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姝兰 强佳琪 曲桂一 李世军 李敬涛
患者男性,40岁。以“发作性意识丧失2 年”为主诉入院。每次意识丧失时间约10余秒钟,然后意识自行恢复,发作之前均有眩晕、耳鸣,发作之后有胸闷、气短及乏力等不适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体格检查:T:36.4℃、P:98次/分、R:18 次/分、BP:114/77 mm H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猝死家族史。心脏超声: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颈动脉超声: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经食管超声检查:双房顶及左心耳未见血栓。睡眠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心脏呈顺钟向转位、V1导联ST 段呈下斜型抬高,V2导联呈“马鞍型”ST 段抬高,Ⅱ、Ⅲ、a VF导联S波增宽、升支与T 波升支相连,ST 段难以辨认,ST段抬高≥0.10 mV,T 波倒置(Brugada 波Ⅱ型改变)(图1 A)。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66次/分,室上性早搏34个,室性早搏3 368个,有1 005次成对室性早搏,记录全程V1、V2导联ST 段下斜型上抬,日间心率快时(90次/分),下斜型抬高不明显(图1B),夜间心率慢时(55次/分),下斜型抬高明显≥0.20 mV(Brugada波Ⅰ型改变)(图1C),下壁导联S波严重增宽,升支与T 波升支融合。患者在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期间于9:03又出现“意识丧失”临床症状,相应动态心电图显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心室率300次/分左右,持续时间约50 s,随后出现交界性逸搏(图2),依据患者发生意识丧失时的心电图的表现,诊断“Br ugada综合征”。立即给予患者植入双腔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术后患者未再出现晕厥、意识丧失等临床症状,但术后1个月随访时患者起搏器程控发现在此期间发生多形性室速、室颤4阵,心室率276~333次/分,其中ICD 放电治疗3次,均治疗成功(图3),另外一次心律失常自行终止。
讨论 本例男性40岁,近两年来发生意识丧失4次,自述每次持续10余秒,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睡眠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但心电图显示V2导联ST 段:呈“马鞍型”抬高,振幅≥0.10 mV(BrugadaⅡ型改变),高度怀疑Br ugada综合征,在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盒期间,患者再次发生了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相应动态心电图显示,患者发生了多形性室速继而室颤,监测全程V1、V2导联ST 段下斜型抬高,ST 段的形态随着心率的快慢而变化,明确诊断患者为Br ugada综合征[1]。
Br ugada综合征发病年龄在4~70岁之间,平均为35~40岁。其所有的临床表现都归结为威胁生命的室速/室颤及其并发症的发作。暂时正常化的ECG 表现并不能降低病人的危险,也不能降低治疗的需要。目前的药物治疗不能有效地防止心律失常事件,植入ICD 是防止猝死的有效方法[1]。因此我们立即给该患者植入ICD 治疗,1个月的时间内成功终止了3次室速、室颤事件,每次事件发生均在夜间心率相对较慢时。因此,对于Br ugada综合征患者ICD 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提示我们对于心电图有Brugada波心电图改变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心电图是否有动态改变,有无头晕、晕厥等临床症状及猝死家族史,以避免遗漏Brugada综合征,对诊断明确患者应积极预防治疗,以免造成猝死等不良临床后果。
Br ugada综合征的患者除了典型的V1~V3导联上的ST 段下斜型或马鞍型抬高改变外,往往伴随着其他导联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尤其是下壁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刘明等[2]观察发现Br ugada综合征下壁导联心电图变化可能包含患者的预后不良信息,本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明显的下壁导联S波升支与T 波升支融合,且S波变宽,在心率慢时更显著,并发生了室速/室颤,支持其观点,此病例与蒋逸风等[3]报道的病例相似,也与国外专著上刊登的一例典型Br ugada综合征心电图相似[4],认为下壁导联S波增宽是右室流出道电活动的镜像所致[5],也有认为系室内传导阻滞所致,此与SCN5A 基因有关[5]。此例患者植入ICD 后1个月就曾发生了4次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属频繁发作对象。目前临床研究表明,从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右室流出道心内膜消融可以消除Br ugada波,预防室速/室颤的发生[6],如该例发作频繁的话,也可考虑右室流出道心外膜消融治疗。
图1 患者不同时间的心电图表现
图2 患者行动态心电图记录时发生晕厥时的心电图表现
图3 程控时调出的患者发生室速、室颤的心电图并经ICD 电击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