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2021-03-08 02:29金俭英
中国食品 2021年3期
关键词:肥胖率营养状况检出率

金俭英

膳食营养状况是反映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及健康水平的一个敏感指标,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均可致病,显著损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准的极大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逐渐改善,因营养摄入不足带来的营养不良问题有所减少,但因营养过剩所致的超重和肥胖现象则变得更为普遍。为此,本研究对本地区4所中小学校的1448名学生进行了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以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一、资料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地区4所中小学校的学生1438名,其中男生803名,女生635名;年龄7-19岁,平均12.85±3.51岁。

二、方法

1.营养状况测定。参照《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对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学生性别、年龄的不同选择特定的评分表,每个身高组段均依照标准体重由低至高分为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等3个界限,如体检者体重高于所在身高组段标准体重营养不良界值而低于超重界值时被判定为体重正常。

2.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学生以及对学生生活起主导作用的家长开展调查。对学生的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爱吃零食、早餐情况、体育锻炼情况等,对家长的调查内容包括受教育程度、家长体质指数等。

三、结果

1.比较不同性别的学生营养状况。在1438名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50%,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2.11%。男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低于女生(χ2=12.391,P=0.000),但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χ2=8.233,P=0.004)。详见表1。

2.比较不同年龄的学生营养状况。17岁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超重+肥胖检出率最低;13岁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最低,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详见表2。

3.比较不同饮食情况的学生营养状况。爱吃糖果等零食的学生其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不爱吃糖果等零食的学生(χ2=18.058,P=0.000),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其营养不良率低于偶尔或从不吃早餐的学生(χ2=24.935,P=0.000;χ2=43.790,P=0.000),超重+肥胖率亦低于偶尔或从不吃早餐的学生(χ2=25.753,P=0.012;χ2=74.342,P=0.000)。详见表3。

4.比较不同体育锻炼情况的学生营养状况。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其超重+肥胖率明显低于偶尔或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χ2=24.540,P=0.000;χ2=36.665,P=0.000)。详见表4。

5.家长情况对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其超重+肥胖率明显低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学生(χ2=4.417,P=0.001);家长体质指数<18.5kg/m2的学生其营养不良率最高,家长体质指数≥28kg/m2的学生其超重+肥胖率最高。详见表5。

四、讨论

研究显示,本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0.50%,和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2.11%,高于杭州市近年来调查的结果,低于石家庄市、上海市调查结果。女生的营养不良率明显较男生高,而超重+肥胖率明显较男生低,原因可能和女生更加在意身材、易过度节食有关。17岁学生的营养不良率最高,且17岁以上的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较17岁以下的学生高;13岁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且13岁以下的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较13岁以上的学生高。原因除了可能和步入青春期后身高突增的形态发育特征有关外,还可能和此阶段学生对体重认知水平提高,更加注重体重管理有关。

日常生活方式亦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如果爱吃含糖量高的零食,人体摄入过多糖分,可增加肥胖发生风险,且吃高糖零食会对食欲造成影响,破坏正常的饮食习惯,从而可能导致膳食营养失衡。偶尔或从不吃早餐,可导致中晚餐进食量增加,但中晚餐时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热量并不能弥补上午热量的消耗,长期如此可发生肥胖,而且消耗的热量无法通过中晚餐得到弥补,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本研究证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代谢,降低脂肪堆积量,可预防肥胖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其超重+肥胖率明显低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学生。曾心靛等亦通过研究发现,家长尤其是母亲教育效应可对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起到积极影响。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营养健康意识更强,营养知识水平更高,能够为儿童青少年制定更加科学的膳食方案,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避免其出现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健康问题。另外,家长体质指数和学生营养状况亦有统计学关系,即家长尤其是母亲体质指数过低,其子女易出现营养不良;母亲体质指数过高,其子女易出现超重或肥胖,這表明学生营养状况还受遗传因素影响。

综上所述,受性别、吃糖果等零食、偶尔或从不吃早餐、缺乏体育锻炼、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体质等因素影响,本地区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问题更加突出。故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如对家长加强膳食营养教育、学校多组织文体活动等,以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猜你喜欢
肥胖率营养状况检出率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