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出家不容易

2021-03-08 10:30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寺院身份

很多人听说现在一些寺院中的出家人还要具备高学历,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以为古代出家很容易,但凡看破红尘就可以遁入空门了。其实,在古代出家也不容易。

且不说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时期,一般人想要出家难上加难,就是在古代大多数崇佛时期,想出家也不容易。在崇佛时期,一个人只要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帝王看到都会合掌问讯,尊敬他的道德、学问,他就是“人天师范”,即言行举止是天上、人间的榜样。所以,那时出家要经过皇帝考试,考试及格才颁发文凭,称作“度牒”。考取度牒之后,还要看这个人跟哪个道场、哪位法师有缘,方可到那里出家。若没有度牒而私自剃度是犯法的,要受国家法律的处分。

当时的进士是国家考试最高的等级,相当于现在学校里的博士学位。出家人在受到正规教育基础上,然后考佛法,再考德行,全部及格才发度牒。度牒就相当于国家认可的出家资格证书,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

唐代的度牒都用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北宋一度改用纸制,至南宋仍旧用绫。度牒上一般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礼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有度牒的就算是正规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会被人为难,可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受到政府的保护。

为增加财政收入,官府经常出售空名度牒。据宋代《燕翼诒谋录》等书记载,宋徽宗初年每道度牒价钱220贯,卖度牒成为官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得之不易,大家都非常重视。《水浒传》上说鲁智深溜下桃花山,“胸前度牒袋内藏了真长老的书信”,可见度牒是要小心收藏的。“棒槌似粗莽手脚”的孙二娘也有温柔的一面:她取出度牒,缝个锦袋盛了,教武松挂在贴肉胸前——可见这本护身符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另外,出家还有更多详细的要求:1.年龄不可太大或太小,生活要能够自理。2.具丈夫身,有坚强意志,能吃苦耐劳。3.父母允许。4.没有犯过罪。5.出家的动机纯正(非是贼心入道)。6.志性堅定,信仰明确。7.没有债务在身(非负债人)。8.不是承担社会重任的官职人员(非官人)。9.身体健康。10.四肢齐全,五官端正。

可见,古代出家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并不是想出家就能出家的,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出家,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僧人,否则就是“非法”出家。

猜你喜欢
寺院身份
假如你和孩子互换身份......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寺院/豹子
宽恕
拜佛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寺院 朝阙圣光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