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2020年,江苏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切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的有力抓手。2018、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江苏28 项问题,在沿江11 省市中率先全部彻底完成整改。纳入省级台账的114项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整体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持续巩固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入河排污口等专项整治成果。截至年底,全省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排查长江1.7万余个入河排污口,深入推进监测溯源、分类整治;1.48万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面装备粪污处理设施;2.3万艘本省籍船舶全部完成污防改造;“一零两全四免费”污染物接收设施覆盖长江江苏段所有码头泊位,尾矿库全部建立“一库一档”制度,专项工作整体走在全国前列。
【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实施自然生态各要素统筹治理。岸线整治方面,全面彻底完成596个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共计腾退生产岸线47km。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方面,全年新增岸线造林340.67 公顷、累计完成933.33 公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推进新济洲、龙袍等长江重要湿地保护区建设,促进生态系统加快恢复。特色示范方面,滚动推进南京一江两岸35km、常州新北滨江、苏州张家港湾生态提升、扬州大运河入江段岸线保护、镇江京口岸线修复等20个特色示范段,覆盖长江岸线157.4km;推动苏北五市围绕大运河保护、黄海湿地修复、淮河流域整治,形成一批特色示范亮点。长江禁捕退捕方面,全面完成纳入国家考核的长江干流和湖泊保护区退捕任务,以及其他水域的年度退捕任务。截至年底,江苏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主要入江支流断面优Ⅲ比例较2016年提升41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V 类断面,沿江生态环境质量达五年来最好水平。
【绿色发展长效机制】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划定,编制实施《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管理办法》,对全省4365个环境管控单元合理布局、动态优化、分类管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的引导约束作用日益显现。完成长江岸线利用状况评估,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长江岸线保护利用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沿江空间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加快完善投融资机制,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全年支持江苏长江经济带贷款投放超850亿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与江苏沿江地方的合作取得新进展。推进环境资源审判“9+1”(“9”是指按照江苏省政府对江苏生态功能区的规划方案,以生态功能区和流域为单位,设立的9个生态功能区环境资源法庭;“1”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设立的南京环境资源法庭,集中管辖全省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环境资源案件,以及管辖不服9个生态功能区环境资源法庭审结案件的上诉案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出台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塑造自然与人文和谐辉映的全域魅力空间。
【沿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化工围江方面,持续引导化工企业提档升级,倒逼低质低效企业加快退出,全省全年关停低质低效化工生产企业995 家。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将全省化工园区数量压减至29个。布局优化调整方面,修订印发《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支持重点企业向沿海地区战略性布局,盛虹炼化一体化、中天精品钢等标杆性项目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江北新区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加快成长。
【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20年,全省44 座过江通道纳入国家《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以及宁滁、宁马、南京市域18号线等项目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率先印发《交通强国江苏方案》,颁布实施《江苏省交通运输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江苏省普通国省道管理办法》。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编制,探索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为建设现代化交通强省奠定基础。全省公铁水空累计完成投资1652.2亿元,同比增长18.3%,超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1576亿元),为全省“稳投资”提供有力支撑。运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公转铁”“公转水”迈上新台阶。全省集装箱公铁联运量77.16万标箱,同比增长49.1%,集装箱铁水联运量62.8万标箱,同比增长55.2%;中欧(亚)班列开行1395 列,同比增长24.7%,开行数量创历史新高;通过全货机、“客改货”等方式加快省内机场开通国际货运航线步伐,全年国际货邮吞吐量完成约8.03万吨,同比逆势增长16%。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位列全国各省第三,京沪、平广等一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路网通行能力逐步提升。盐通铁路采用新型简支箱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简统化接触网、陶粒金属吸声式声屏障技术均是国内高铁建设中的首次。南通动车所是第一座使用BIM 进行设计优化并指导施工的动车所。连淮扬镇铁路上的五峰山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铁路悬索桥,也是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确立高速铁路悬索桥的设计方案、计算理论和技术标准,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应用5G 通信技术,建立健康监测系统、智能检修设备和智能人工巡检系统。通过基于建养一体化海量数据的智能融合技术,实现大桥故障预测与健康诊断智能化管理。
(省发展改革委)
拓展资料· 发布
一、《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报告(2019~2020)》
2021年1月1日,“长江经济带蓝皮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报告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整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分为总报告、指数篇和产业篇三大部分,重点对2019~2020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状态与态势做较全面的梳理。其中,《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面对国内外风险和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2019年长江经济带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内省际差距有所减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消费、出口三大经济发展动能处于动态调整阶段,其中,投资规模仍呈增长态势,但增幅收窄;内需消费高速增长,增速有所回落;出口呈现较为明显的大幅波动特征。
(一)2019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概况
2019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且省际经济发展的差距在缩小。
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略微下降。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万亿元,平均增速达7.2%,较上年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较同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与上年的领先幅度持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8276 元,同比增长3.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0892 元)近7400元,领先幅度进一步扩大。在11个省市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国的只有上海(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低于全国水平的有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6 省。总体看,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规模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但经济增速呈现放缓趋势,相对于全国经济增速优势。人均经济规模继续攀升,领先全国同期水平的幅度进一步扩大。
经济比重继续提升,省际差距有所减小。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46.2%,较2018年提升1.4个百分点,较2017年提升1个百分点,近三年经济总量每年增加7万亿元以上,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总量保持上升的情况下,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间的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缩小。2019年,东部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的经济总量在长江经济带内所占比重有所下滑,从2017年的52.3%下降到2019年的51.8%,下降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赣鄂湘从2017年的24.6%下降到2019年的24.1%,西部地区的云贵川渝的占比从2017年的23.2%提高到2019年的24.1%。总体而言,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提升明显,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占比略微下降,长江经济带内省际差距有所减小。
(二)2019年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概况
2019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除江西外各省市的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50%。其中,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经济明显好转,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重点行业表现突出,但省际之间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和重点产业发展情况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表197 2018~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表198 2017~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比情况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省际差异仍较明显。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结构平均值为从8.1∶40.6∶51.1 调整为7.8∶38.8∶53.5,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除浙江的第二产业和湖南的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其余地区的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而11 省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均在上升。其中,上海的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70%,安徽、湖北、贵州、云南的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50%。
各省市的产业结构比较看,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占比高出第二产业4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不足30%,第一产业占比微乎其微,服务型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特征极为明显;浙江、重庆两地的第一产业占比不足7%,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出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以上,形成典型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江苏、江西两省的第二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差不大,呈现服务业与工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安徽、湖北两省的产业结构正处于服务业工业并重向“三二一”型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的第一产业比重均在1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不足40%,第三产业占比又远远超过第二产业,产业体系中的农业仍占据一定地位,服务业增长较快,工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日渐式微。
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经济明显好转。2019年,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增速达7.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54%,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除江西、湖北两省,其他9 省市的服务业产值占比均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其中,江苏、浙江的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最高,分别达147.9%、112.9%,贵州、重庆的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最低,仅为28.2%、35.0%。
表199 2018~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三产结构变化情况
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情况地区差异较大。2019年,上海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接近20%,占服务业比重最大的金融业增加值达6600.6亿元,增速达11.6%;江苏服务业中的金融、交通仓储运输和邮政等增速明显,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增速最快;浙江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2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安徽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为代表的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9%,带动优势凸显;江西省2019年的邮电业务总量高达3068.6亿元,比2018年增长71.8%,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门类;湖北、湖南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贵州的数字经济产业在2019年高达22.1%,增速连续五年领跑全国。重庆的房地产业增速放缓,全年增速降至2.7%,金融服务业增速最快,达8.0%;云南、四川的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的增长速度依据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均有所好转。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3.3%,比2018年多出1.4个百分点,全年6个重点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279.15亿元,比上年增长0.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7.6%;江苏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6.5%,其中电气机械、医药、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浙江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平板电脑、3D 打印设备、光纤、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安徽40个工业大类行业有35个行业的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增长迅速;江西规模以上轻工业增长4.3%,重工业增长10.6%,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的26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8.4%,其中11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湖北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7.0%;湖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有上升,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5.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1%;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电子、装备、化工、医药、材料、能源等工业门类均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四川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三大行业增速最快;贵州19个重点监测的行业中,1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幅均在18%以上,是增长最快的三个产业部门;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0亿元,但增速放缓3.7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实现较快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重点行业表现突出。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平均增速11.2%,高于全国(8.4%)增速达2.8个百分点。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长3.3%,服务业增长13.3%;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2.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浙江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安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幅均在10%以上,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平均增长13.6%;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4%,高于全省平均2.9个百分点,占比为21.2%,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等行业实现快速增长;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10%的增长,其中锂电池、微信计算机设备、显示器等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增幅明显;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其中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1%和16.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0.5%,机械制造行业继续表现出色;重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表现亮眼,分别增长16.0%、7.9%、10.3%和7.8%。四川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幅明显;贵州近五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都在13%以上,总产值近6000亿元,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份额年均增长15%以上;云南围绕以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生物技术服务为主的现代生物产业,以硅、锗、铟等光电子基础材料资源优势和军工领域光电子技术积累,2019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13.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0%以上。
表200 2018~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2019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
(江苏年鉴杂志社搜集整理)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0)》
2020年12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0)》。该指数自2015年起连续六年对外发布。该指数根据增长极、区域协同发展、区域韧性等科学理论,构建包括4个要素层、1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与“生态支撑”四个方面综合考察城市协同发展能力,通过综合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财政科技支出额、新基建发展水平、环保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具体指标对各个要素层的内涵进行精准刻画。在前五年的研制基础上,为响应新发展格局之下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2020年的指标体系对标全球城市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设定目标值。如综合地区生产总值水平、制造业500 强总部数、合作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机场客货运量、互联网用户数、空气质量指数(AQI)等,对标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等国际城市。通过核算标准分方式,更直观地刻画与世界最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明确前进方向。
《指数》显示,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武汉、成都、南京、重庆、苏州、长沙、宁波、合肥。合肥首次跻身前十,无锡则因生态支撑能力欠佳(4.63 分)首次跌出前十。南京则从2019年的第二名降为第五名;苏州继2019年跌出前三后,2020年继续位居第七名。萍乡、昭通、淮北、宜宾、铜陵、咸宁、随州、雅安、眉山、池州则位列排行榜的后十位。
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等级差异,110 座地级及以上城市呈现出6 等级橄榄型结构特征:上海是龙头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在长江经济带排名首位;杭州、武汉、成都、南京、重庆、苏州、长沙、宁波、合肥、无锡10 座城市是能力较强的高级区域中心城市;昆明、贵阳、常州、温州、南通等27 座城市是在个别领域表现突出的一般区域中心城市;内江、九江、丽水、阜阳、岳阳等26 座城市是区域重要城市,往往地处较为重要的区位或拥有某方面独特的资源禀赋。其他还包括25 座存在提升空间的地方重要城市;21 座存在短板或外向服务功能薄弱的地方一般城市。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各分领域表现存在一定差异。龙头城市上海以及杭州、武汉、成都、南京、重庆、苏州、长沙、宁波、合肥、无锡等高级区域中心城市分别具备较强的对全流域、对所在区域的协同发展能力;尤其是上海在科技创新(96.43 分)、交流服务(95.63分)两个领域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经济发展(79.68 分)领域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得分均位列第一,龙头城市效应明显,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得以显著增强;其他大多数城市协同能力差距相对较小。
(江苏年鉴杂志社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