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媛,高金金,周 鑫,陆化普,卢春房
(1.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北京 100088;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3.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 100084;4.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844)
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5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定包括福建省在内的9省(市)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1],明确到2020年,初步实现国家公园总体布局. 国家公园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 因此,必须在生态承载力容许范围内进行旅游交通的规划、开发与建设,实现公园游憩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发展,进而完成绿色产品的价值转换.
对于旅游与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 胡雨凯[2]深度分析了三亚的旅游交通建设现状,指出其目前存在旅游功能弱、规划不合理、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李磊等[3]以黄山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高铁运输对典型旅游城市游客流量和流向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铁开通,黄山市的区位优势和节点功能迅速提升,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 姚寿福等[4]定量分析了九寨沟黄龙机场游客吞吐量、航班架次与阿坝州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机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九寨沟和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发展,同时也指出需要继续完善该地区旅游配套设施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尹华光等[5]探索了全域旅游背景下张家界景区旅游交通的空间结构优化问题,指出张家界旅游景区间存在交通网络通达度不高、流动性差等问题,并提出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明确景区差异化定位等优化措施. 黄采仙等[6]以武夷山为例,建议采用建设生态小道的方式,实现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休闲游憩以及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 唐亮[7]基于旅游公路的建设理念,建议从旅游公路沿线的服务设施、景观营造等方面,实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旅游交通的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关于旅游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景区,对于国家公园旅游交通的研究较少,仅限于旅游交通产品这一方面. 旅游景区和国家公园的建设意义与功能定位不同:前者以发展经济为导向,侧重游客体验与经济收益;后者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侧重社会公益性. 研究国家公园旅游交通发展,可以从2个层面出发:首先依据国家公园的建设特点与主体功能,凝练所有国家公园旅游交通的共性发展理念;其次是根据各个国家公园的不同背景情况,制定个性的发展策略,从而在保持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破解“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难题.
目前的10个国家公园试点遍布全国各地,不同试点间的旅游交通发展,除了其共同的发展理念外,还因其自身地理位置和生态人文资源背景特点,而具有独特的发展需求.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地. 本文选择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案例,缩小研究范围,深入分析案例地旅游交通的发展现状与建设需求,最终给出适合武夷山国际公园的旅游交通发展建议,以期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功能保育之间的有益平衡,也为其他国家公园试点旅游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作为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国家公园采用分区管理的发展模式,以实现生态保护、科研教育、游客休憩以及社区发展等主体功能. 国家公园的旅游交通发展应适应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特点,起到支撑国家公园主体功能的重要作用.
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育的前提是坚持旅游交通的绿色可持续化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造成一定威胁. 在发展国家公园旅游交通时,应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进行旅游交通发展,预留野生动物通道. 考虑到旅游交通建设的需要,对于不可避免穿越保护区的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可参考生态环境部颁发的《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8],采用线性工程“无害化”穿(跨)越生态保护红线的建设方式[9],实现旅游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一方面,现代新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国家公园新增的旅游交通发展需求,实现智慧与生态理念的融合,最大程度减小交通基础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升生态旅游的发展速度,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整合当地旅游资源. 另一方面,在发展国家公园的旅游交通时,应注重挖掘和提炼地方特色文化,将历史文化遗产与国家公园交通景观设施相结合,进行文化、生态、科技和创意设计的融合发展,形成满足游客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高质量旅游交通.
公益性是国家公园最基本的属性.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也指出,要立足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实行低价门票制[1]. 目前,大部分国家公园的旅游产业过于依赖景区门票收入. 例如,有研究显示武夷山国家公园门票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34.25倍[10]. 国家公园的建设应有计划、有目标地调整公园景区旅游交通产品的价格,促使营利性景区向公益性国家公园过度. 此外,国家公园的建设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并且从土地权属性质来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所涉及的土地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因此,国家公园的旅游交通发展要有意识地考虑国家公园附近居民的利益,鼓励社区参与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等发展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领社区居民参与完善“吃喝住行游娱购”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地方居民生活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功能分区是实现国家公园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武夷山国家公园按照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目标和利用价值划分为传统利用区、生态修复区、严格控制区和特别保护区[11]. 根据分区不同,国家公园开发旅游交通产品的程度或模式应不同. 其中,特别保护区集中了濒危动植物,是天然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必须维持其自然状态;严格控制区主要包括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遗迹等,可结合本地生态资源,设置生态小道,发展低干扰的生态旅游交通产品;生态修复区是向公众进行生态遗产价值展示和科普教育的区域[12],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低空飞行、水上旅游、轨道旅游等旅游交通产品;传统利用区,可用于建设必要旅游服务设施.
武夷山生态人文资源优厚,旅游潜力巨大,是福建省的核心旅游资源之一,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其旅游交通发展,但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工作的推进,其发展现状与如今的国家公园旅游交通发展需求与建设理念仍有一定差距.
武夷山区生态资源丰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 该区域也是全球同纬度带最典型、保存最完整、物种最丰富、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为96.3%[13]. 作为儒教、佛教以及道教传承并存的人文荟萃之所,武夷山是朱子理学孕育、形成与发展之地,道教符箓派神霄宗和内丹派南宗的祖庭,佛教的“华胄八小名山”之一,搭配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的武夷山岩茶,最终形成了“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文景格局.
作为福建省的主打旅游名片,《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将武夷山纳入了“三核三带四片区”旅游产业布局,成为与福州、厦门并列的3个旅游核心区之一[14]. 根据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2017—2025年),武夷山国家公园囊括了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上游保护带、武夷山森林公园以及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南平市境内的武夷山、建阳、光泽、邵武4个县(市),规划总面积1 001.41 km2. 鉴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重要地位,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交通发展,但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公园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武夷山国家公园在旅游交通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2.2.1 高铁高速成果显著,航空发展受阻
在大交通时代背景下,以高铁、高速公路以及航空为代表的高速旅游通道对提升旅游景区吸引力、增大客源市场半径具有重要作用. 2015年6月28日,设计时速300 km/h的合福高铁全线正式运营通车,大大缩短了沿线旅游往返南平的时间,同时强化了武夷山与福建省另一旅游核心区——福州的旅游通道,为福建省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奠定了交通基础. 在高速公路方面,南平市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拥有福银、京台、长深、宁上、龙浦、武邵等总里程1 045 km高速公路(数据截止自2019年底),位列全省第一[15]. 市内武夷山机场,是一座4C级旅游支线机场,拥有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香港和曼谷等30多条航线. 依托快速发展的高速旅游通道,南平市旅游总人数一直稳步增长,见图1(数据来源于南平市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5-16]). 然而,南平市的游客主要来源于国内,境外游客占比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图1 2014—2019年南平市旅游人数以及南平市和 福建省的境外游客占比Fig.1 Number of tourists in Nanping and proportion of overseas tourists in Nanping and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19
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福建省内陆,武夷山机场是境外游客唯一的直达旅游通道,对改善区域客源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武夷山机场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军民航飞行冲突,客运量增长缓慢. 二是国际航线稀少,未能有效开拓境外客源市场. 武夷山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军民航在管理、运作等方面具有较大区别,导致两者矛盾日益严重,民用机场航班准点率较低. 与同年开通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相比,武夷山机场发展速度较慢. 据历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1994年三亚机场与武夷山机场正式开通,当年游客吞吐量分别是82 014人和79 495人,在全国机场游客吞吐量排名中分别位列53名和54名. 随后20多年,三亚机场游客吞吐量呈指数稳定增长,而武夷山机场游客吞吐量则增长缓慢. 2019年,三亚机场和武夷山机场全年游客吞吐量分别上升至20 163 655人和641 118人,前者排名上升至23,而后者排名则下降至127. 此外,武夷山机场目前仅开通曼谷国际航线和香港地区航线. 据2019年福建省空港口岸出入境人数统计,2019年武夷山机场口岸人数仅有7.2万人次. 而海关总署、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以及质检总局新颁布的《口岸准入退出管理办法(暂行)》[17]规定,口岸开放运行3年后,对于沿海地区航空口岸客货运量应不少于3万t或出入境人员数量不少于10万人次. 武夷山机场因口岸客运量达不到要求有面临取消机场口岸的风险. 因此,后期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交通应以民航运输为突破口,优化客源结构.
2.2.2 旅游龙头凸显,区域联动不足
南平市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其辖区包含武夷山市在内的10个县区. 各县区山清水秀、名胜古迹甚多,除武夷山国家公园外,还有茫荡山、梦笔山、朱熹墓以及和平古镇等10多处省市级风景名胜区. 近年来,南平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武夷山市发展尤为突出,旅游龙头地位凸显. 但与之相对的是,其他县区的旅游业发展较为滞后. 据历年武夷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南平市旅游经济情况一览表[15]统计,武夷山市旅游人数与收入在南平市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的占比过重. 2019年南平市接待游客总人数5 829.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85.60亿元. 其中,武夷山市接待游客1 625.66万人次,占南平市游客总人数的28%,旅游总收入359.11亿元,占南平市旅游总收入的36%,具体数据对比见图2. 从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来看,南平市旅游格局失衡. 其原因在于南平市地形地貌复杂,呈山地丘陵多、平地少的形态,各景区间交通连接不畅. 并且为了严守保护区的生态红线,部分区域旅游通道建设难以展开,没有形成完善的“大武夷”旅游交通网络. 各景区之间独立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带头作用发挥不足,各景区间未产生显著的区域联动效应.
图2 2014—2019年武夷山与其他地区旅游人数和收入Fig.2 Number of tourists and income in Wuyishan city and other areas from 2014 to 2019
2.2.3 景区资源丰富,产品创新乏力
旅游交通产品创新是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重要手段. 2017年2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发展低空飞行、水上旅游,增开特色旅游列车,挖掘交通文化旅游产品,等等.
武夷山国家公园特色景点丰富,包含天游峰、虎啸岩、九曲溪以及一线天等代表景点,具有开展旅游交通产品创新工作的良好基础. 然而,试点区内的旅游产业仍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存在产品单一,生态科普、生态教育产品开发投入少,体验感较差等问题[18]. 例如,景区目前依托九曲溪开发的竹筏旅游项目受游客关注度较高,但曾月娥等[10]针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客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表明,由于产品单一以及收小费等因素,游客对竹筏旅游的趣味性以及娱乐价格的评价均为“不满意”. 后期应科学合理利用武夷山国家公园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景区的旅游交通产品创新,增强景区体验感,提高游客满意度.
从空间角度来看,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旅游交通发展可分为公园外部的旅游通道建设以及公园内部的景区建设. 基于国家公园旅游交通发展理念与武夷山国家公园自身的发展需求,本节针对性地给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内外旅游交通发展策略,以实现休闲游憩和生态保育之间的平衡发展.
国家公园景区外的旅游通道建设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以“快旅”为发展目标,增大武夷山国家公园客源市场半径,改善景区客源结构. 二是强化各景区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的带头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3.1.1 加强“快旅”通道建设,开拓国际客源市场
福建省的三大旅游核心区是武夷山、福州和厦门. 目前,合福高铁与福厦高铁已经连接了武夷山—福州及福州—厦门. 后期建议尽快落实昌厦高铁的建设规划,连接武夷山旅游核心区与厦门旅游核心区,形成以高铁为基础的,串联福建省3个旅游核心区的高速旅游通道,将武夷山国家公园有效纳入福建省的“全福游,有全福”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对于公路旅游交通建设,建议实行智慧引领交通,以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拓展ETC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区域,将ETC系统在租赁汽车市场进行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省外、境外游客自由行的道路畅通. 增加对于道路公共交通的票务信息公开渠道,使得在客流量较大时旅客“快旅”具有更多选择.
针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军民航飞行冲突,游客数量增长缓慢,客源结构失衡等问题. 一方面,建议继续推进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干线协调、军民融合”的机场布局优化调整工作,同时拓宽军民航沟通渠道,在不影响国防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军事活动对民航飞行的影响[19]. 另一方面,近期建议新增几条国际航线,提高全年口岸游客数量,并争取国家对军民两用机场的特殊政策,对于军民两用机场,降低对口岸客运量数的要求. 远期建议加快武夷山区域干线机场建设,并开辟东南亚、欧美、澳洲的国际航班航线,开拓国际客源市场,加大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品牌的国际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前来游玩.
3.1.2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推进区域旅游合作
武夷山国家公园与南平市及周边市县其他景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不是此消彼长,而是互惠互利. 利用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其他景区可以分润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巨大客流量,而后者也可以借助周围景区丰富“大武夷”旅游区域的旅游元素. 为加快实现南平市各景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议加快温武吉铁路、宁德至南平铁路,以及上浦高速、浦松高速等项目建设,以完善“大武夷”旅游交通网络. 落实武夷山景区与黄坑景区6 km隧道规划,将朱熹墓、茶马古道等旅游元素有效融入“大武夷”旅游区域. 进一步搭建市场化运作平台,强化武夷山东站、武夷山北站以及武夷山机场的旅游集散功能,并开通城际及市内旅游直通车,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与机场及高铁站等交通枢纽的无缝接驳,最终形成“城景快捷通达、景景环线连接”的一体化旅游交通网络.
生态旅游是落实国家保障生态安全、发挥生态价值、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平衡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育和休闲游憩功能平衡的最佳运作形式. 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武夷山景区的智慧旅游建设已有一定工作基础,可以为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因此,生态和智慧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建设的2个重要建设主题.
3.2.1 融入生态旅游理念,加快旅游交通产品创新
建议加快南平市境内通用航空飞行营地建设,依托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特色景点,规划空中浏览观光精品线路,积极发展空中婚礼、高空跳伞、翼装飞行等低空旅游体验产品,同时也尝试探索低空畅游国家公园保护区的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 借助九曲溪等水域旅游资源,开发水上比赛、游艇戏水、水岸徒步、生态景观观赏、生态动植物科普等生态体验活动,打造山水交融的生态旅游格局. 利用大红袍母树等特色旅游资源,融入休闲娱乐、生态科普、历史文化等结构要素建设生态小道[6],实现保护环境、游憩供给以及科普教育等功能.
3.2.2 推进景区智慧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武夷山市于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城市以来,景区智慧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 2013年10月,武夷山完成智慧旅游“1369”工程(即“一个支撑” “三个平台” “六大应用” “九大看点”),构建了全域智慧旅游城市框架. 2019年,武夷山景区凭借自动取票机、基于Wi-Fi分析用于流动系统、“武夷山旅游”APP等景区智慧化建设成果,位列互联网周刊中国智慧景区排行榜第57名.
鉴于节假日集中出行的国民旅游趋势,经常会出现旅游者远远超出景区旅游承载能力的情况,这对国家公园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继续丰富游客的旅游观感与体验,同时满足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需求,建议打造武夷国家公园生态预警系统与客流调控系统[20],实现游客在景区内均衡有序流动,防止景区过载破坏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 考虑到武夷山国家公园有部分区域是特别保护区,禁止旅游产品开发,建议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umented reality,AR)等技术,为游客提供特别保护区虚拟旅游体验. 进一步,可基于武夷山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的整合游客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完善“武夷山旅游”APP功能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为每位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旅游线路等套餐选择,实现“管家式旅游服务”.
1) 国家公园的旅游交通的建设理念,应强调功能分区,坚守生态红线,同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旅游交通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并立足社会公益性,以实现生态保护、科研教育、提供公民游憩权以及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等功能.
2) 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较为发达的高速公路与高铁等旅游通道为武夷山公园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 但由于武夷山机场是军民两用机场,民用航空发展受限,南平市的境外旅游人数占比较低. 因此,后期应以民航运输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武夷山新机场建设,增开机场国际及国内航线,调整客源结构.
3) 武夷山市旅游产业收入和人次在南平市区县中占比较大. 为进一步开展全域旅游,建议后期加快温武吉铁路、宁德至南平铁路,以及上浦高速、浦松高速等项目建设,完善南平市的“大武夷”旅游交通网络. 并落实武夷山景区与黄坑景区6 km隧道规划,将朱熹墓、茶马古道等旅游元素有效融入“大武夷”旅游区域. 从而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4) 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的建设,应紧扣生态和智慧2个主题. 以生态旅游为理念,以智慧为手段,推进旅游交通产品创新,利用武夷山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打造武夷国家公园生态预警系统与客流调控系统,完善景区的智慧改造. 最终实现兼顾游客休憩与生态保育,完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并增值的国家公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