路通过,高等级公路仅占20%,大都为草原自然路面。总之,俄蒙的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的基础设施相对老化落后,各国之间的道路等级不对接,甚至存在铁路规矩不同,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起不到对贸易畅通的支撑作用。
从营商环境来看,近年来,中蒙俄三国为了吸引外资,积极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在国内法层面进行了调整。例如,2013年,蒙古国为了规避《战略领域外国投资协调法》带来的负面影响,颁布了新的《外国投资法》。2014年,俄罗斯对《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进行了修订。中国的《外商投资法》也经过5年的修订,自2020年1月1日开始施行。但是,中蒙、中俄之间还在应用1991年和2009年签署的《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其内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协定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政策法律的变化[19]208。虽然中国的营商环境在近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排名中由第97位提升至第65位,成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唯一一个进入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10大最佳改革者名单的经济体,但是在目前阶段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问题有行政监督制度和政府相关政策需要完善、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审批环节效率低、要素资源受到限制等。在2018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政府管制的负担”140个国家的排名中,俄罗斯据73位,蒙古国据104位。俄罗斯由于寡头垄断,导致其法律经常变化,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严重、地方保护、社会治安差等问题。2014年以来,美、欧轮番对俄进行经济制裁,再加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经济遭到重创,使其本就不健康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急剧恶化[19]208。蒙古国内政党竞争激烈,相互利益冲突,政府集体辞职屡屡发生,行政效率低下,常常被“资源民族主义者”左右,曾三年连续修改三部法律,法律政策不稳定给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在2018年全球竞争力指数“商业活力”140个国家的排名中,蒙古国位居第89位。
从自由贸易区来看,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可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合作国的经济增长率,中俄蒙三国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在本地区构建起某种形式的合作机制,才有利于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俄罗斯与蒙古国山水相连,三国间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彼此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并且在边境地区已形成一些准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特别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更是将建立自由贸易区确定为终极目标。但是,至今仍然受到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与边界等方面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而仅就经济层面考量,中蒙俄三国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差异较大、贸易层次较低与结构单一、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较低[11]124,这些制约因素必然成为构建自由贸易区的障碍。目前,虽然中蒙两国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已于2017年5月12日启动,但距真正签署还需等待。然而,中俄之间还没有正式提出过签订自贸协定,其相关的动向也只是散见于各种文件和新闻报道中。俄罗斯和中国都曾经提出过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但现在还只是在口头建议阶段,实践中会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20]。
贸易畅通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合作模式的重点内容,在“五通”当中起到关键作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五年来,中蒙俄三国在贸易畅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顺畅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化的营商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不足,构建自由贸易区还要克服很多障碍。虽然由于三国要素禀赋、贸易政策、国家利益等制约,还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但是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框架下,中蒙俄三国发展战略密切对接,政治互信显著提高,三方合作不断深入,终将能够化解障碍,逐步实现贸易畅通。
第一,寻找新的合作点。一直以来,中蒙俄之间“原材料换消费品”的贸易模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商品贸易规模不大,贸易种类单一,三国间产业合作水平较低,不利于充分释放贸易潜力,限制了三国经贸发展。因此,需进一步加强中蒙俄经贸合作,发挥产能合作对贸易畅通的促进作用,调整贸易结构多元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工贸易和文化贸易,寻找贸易投资合作契合点,推动向生物技术、航天航空、军事工业、核能工业、现代农业合作等高科技、战略性大项目合作。实现产业分工大布局,构建出适合这一区域的产业链、价值链。通过发展新业态、电子商务等提高双边贸易和投资水平,如利用中蒙俄相邻的地缘优势,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提升通关速度,降低交易成本,使其成为三国对外贸易合作的新增长点。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不断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以贸易促进产业互补,推动贸易畅通,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对贸易便利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而中俄、中蒙和蒙俄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运输和通关要求的问题,所以三方须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框架下,抓住“一带一路” “欧亚经济联盟”及“发展之路”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交通、能源、电力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快边界口岸的路桥建设,提高公路、铁路、水路的运输能力[21],破除中蒙俄三国运输瓶颈,以达到贸易便利化的硬件设施标准,进一步提升或扩大“一带一路”通道的运载内容、运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为中蒙俄经贸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贸易畅通。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为了实现贸易自由、投资便利化,中蒙俄三国要全面履行《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承诺,在口岸建设上严格按照WTO的《贸易便利化协定》标准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提高口岸部门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有效地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中蒙俄海关应努力协调统一的相关制度和标准,确保货物在全球贸易和供应链中安全顺畅的流动。可从电子报关、管理操作透明化和规范化、执法手续的简化以及各国的信息化共享等方面的完善着手[22],营造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中俄蒙三国还要尽可能减少政府对贸易的过度干涉,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以减轻政府管制负担,提高企业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政策的修订,为区域贸易畅通提供立法保障。加强监督,营造公正、公开、稳定、透明的营商软环境。
第四,加强机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加快了互联互通进程,因此要提升跨境合作区、边境合作区平台作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方面,可组织中蒙俄三国专家学者对相互间的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行更新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在自贸试验区内积累的经验,先将小范围的跨境自贸园区和保税区作为试点工程,对自贸区建立进行可行性研究。贸易畅通的关键在于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在现有贸易制度安排下,改进对接中蒙俄三国之间的具体贸易政策和措施,如通关便利化、进出口商品的限制政策的调整、贸易技术壁垒的消除、检验检疫标准的一致性和互认等,为中蒙俄三国全面自贸区的签订奠定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