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笑
王选院士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他带领科研团队紧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时代脚步,攻坚克难,大胆创新,研制成功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并实现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掀起了我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为信息时代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典范,2018年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获评“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王选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以提携后学为己任,在教学科研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发现和扶持了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王选还是一位创新思想家,他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如何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总结,独树一帜的创新理论今天看来仍富有前瞻性和鲜活的可借鉴性,对当今发挥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建设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具有十分宝贵的启迪和示范意义。
一、凭借“一招鲜”和“迂回跨越”,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
王选认为,“科学研究有时可以采取迂回策略,用创新的设计,绕过按常规方式发展会遇到的巨大困难,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往往能够走一条高效益的、事半功倍的捷径。” 1975年王选开始研究汉字精密照排时,国际上用照排机取代铅字的研究和发明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史,而国内也有5家权威机构从事这一领域的攻关。王选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潜心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做出了大胆决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跨过二代机和三代机阶段,直接研制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了跨越式发展的技术途径。这一选择,使王选立足高起点,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从而抢占先机,引领前沿。
高新技术的关键领域要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才能不断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王选用京剧中的“一招鲜”来做形象比喻:名演员在保留剧目中常有一些绝招以吸引观众,因而经久不衰,叫“一招鲜,吃遍天”。王选强调,在科研中也应该发扬自身长处和特色,也应该有“一招鲜”,甚至“几招鲜”,从而出奇制胜,长远发展。王选正是发明了独特的“几招鲜”,即“轮廓加参数”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汉字字形信息高速复原技术等颠覆性创新技术,开创性地突破了汉字信息处理的数字化存储和输出等世界难关,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创引领和自主可控,从而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日后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更迭换代、实现成果转化和在国际竞争中大获全胜奠定了关键基础。
二、坚持“科技顶天、市场立地”,探索产学研融合的科技体制创新
王选主张,应用性科技的成果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才能对社会有实际贡献。即使是一个创新的、甚至于技术上有所突破的成果,也必须经过市场的磨炼,否则很难改进和完善,也不可能取得效益。只有把应用和市场推到最前沿,才能获得十分宝贵的最前沿的需求刺激,而这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1981年原理性样机研制成功,有人就劝王选,现在已经证明你的科研原理正确,你是有能力的,应该做更多其他研究。王选明确表示:“我们一开始定的目标就是要使中国甩掉铅字,实现激光照排,用创新技术改造传统出版印刷行业。”此后的十几年间,王选带领科研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与协作单位和新华社、《经济日报》等用户通力配合,直面竞争,决战市场,先后研制出八代产品,在海内外市场广泛应用,使中文出版印刷领域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
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排铅印后,曾有舆论担心,一旦市场饱和,会出现迅速萎缩。十几年的科研和市场磨炼,培养了王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新技术发展的预见能力,他提出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再用创新的技术引领技术改造、创造新市场”的自主创新思想:“每个领域内出现新技术和新潮流的苗头时,就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超越外国产品、实现创造历史欲望的大好机遇。所谓创造历史,指的是在国内,或在海外引领某个新潮流,并在这一领域取得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明显的经济效益。这里的关键是要善于发现新潮流,并有合适的带头人带领团队充满激情地冲锋陷阵。”
基于上述思想,20世纪90年代,王选带领科研队伍持续创新,研制出一系列科研新成果推广应用,使我国的出版印刷技术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形成了全新的电子出版行业,也实现了“科技顶天、市场立地”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他对“顶天立地”模式的解释是:“顶天”就是要有高度的前瞻意识,立足于国际科技发展潮头,对未来技术或下一代技术作储备,进行预研和探索,以不断追求技术突破;“立地”就是商品化和大量推广、服务,形成产业。“顶天”和“立地”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以此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正反馈。这一创新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探索出一条成功道路。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王选通过对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进行全新的诠释,来阐述自己培养人才的初心。他认为,想在晚年继续做贡献的“伏枥老骥”,应该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善于发现人才是王选的一大特色,他总结识别人才的标准:“我判断年轻人将来是否会有所建树时,要考察其品德、能力、团队精神和是否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看面临吸引人的挑战时是否充满激情,是否有力争第一的勇气和韧性。”王选发现高端科技领军人才潘建伟的例子十分典型。2004年,作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的王选,在当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事迹中,看到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偉在量子通信等方面成果十分突出。当时量子研究在中国还不像现在这样广为人知,但王选断定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巨大,潘建伟是不可多得的“千里马”。于是,重病在身的王选给潘建伟写信,勉励他,“院士和获奖不能成为科研的动力,你正处在创造的高峰,抓紧时间扎扎实实出更大的成绩无疑是头等大事。”王选还对时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说,“我可以断定,潘建伟是一位顶尖的科学家,我们要赶快去发展他。”他亲自做工作,动员潘建伟加入了九三学社,为日后潘建伟做出斐然成就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但直到2006年王选去世,他和潘建伟却从未谋面。
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是王选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发现,重要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制定能取得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科研目标,这会极大地激发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尽快研发出成果并转化成商品,并从中感受到创造历史的主人翁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王选认为,“导师的作用是指明研究方向或技术路线,绝不是知识比学生更高明,而是要能保证do what(做什么),至于how to do(怎么做),则由学生来完成。”他特别强调,制定科研目标时要避免“不上不下”式的科研方向,或者“发表一些小文章,引不起别人注意,过几年自己也忘了”;或者“应用成果缺乏创新,不可能转化成有竞争能力的商品”。造成“不上不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研究方向或技术路线不正确,而这是学术带头人最需要关注和避免的,“因为耗费优秀年轻人的青春年华而没有结果是一种最大的浪费。”因此,制定科研方向“不要跟随技术潮流,而是要制定具有超越和创新的挑战性目标,让青年人才敢于‘异想天开’超越权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了做到这一点,王选放手创造条件,依托“748工程”重大科技任务和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创新基地,使青年人才进入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两个最前沿”,在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出彩”。1989年,王选给学生肖建国一个艰巨任务:研制图文合一的彩色出版技术。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异想天开,因为国际上连研发这项技术的试验设备都很少,只能根据少量资料反复揣摩,用替代设备进行研究。在王选的激励和指导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肖建国团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彩色图片与中文合一编排并输出的彩色出版系统,在全球华文报业掀起了一场彩色出版革命。肖建国也感受到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奋斗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王选特别強调,瞄准市场需要的同时要与学科方向相结合,不能把研究生“当成劳动力来用”,反对“仅仅为了商业上的需要而临时开发某一产品去卖,为了钱去做一些短平快的东西,导致学术上得不到提高,学科也得不到发展”。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王选十分注重引导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时刻牢记社会责任感。王选有一个著名的“好人观”,即“凡事考虑自己和考虑别人一样多,就是个好人” “青少年时代就应按好人标准来培养,只有先成为好人,才能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好事”。在选择科研方向或工作时,除了技术层面的考虑,王选给年轻人指出更重要的遵循原则,即“是否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是金钱或者获奖。王选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先后谢绝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邀请和香港商人月薪6万港币的聘请。他说,“我很欣赏欧美科学界流行的一句话:‘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人得不到诺贝尔奖’。因为使劲追求名利要拉各种关系,也是很花时间和精力的,而急功近利的思想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如痴如醉、锲而不舍地攻克科学技术上的难关。”他常拿《颜氏家训》中“上士忘名,中士利名,下士窃名”这句话自勉,谦虚地说自己做不到上士,但绝不会为了“利名”而去“窃名”。
四、建言科技管理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给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王选认为,“我国中长期规划中把人才建设和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很正确的。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确定主攻方向是绝对必要的,但有些成果是无法事先规划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不是规划出来的。有时选择人比选择项目更为重要,因为有了人会创造出事先想不到的重大方向。”他多次建议,国家科研经费应重点投向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2005年,他在给中南海高层协商会递交的书面建议中写道:“我国科研的投入产出比不能令人满意。现在有些不良风气,一些单位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弄钱,因为评业绩时获得的经费数目也是一项指标,而且科研经费还可以个人提成。不少单位从未有过可应用的成果,但可以凭关系不断获得经费,‘公关’能力往往比科研‘攻关’能力更重要。这种现象对于真正能出大成果的团队是很不公平的。”为此王选强调,在国家科研经费使用时,选择合适的人和团队有时比选择正确的项目更重要,“人和团队选对了,甚至可能冒出意想不到的新的有价值的方向,或者产生极高的投资效益。现在的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公平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努力实现更好的投入产出比。”
王选认为,创造平等宽松的学术环境,对于人才的成长极为重要,“一个单位有一位学术带头人名气很大后,常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不了新的‘名人’,这是很值得警惕的”,“优秀的科研领导人和管理者在创新过程中至关重要。他们应有战略眼光,并且爱才如命,把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手下成员的才华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王选参观过施乐公司PARC研究中心,对其供讨论用的房间印象深刻:房间里没有椅子,地上铺着像席梦思一样柔软的填料,人一坐下去就随之变形,象征一种不拘一格自由探讨的精神。王选呼吁:一定要给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让优秀人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解脱他们的杂事和各种干扰(例如频繁的评估),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创新,只有长期积累和专注才能出大成果。”因此,他提出一个12字方针:“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赋予优秀人才在资金使用、人员配备、技术决策等方面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切切实实为他们营造踏实科研的良好环境。
除了在事业上激励和支持优秀的青年人才,王选还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在待遇上留住他们。他认为,事业心强的优秀年轻人才在有了很好的住房和工作、生活条件后,一般不会无限制地追求物质待遇,而会投身于他们看得更重的事业上去,这说明“金钱不是万能的”;但过低的收入,没有安身的住房,则很难使年轻人去“献身”,这也说明“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应该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收入来改善青年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做到“爱才如命”“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实现“才”与“财”之间的良性循环。20世纪90年代北大实行单位集资建房,王选建议计算机研究所从技术转让费中拿出一部分,先后在学校集资购买了六十余套房子的住房权,分配给一批成绩突出的青年业务骨干,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王选最终强调,实现一切创新理念的基础,是要有一种“十年甚至十五年磨一剑”的精神,看准方向和目标并有了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后,需要忍受各种不适当的、急功近利的评估方法和干扰,而始终坚定决心和信心,锲而不舍地奋斗下去。良好的科研风气,不追求虚名和获奖,坚持长期的技术积累,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根本。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和推广过程中,面对内忧外患、重重困难,王选从未气馁,而是越挫越勇,百折不挠,18年未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带领年轻的科研团队将外国劲敌赶出国门,在实现用自主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这一伟业的同时,也锻造了年轻一代坚持自力更生、发扬民族气节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科学、奋发向上的奉献精神。
(作者为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选纪念室主任)
责任编辑:尚国敏
王选是一位创新思想家,他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如何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总结,其独树一帜的创新理论,今天看来仍富有前瞻性和鲜活的可借鉴性,对当今发挥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建设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具有十分宝贵的启迪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