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坤,贾航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发展模式的最新探索,充分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好幸福家园的向往与追求[1]。相关专家学者明确提出(见表1),公园城市的核心是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根本上来。公园城市对比田园城市更突出“城市为公”思想,对比生态城市更突出“人-城-产”人居环境的系统构建,对比园林城市更有自然风味,对比花园城市更有人文意蕴[2]。公园城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和“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观,将公园绿地真正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的新发展模式[3]。
表1 公园城市的内涵解读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人口密度约为7600 人/km2,人口密度位居世界第二,虽土地资源匮乏,却仍保留大量的生态空间,绿化覆盖率约达50%,景观面积占新加坡国土的近1/8,全境展现了生态城市和生态国家的形象。新加坡政府从整体上注重绿色空间的预留和保护,每个新镇应有一个10ha的公园,居住区500m 范围内应有一个1.5ha 的公园,每千人应有0.8ha 的绿地指标。新加坡保护自然和绿色空间的生物多样性已上升为主要的政策目标,树木、花园和公园系统由国家公园局作为“绿色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英国埃布斯弗利特新花园城市的核心理念与准则包括社区分享与土地价值、领导力与社区参与、资产长期管理、住房类型满足多元需求、大范围就业机会、通勤时间短、花园式住房设计、活力社区健康家园、自然环境提升、步行即达的休闲和购物设施十大部分。倡导以人为本、生态建设,强调社区参与、有机增长和自给自足,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社区的高质量与可负担、市民的地方感与归属感、弹性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智能化建设等重要方面,反映了后工业时代的自然回归。
成都作为中国“公园城市”首提地,是中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注重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阶段的典型成功经验。成都针对公园城市的内涵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组建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搭建公园城市的专家智库、成立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以及完成《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成都市全域公园体系规划》等系列规划,构建了五大路径、十二项策略的具体实施路径。2020 年1 月,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案例入选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被选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发展典型成功经验。
公园城市是将城市绿地系统、城乡生态格局和良好人均环境作为城乡建设的基础性配置要素,把“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其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兼顾生态环境、绿地系统等方面的要求,又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考虑美好人居环境的建设需求,围绕空间体系、景观建设、生态宜居、文化传承等方面,全面评估公园城市在生态环境、民生需求、景观营造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制定因地制宜的指标体系,明确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标准依据。
公园城市建设应从点的建设逐步过渡到体系的建设,融合功能内涵,通过线性空间串联成网,实现“园即城、城即园”城绿共融的空间形态。建立分级分类的全域公园体系,构建由区域公园(郊野公园等)、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为主体,以微型(口袋)公园、立体绿化为补充的城乡公园体系。推进生态廊道网络建设、绿道网络体系建设,以高速公路、铁路、城市主干道、河流水系等为重点,构建蓝绿共融的生态网络空间。以人为本,建立均等可达的绿色开放空间系统。整合零散绿地,释放公共空间,设置口袋公园等小微公共空间,创造“出门见绿、步行入园”的城市空间网络。文化传承,打造融合地域文化的公园化景观风貌。控制城市开发建设强度,留白增绿为城市建设预留弹性空间,塑造族群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形态,让城市成为绿色环绕的大公园。
健全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传导体系,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及指标体系分解落实,充分衔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将各级公园绿地落实到具体地块,并作为强制性内容进行管控。划定各类生态控制线,制定“管控+引导”的规划导则,深化楔形绿地、生态间隔带、近郊绿环、生态走廊等空间的保护与建设要求,通过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园绿地布局,保障绿地规模和绿地质量。编制制定针对绿地和公园管理的使用手册、公园城市设计准则等,进行弹性建设与管理。
公园城市建设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维,突破“公园系统”的单一概念,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综合体系,把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导向,通过对公园城市理念内涵、建设路径、创新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有效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