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
五岁那年,
九九认识了相隔万里的托克寻
五岁的小孩,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探究欲望与探究精神無时无刻不在流露。他们对山山水水感兴趣,对花花草草感兴趣,对虫鸟鱼虾感兴趣,对广袤的世界感兴趣……可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与他们年龄相仿、相隔数万里的另一个小孩。
我家九九五岁时认识了五岁的男孩——托克寻。托克寻和他一样,也不一样。托克寻的故事引起了九九极大的兴趣,也许是一种本能,也许是因为完全不同的经历,九九的眼神里透露出许多好奇,许多的羡慕,还有许多的担心……
城里的孩子和驯鹿人的孩子
托克寻生活在比北风的源头还要遥远的北方——蒙古国。一座大山连着一座大山的地方就是托克寻的家乡,大山的背后生活着世界上最后一百多名驯鹿人,没错,托克寻正是驯鹿人的孩子。
五岁那年,九九住在城市,冷了有暖气,热了有空调,进出自动门,上下有电梯;托克寻住在大山间的帐篷里,轻嗅着泥土间的草香,细数着夜空中的星星,无论季节交替、雨雪相间,都日复一日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守护着驯鹿,随着驯鹿的足迹履行着游牧民的职责。
五岁那年,九九已经非常熟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他和很多小伙伴一起有说有笑,有打有闹。五岁那年,托克寻的玩伴只有一位同岁的妹妹,部落里没有更多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他既向往上学,又不想因为上学而离开爸爸妈妈的身边。到了6岁,他就要像姐姐们一样,去山下的村子里——去一个骑着驯鹿来回仍要四天的学堂读书。
五岁那年,九九时常出游,汽车、高铁、飞机等发达的公共交通工具使得他的出游半径早已超越了国界,游走于多元的文化间,体会着世界之大。五岁那年,托克寻在跟随爸爸放牧、叉鱼、修剪鹿毛之余,有时也能同家人一起骑着驯鹿翻过山头去走亲戚。托克寻得自己去备鞍,尽管只有五岁,尽管要使出吃奶的力气。当然,他会,他什么都会。他还有一头属于自己的驯鹿,一头白色的、好看的、名字叫作“鹰”的驯鹿。
五岁那年,九九见到了彭懿,他读着彭懿的摄影绘本《驯鹿人的孩子》,听着彭懿讲创作的故事,展示出在极寒地带下拍摄到的风土人情,他认识了托克寻。五岁那年,托克寻见到了抱着“一定一定要找到你”的想法的彭懿,他没有读过彭懿的作品,也没听过彭懿讲创作的经历,但这对忘年交因为要讲述一个驯鹿人的故事而变得形影不离,一个成了作者,一个成了主角。而他们俩都成了九九眼中的好奇、羡慕和担心的对象,成了九九心中的朋友。
阅读与行走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能帮助孩子丰盈内心的捷径。阅读里还不够深刻的感动,我们可以去探访;行走中无法企及的地方,我们不妨先去阅读。读一读《驯鹿人的孩子》,读一读《一定一定要找到你》,让我们教会孩子与书相交,亦是与人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