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洁(化名)即将结束急诊留观回家准备考试了。就在两天前,这个女孩因为服用大量降压药替米沙坦导致中毒入院。小洁平时血压正常,之所以会服用替米沙坦,是其患有高血压的母亲平时服用此药。前几天母亲批评她不学习,自己感觉又委屈又愤怒,为平复情绪,一口气服用6片替米沙坦。
人在生气、焦虑时会引起血压升高,其机制是情绪剧烈波动会促进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的兴奋性增高,血管紧张素等细胞活性物质分泌增多,从而使得心率增快,血容量增加,血管收缩。
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可以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激活,从而降低血压。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对症”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人体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情绪恢复,血压会降低。每种药物发挥疗效都有个启动时间,替米沙坦的启动时间是服药后0.5至2个小时,两个时间不一定对得上。
其次,无法根据怒气大小判断药物剂量。
再次,药物控制的是高血压,而不能改变情绪。
最后,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很多,比如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等。替米沙坦在体内呈非线性动力学清除,即剂量越大,药物从体内清除出去所需的時间越长。小洁要承受很多天的身体不适,耽误了休息也耽误了学习。
(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