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甘肃 高台 734300
2019年8月20日,习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红色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文化精神的独特属性,透过红色文化可以看到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各种优秀品质以及光荣的革命传统[1]。其本身属于文化精神,既有抽象的文化理论,也有具体的革命英雄事迹、纪念遗址、历史宣传片等,新时期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弘扬革命传统、追寻红色足迹,必然要做好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了解我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所形成的先进理论、思想、发展路线、方针、政策,以红色故事的讲解做好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使党员党性教育达到理想预期。
红色文化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分别为意识形态性和历史传承性。在意识形态性方面,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文化成果,指引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具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属性,可以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想与信念,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在历史传承性方面,红色文化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各时期的鲜明印记,因此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属性,其本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其是一脉传承的。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而红色文化可以转变为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其为实现理想、奋力拼搏、积极进取,我们的红色文化既有“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也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奋发图强本色,更具有舍生取义、勇于奉献的文化取向,让红色文化指导党员学习与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精髓、灵魂的新时期演绎,指导党员学生健康发展。
红色文化是民族精神、革命优良传统的映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也有积极作用,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特别是“后资本主义时代”消费观的膨胀,有了红色文化,党员学生在诸多的诱惑中能坚定初心,不为眼前的利益羁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奏响时代文化的主旋律。
发挥红色文化在党员党性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加工。当前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不够系统。运用到教育中必须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且部分红色文化资源也需要深入挖掘,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中要确保资源的挖掘深度。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从红色遗址、红色遗物到红色精神等[3],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或者党员自身力量,很难做到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高效整合。因此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党员红色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带来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搜集汇编,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中文化精神的提炼,凝聚为典型的教育案例,指导学生剖析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并将其运用到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中,既实现了党员教育红色文化素材的获取,也带动地方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在实践中,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借助主题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红色文化指导党员发展,让党员在红色文化的学习整理中梳理党的发展历程、把握其发展规律、明确其发展路径。特别是具有体验色彩的主题教育基地,近年来,高台县就依托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台县红色记忆博物馆(红色记忆—毛泽东像章、塑像、油画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已挖掘的红色资源,以“十个一”(聆听一段习总书记甘肃考察时的讲话,走一段习总书记走过的红军路,穿一次红军衣服,祭一次红西路军先烈,参观一次红军遗迹,唱一首红军歌谣,看一场红色影片,吃一顿红军饭(餐),听一堂红色党课,接受一次中共党史教育)为主要内容,面向各级党员干部,开展红色革命精神教育培训活动。
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要想在党员教育中落地取得实效,也必须思考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红色文化教育方法也需要推陈出新,开展更接地气、更与时代接轨的主题教育活动,才能让党员教育更富实效,让红色文化更被党员所认可。基于新媒体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与新媒体优势发挥结合起来,借助媒体快速传播的优势,组织党员自觉进行红色文化的学习,深入挖掘、了解各种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化专题学习中自觉提升对党的认识,强化党性教育。比如红色专题党课进入党员日常教育课堂、高中小学生课堂,红色遗迹点的现场教学,利用红色遗迹点现场讲述红色故事,给人以启迪,线上线下的红色专题党课,红色音乐课堂,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网站,推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视频,成立红色文化论坛、贴吧等,组织党员进行红色文化相关教育话题的探讨,或以某个热点事件引出红色文化的学习,让党员党性教育更鲜活、更生动。新媒体也促使红色文化教育线上与线下融合,线下的红色文化实践与线上的红色文化宣讲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党员教育主题更突出,方法更新。对于党校党员教育来说,应重在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党员深入革命基地、参观历史遗址、聆听红色革命故事等,实现其多感官的调动与满足,让其获得精神的教育洗礼。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持久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党员所面对的是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环境时,其自觉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熏陶,这也实现了红色文化与党员教育的融合,因此要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将红色文化教育环境创设融入到班级班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传承下来的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奉献社会等优良传统,以班风、校风的形式传承,让红色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党员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做好先进模范的挖掘与培养,组织党员学习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等,主动向红色文化靠近,践行红色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环境的创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形式也较为多元,可以张贴励志标语、宣讲红色名人故事、组织红色文化主题讲座、表彰嘉奖优秀典型等,让校园、班级成为红色文化宣传的窗口,让党员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更具实效,让党员获得高质量的红色文化教育及洗礼。同时关注网络环境建设,积极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以红色文化特有的精神风貌、时代内涵等引领社会新风尚。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党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的素材支持。新时期倡导红色文化的回归,必然要求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以校风、班风、学风的转变,让红色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党员教育中,指导党员加强自我学习,自觉践行革命传统,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