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丽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微信、微博、QQ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全面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高校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国家的命运,新媒体的交互性带来的一系列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内容,给高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带来了一定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动态交互性的方法提高教育针对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资源的保障,新媒体的交互性、巨大传播性、信息的即时性及平台的多元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在“灌输”理论、蝴蝶效应理论等的基础上不断融合、不断突破创新,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双向互动,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程。
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为人们迅速认识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弹指之间,世界就在眼前。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世界各种思想大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具有多种自由性、主动性。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优势满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的需求,推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信息内容的即时性,即时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新媒体中多元文化的传播,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得以共享。目前,高校新媒体主要有校园广播站、校刊、学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各学院QQ群、公众号等,有效地将各种教育资源联结在一起,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校园新媒体涌现出了一些负面的信息和谣言,高校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和引导,把不利于大学生发展的信息拒之门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基础上,有效运用新媒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载体,顾名思义,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载体作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加饱满,能够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学生接受其精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载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一系列活动均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形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渠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新媒体环境中的网络、手机等丰富的载体形式,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取方式得到了改变,学生能够通过新颖的载体形式最快、最大范围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能够愉悦师生交流的氛围,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富有感染力。
国家明确提出,要推动网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相关文件也明确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及时更新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成为当前思政工作者遇到的巨大挑战。思政工作者,尤其是工作年限较长的部分教育者固守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保留着课堂中教师主体地位屹立不倒的习惯,忽略了学生的需求,课件不能根据社会形势及时更新,上课缺乏生机和活力。新媒体是时代的产物,当代大学生早已把新媒体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政工作者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方法,部分思政工作者不愿意尝试新的思政方法和内容,对新媒体的应用没有兴趣,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喜好,无法掌握新时代思政的热点和时事内容,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媒介素养,顾名思义,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新媒体的日趋普及,让大学生处在各种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如何选择、理解、质疑、判断及思考信息的能力,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标志。目前,大学生的身心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暴露,各种网络游戏、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直接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影响,导致出现一些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学生群体。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欠缺,学生面对多元化的信息,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判断、筛选,容易受到诸多消极思想的影响。此外,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过于随意,没有经过系统的新媒体课程培训,对媒介素养的道德规范也是一知半解,加上对新媒体中的信息判断和理解能力出现差异,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传统媒体通过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规避传统媒体的漏洞,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由于新媒体先天具有的复杂环境,信息发布具有随意性和复杂性,加上新媒体的巨大信息量中夹杂了很多真假难辨的信息,让监管难度增加。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包容性,媒体工作者具有发布信息的权利,其他人也有权利发布信息。有些信息发布者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谋利益肆意发布诈骗信息,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此外,由于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一些人受到利益驱动而利用法律的空子散布谣言等。在此期间缺少“监督人”的监督,没有有效地对不良信息进行筛选处理,故对新媒体的监管任重而道远。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碰撞及交融,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格局,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工作者迫切需要根据新媒体的新特点,跟上新时代的潮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自觉形成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局面。首先,思政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相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转变教学方式,强化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思政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不仅要学习思政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新媒体下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等知识,积极创新,主动通过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情境中理解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思政工作者要对新媒体的虚拟性有充分的认识,把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发扬光大,将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当今社会网络环境良性发展的必要素质,学生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媒介素养包括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和使用新媒体的道德水平。高校可以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媒介能力,正确使用媒体工具,熟悉新媒体的运作程序,主动辨识新媒体环境中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不良网络信息,理性使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满挑战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平需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新媒体道德观,利用新媒体展示社会热点问题、社会案例、思政发展政策等,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探讨,引导学生积极看待社会问题,弘扬正能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以合理合法的媒介素养处理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思政主动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尤其是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积极拓展各种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开拓了新局面。首先,积极发挥社交网络平台的作用。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灵活运用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引入新兴内容的渠道。当前,QQ、微信、微博是大学生参与社交网络最频繁的场所。微信朋友圈、官方微信平台里的思政网文推送,微博中的时事热点关注,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了新局面。各高校建立微信、微博网络系统,高校领导部门负责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导向,把和大学生相关的学习生活、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工作。其次,高校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属网络,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平台,和学校各个部门的新媒体平台相互联合,在高校营造网络育人的学习氛围,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融合。最后,手机应用程序的使用及移动客户端的便捷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更加便捷的平台。学生通过QQ群、微信、易班等学习社区,分享校园生活动态,随时随地接触社会热点,思政工作者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有利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
新媒体平台的信息良莠不齐,高校需要加强新媒体的监督保障机制,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开透明,拓宽教育的辐射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对新媒体进行监督,严格把关新媒体信息,控制信息源,将各类不健康、错误的思想信息最大限度地过滤掉,营造和谐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让高校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熏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次,加强新媒体行业的惩罚机制建设,积极建立群众举报系统,对于恶意散布不法信息、传播有违社会主义发展的言论进行依法惩处,营造诚信和谐的网络环境。最后,高校创造有序的校园新媒体环境,积极组建专业的新媒体技术人员队伍,对高校校园网络环境进行监管和维护。此外,加强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养成自觉遵守新媒体秩序的习惯,深入进行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质,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报效祖国,面对境外腐朽思想能够坚决抵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