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学科教师技能竞赛现状与策略

2021-03-08 01:33林丹颖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重难点竞赛技能

林丹颖

(福建经济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教学水平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强化教学技能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近年来,教师技能大赛如火如荼,成了检验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想在教学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分析寻找强化教学技能的策略,激发教师们投入更多的精力研读文本,进行创新教学设计,不断学习,自觉改造自己,强化语文学科教师的核心教学技能。在竞赛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学习者,教师在备赛、观赛、赛后反思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完善自己,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竞赛能更好地做好教师的终身教育,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岗位工作与职业的需要,从中获得成就感与归属感。

分析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竞赛现状,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抛砖引玉,对提高中职语文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笔者分析了近年观摩的大量的“说课”与“片段教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以这两种教学技能竞赛为例谈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概念混淆

概念混淆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说课”与“片段教学”的技能竞赛中,经常有选手将说课变成片段教学或将片段教学变成说课,这是对两种技能竞赛概念混淆不清的体现。

百度百科中对“说课”与“片段教学”的定义是这样的:“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如果将教学比作绘画,“说课”就是让教师阐明应该怎么画,重点在于“说”:说清楚要画一幅怎样的画,达到怎样的目的,它将呈现的模样,采用怎样的技巧,具体的流程是什么;片段教学是让教师展现最精彩的部分,重点在于“画”的过程,要“画”出最精髓、最能打动人的部分。

说课需要体现课程的完整性,必须有“说教材、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环节,在完整呈现的同时,突出重点与创新点,重点在于“说”——说清楚、说完整、说重点、说创新。片段教学不同,片段教学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呈现,在片段教学中评委需要看到的是参赛教师如何结合学情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收获,并将它在15分钟里完美展现,让评委看到一堂生动的课,侧重点在“演示”。两种比赛形式完全不同,应区分清楚。

二、缺乏创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中职语文教学的窘境是教师对文本缺乏深入的钻研,教学方法千篇一律,一些教师从网络上获取教学设计与课件等教学资源,不加改造,授课时按部就班,既没有根据学情处理教材,又忽视自身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甚至有些教师授课时依然是满堂灌。如此乏味的授课内容,连评委都听得昏昏欲睡,真实的课堂教学场景可想而知。

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如果对文本不加以研究,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如何感染学生?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发挥,他们需要一个被引领的方向,这个方向体现教师的智慧与文化积淀,语文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观念,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不断学习,深入领悟文本,将对文本的理解融入教学中,实现同课异构和语文教学的创新。

如何创新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深入研读文本,科学处理教材,在教法与学法上体现创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根据学情特点,紧扣文本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预习题或让学生进行有竞争与对抗性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教师在课堂中引导与总结,比如让学生做电子读书卡片、写读书小笔记,通过微信群交流、评比,最后选出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感知文本,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应过于教条地依赖教辅、教参中所谓的“标准答案”;与时俱进,深度挖掘作品中的现实意义,语文教材的选文多是经典名篇,从时间上说,与学生是有距离感的,但是它们蕴含的哲理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授课时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李镇西老师说他“从未停止过课程探究”,他所有的教案都没有重复过,哪怕是同一篇课文,也不会参照以前的教案。他说,他把讲授每一篇课文都当作“第一次”,从不曾停止对文本的感悟与发现。只有对文本不停止地探究,才能够不断有感悟、不断有创新。李镇西老师是著名的学者,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他尚且如此,青年教师怎能停止创新的脚步?

三、重难点模糊

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处理体现了教师的内在功底与教材处理的艺术,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文本,挖掘它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轻松感悟文本的内容。但是,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常出现重难点不突出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片段教学竞赛中。

片段教学要用15分钟展现一个文本的课堂教学,选手要在短短15分钟里向评委展示他驾驭课堂教学的环节、流程与节奏。这15分钟必须能够体现文本的重点与难点,选手要通过对重难点的把握与解决展现教学风采。然而有些选手想要呈现的东西太多,短短15分钟想要表达45分钟或者更多的课堂教学内容,处处都是重点的结果就是让人找不到重点,比如一位选手讲《劝学》,从作者简介、时代背景讲到文言字词句疏通,内容过多导致超时,没有任何亮点,这样的讲述无疑是失败的;有些选手选择的片段有失偏颇,比如一位选手讲《林黛玉进贾府》,15分钟时间都用在讲述贾府的人物关系上,对文本的重难点把握明显是有问题的。

重难点模糊的问题本质上是教师没有搞清楚教学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不知道要“教什么”,王荣生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说:“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很有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授课内容有准确的定位,既不能过于聚焦文章的主题与思想内涵,抛弃对文本语言文字的解析,将语文课上成班会课或德育课;又不能一味地关注语言文字,肢解文本,忽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蕴;更不能什么都抓,一堂课上得过满,想着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教,结果很可能学生“得到”的寥寥无几。

除了重难点不突出之外,还有个别选手为了标新立异,对作品过度解读,脱离学生的学情,比如《项链》的片段教学中,选手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解读玛蒂尔德性格中的“天真”,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能体现人物“天真”的地方,笔者认为这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不值得提倡。

如何把握好文本的重难点呢?这里借用李镇西老师的话“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首先,考虑学情,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认知水平上设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与思考课文,考虑学生对文本的疑难点与兴趣点;其次,站在整个教材系统的角度考虑“教什么”与“学什么”,不能把一篇课文单独割裂开展开教学,要根据教材的要求或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或偏重于阅读能力的训练、写作能力的提高,又或者根据单元提示的要求侧重于人文精神的陶冶,不管是怎样的教学重点,都应该体现教材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最后,文本的处理、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这样的一堂课才是成功的一堂语文课。

四、与专业脱节

教学设计与学生专业脱节,没有做到为专业服务,这个问题实际上广泛存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中等职业学校有不同于普通高中的特点,《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还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语文学科的教师技能竞赛中,文本的讲授与专业知识的融入结合得并不是很紧密,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忽视语文为专业服务的作用。一篇课文在营销专业怎么上,在音乐舞蹈专业还是怎么上,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处理教材,设计特定专业的教案,这是有问题的。语文学科在专业融入这一点上,还需要探寻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语文作为语言的载体,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都会提高,对他们在专业学习中掌握专业术语与理论知识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文本蕴含人文精神,比如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刻苦钻研、敬业乐业等精神,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和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将语文教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强化语文教学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文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结合,尝试搭建语文学科与专业学科之间的桥梁,在学生接受文学之美的熏陶的同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水平。提高学生与各自专业相关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大量的课堂活动让语文基础学科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既满足中职生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又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有效助力。需要语文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有意识地了解每个专业的特点,寻找语文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契合点,让语文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比如中西餐专业重点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解说菜谱的制作工序,侧重训练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营销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广告策划专业侧重训练学生的文案写作能力等。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学科教师技能竞赛存在概念混淆、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缺乏创新、与专业学习脱节等现象。一线老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强化个人核心技能,语文教师核心技能概括起来就是:运用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的能力。具体包括:①良好的知识储备、技能和训练测评力;②创新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③从容的课堂应变能力;④信息化教学能力;⑤语文学科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能力。这些素养必须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获得提高。我们应该具备创新意识,深度研讨文本、开阔视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诉求,将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学习信息化教学的技术,从软件与硬件两方面提升自己。结合学生实际与语文学科特点,分析文本中的亮点,寻找提高教师竞赛水平的策略,作为今后语文教师赛前培训、集体备课的指南,并将它们运用到教师们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竞赛中实现语文教师的知识更新、知识创新,能提高语文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促使语文教师不断提高核心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使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猜你喜欢
重难点竞赛技能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拼技能,享丰收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画唇技能轻松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