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添4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1-03-09 02:01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1年1期
关键词:灌排天宝灌溉工程

2020年12月8日晚,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会议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国申报的4项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选,这4项水利工程分别是福建省福清天宝陂、陕西省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浙江省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广东省佛山桑园围。

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洪涝灾害频发等自然因素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灌溉工程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105项,其中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23项,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这4项水利工程何以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4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风采。

天宝陂:拒咸蓄淡,泽被后世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龙江中段,因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而得名,距今将近1300年。天宝陂坝体长216米、高约3.5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旧坝。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如今依然灌溉着当地1.9万亩耕地。千百年来,位于“中华梦乡”石竹山下、龙江中段的唐代天宝陂,滋养着龙江沿岸的世代子民。得益于历代沿袭的保护修缮工作,时至今日,天宝陂不但完整地保存着古代的工程布局,还依旧在发挥着灌溉作用。

龙江流域面积538平方千米,是福清最大的河流,下游有着广袤的农田。天宝陂至出海口长19.75千米,属咸潮河段,下游水质受海潮影响咸淡交替不宜灌溉。天宝陂选址在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上游有足够的集雨面积及水头,可拦蓄淡水,抵御咸潮上溯;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水沙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

“天宝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拒咸水蓄淡水工程,拒咸蓄淡的建设思想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它的修建使当地大片农田旱涝保收,是区域农业发展的转折点,为当地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福建省福清市市长张新怿说。

2020年以来,福清市启动了龙江流域水系综合治理,逐步实现全流域水质的综合治理提升,将坚持严格保护和有序治理相结合、弘扬传承与永续发展相结合,不断提升天宝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龙首渠:引洛灌溉,首创“井渠法”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始建于汉武帝时期,距今2100多年历史。当年,古人在修筑穿越铁镰山3.5千米长的引水隧洞时,创造出神奇而充满智慧的“井渠法”,即在隧洞施工中均匀布设竖井,把长距离的地下渠道分割成多个分部工程,然后相向开挖,以减少误差。竖井既是务工通道,又可弃土弃渣,兼顾通风采光,可谓一举三得,大大提高了工效。

“龙首渠是当地农耕文明高度发展、区域经济繁荣昌盛的见证,如今它灌溉的农田达到74.3万亩。”陕西省渭南市洛惠渠管理中心主任迪江涛说,修建龙首渠之始,就提出引高含沙量的洛河水来灌溉盐碱地,这种盐碱地的治理方式对改善土壤、提高粮食产量有良好作用,是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现代的龙首渠引洛灌区已发展成为灌排体系完整的大型灌区,工程由大坝、灌排渠系及配套设施组成,分设洛东、洛西两大系统,包括总干渠1条、干渠4条、分渠13条,总长248千米,灌溉渭南市澄城、蒲城、大荔三县74.3万亩农田,惠及人口69万人,累计引洪淤灌、改良盐碱地23万亩,引水114亿立方米,消纳入黄泥沙2亿吨,灌溉面积上亿亩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國先进灌区等殊荣。

三十六堰:以潭筑堰蓄水,功能齐全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始建于东汉,距今1900多年。白沙溪三十六堰是一个以引水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蓄水、水力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古代堰坝群。

白沙溪三十六堰运用“以潭筑堰蓄水,开渎引水灌田”的科学经验,覆盖了白沙溪的全部流域,受益农田27.8万亩,至今仍有19座堰在发挥作用。在同一条河流上修建36座堰,从最上游的沙畈堰到最下游的中济堰横跨45千米,水位落差168米,在工程规划和建设规模等方面具有时代领先性。白沙溪三十六堰,比日韩联合申遗国际项目狭山池、碧骨堤早了200年。

“历史上,三十六堰为金华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然保持着充足的活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具有先进的科技价值、悠久的历史价值、巨大的效益和丰富的文化价值。”金华市婺城区委书记蔡艳说。

桑园围:基围水利,彰显综合效益

桑园围地跨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始建于北宋,至今有900多年历史,属河口三角洲的基围或围田灌排工程,包括堤防、灌排渠道、水闸等。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

桑园围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启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基围农耕开发的历史,发挥了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等效益,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发展和佛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为区域灌溉农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提供了基础支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伟兵博士说,桑园围所代表的区域“大包围”式的防洪理念,在现代的城市或区域防洪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发展。围内桑基鱼塘循环农业模式,对当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参考价值。

桑园围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区域防洪、灌溉排水、挡潮等功能,历史上兼有水运效益。清代桑园围内灌溉农田面积“一千数百余顷”,约合十数万亩。20世纪90年代,桑园围的灌溉农田面积达到 20 多万亩。直到现在,桑园围工程体系仍在保护着265.4平方千米土地的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着6.2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维系围内近9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

当今,我们应该以世界灌溉工程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强可持续保护和利用,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现中国灌溉历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本刊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灌排天宝灌溉工程
大连天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刘天宝 教授
现代化大型灌排泵站建设研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沟渠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天宝三载发生了什么?
《天宝遗事诸宫调》的创新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