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雨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目前,多媒体在高等教育领域各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已步入常态化,其在高校教育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突出优势。比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容易出现的各种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等。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在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上可能存在不足,不利于正常的教学。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既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多媒体以辅助教学内容,也要加强互动交流,重视信息反馈,及时优化调整,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又被称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是教师事先制作多媒体课件,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投影,同时辅以人机互动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要求等,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形式。高校教育类专业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专业教育工作者,以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早已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这就要求高校教育类专业所培养出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多媒体的运用在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原本平面的、静态的文字性教学内容能够转化为立体的、动态的图形形式,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这对于富有好奇心、热衷于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1],也是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重要手段。
以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为例。皮亚杰关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是比较抽象的,倘若仅仅依靠教师口头说明或文字表达,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学产生枯燥乏味的不良感受,或是会产生紧张、烦躁的负面情绪,甚至对学习产生抗拒、排斥心理。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能够通过短片直观地看到处于不同认知阶段的儿童具有怎样的认知表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明晰和深刻地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不良情绪,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以更加正面和积极的心态面对专业课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遇到知识疑难点时,只能通过请教教师或者同学的方式来解决,但这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情况。以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技术将学生的舞蹈动作录制成视频,再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回放。这些录像在回放时既可以用正常速度、正面拍摄的角度进行展示,也能够用定格、慢动作等多种效果,侧面、背面、360度环绕等多个角度进行展示。通过观看影像回放,学生可以自主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明确差距,从而不断改进和优化动作。
知识内容的疑点、难点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很大,不同学生在学习相同知识内容时所产生的疑点、难点问题可能不尽相同[2]。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师精力有限,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此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有选择地回看教学影像,实现高度个性化的疑点、难点突破,也可以通过反复回看教学影像深入学习知识内容,不断温故知新。
当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课程知识,也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即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的过程就是在提高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感性认识,就是在为即将从事教育工作的年轻学子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提供宝贵的经验以供其借鉴。而这些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将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模仿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多媒体实践操作技能,继而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更加纯熟地、有思考地、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教育虽然要继承各种优秀的教育与实践理念,但更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不断创新。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地开拓教育教学新形式、新内容正当其时。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育人才格外需要技术的先进性对未来教育者激发的双创精神,而多媒体恰恰有助于培养高校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帮助其提高创造能力。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多媒体教学本身就具有的阶段性提高、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日渐明显。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也是为未来的教育者打开具象和感性的大门的过程,高校应积极引导新生代大学生充分关注新技术、新装备在教育活动中的演进状态,进而使其在各种专业学习中更加有目标、有意识地强化和突出。
不同生活背景、学习经历给予学生的经验、阅历各不相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不同视角与观念所产生的实践手段、策略必然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往往就是创新和创意的来源。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不断强化、延伸这些差异与个性,可以使越来越多独树一帜的创意理念在技术支持下不断萌发。在这一系列变化的持续发展之下,未来的教育者或教师将有更多机会、条件利用技术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学生无论是否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创新思维或实践必然有助于其在各行各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在高校教育类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受到教师的教学经验、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教师主导教学主次不分的问题。再加上教育理论的抽象性较强,教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忽视自身的主导作用,过度使用多媒体,导致多媒体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占据比重过大,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多媒体展示的过程。显然,这种做法会影响学生对教学主题、内容等的理解,这属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失当。
教学活动中的备课环节出现明显的重课件轻教案的现象,即应当作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部分表现形式过于精彩,致使教学环节中的知识点逻辑梳理反而被忽视。个别教师甚至将备课等同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上课简单化为对多媒体课件的“诵读”。
课件制作不够精良也是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比如视频课件或图片内容缺乏说服力,无法有效说明知识点;教师所选示例是直接从网络下载的,较为陈旧,缺乏时效性,与课程逻辑不相匹配;PPT所用图片与文字配置不合理;文字性内容过多;在展示课件时翻页速度过快等。这些问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多媒体有效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的优势固然巨大,但其核心仍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取代真正的教学。因此,在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仍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3]。教师应做到全面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精良程度,合理设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容,防止出现本末倒置等问题。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导入主题内容。利用形象生动的动态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导入主题,再由教师开始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导入教学法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能够及时完成规定内容又不会被多媒体干扰教学活动。
又如,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后复习或练习。课堂教学时间是相对有限的,而课后时间相对来说较为充裕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生自行安排。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所学自行选择部分或全部内容复习多媒体课件,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也可以被设计成内容与测试穿插的形式。也就是说,课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或精练,另一部分则是针对课堂已教过的内容进行考核测试。这种测试既可以是对全部课堂内容的巩固练习,也可以是结合某个或某些重点、主题等的抽查与强化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套餐”式教学法,也就是一套多媒体课件中包含若干子课件,每个子课件有不同侧重点或主题内容等。多个课件组合的方式更加适宜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情况,有利于满足学生更加具体的特点和要求。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同学生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加强互动交流,重视信息反馈,及时优化调整。
这种互动交流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感受,掌握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进度、有效性、针对性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而不断改进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和内容。
信息时代背景下,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生代大学生早已适应了网络化生活。因此,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不妨将多媒体教学与互联网融合起来,构建更加宽泛的信息化教育机制和模式。尤其是对部分个性相对内向、“社恐”程度高的学生来说,在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线上寻求教师回复常常比面对面提问更加顺畅流利。教师需要考虑到这些学生的客观要求,兼顾线下与线上的互动。
一方面,充分利用包括班级群、朋友圈在内的一对多的交流渠道,广泛、密切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或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在线或离线留言与回复的方式,教师也能和每个学生保持互动。在不见面的社交状态下,轻松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踊跃地反映意见或提出建议。教师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在多媒体教学中加以改进。这既是以多媒体教学满足更多学生现实要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在密切交流过程中激发创意、提高多媒体教学成效的有益举措。
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性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也充分体现在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进一步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的重要措施。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网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自学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学多媒体课件时既可以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深入,也可以是对新课内容的预习。自学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来自网络的前沿资讯作为提升专业教育时效性、时代性的重要素材。大多数世界知名高校已开设了包括教育专业在内的众多线上课程,这些以慕课形式出现的网络教育课程中不乏各种前沿研究结论,对提高教育专业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利用网络资讯拓展国内高校教育专业教学的科学性有助于未来的教育者、教师开拓视野,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益尝试。
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具有一定专业要求,高校教育专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辅技术时应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此,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专业化、复合型师资人才不容忽视。
高校可以采取内部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外部委培等多种形式不断夯实师资队伍基础。而教育专业教师也需要有意识地强化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技能。这不仅是高校教育类专业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专业以新技术促进教学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切先进技术的应用都存在着优势与不足。就多媒体技术而言,其在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经历了较长时间,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且在提高教学直观性、动态化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在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已经成为常态化操作。不过,部分高校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仍在不同程度上存有缺陷和问题。其中教师容易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师教学”的主次区分、教学进度掌控等方面出现过犹不及等情况。这并非多媒体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教育者对技术应用的定位和把握出现偏差所致。因此,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仍需立足教学实际,坚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从而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扬长避短。这既是高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积极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基于技术应用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