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爱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大事件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我国红色文化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也是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出发的精神家园。对建党精神的提炼和诠释,有助于我们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一场革命运动的发展,总是要以一场思想的运动为先导。鸦片战争后被迫开埠的上海得风气之先。从1903年起,上海一些爱国报刊发表不少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移师北大红楼,特别是五四运动后,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1920年初,“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重返上海。在他周围集聚了包括邵力子、李达、李汉俊、陈望道、俞秀松、沈玄庐、沈雁冰、施存统等在内的一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他们也是后来建党的酝酿者、参与者或发起者。1919年至1920年,中国掀起一场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一批批满怀救国救民理想的有志青年从上海黄浦江畔登船远航。这其中有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向警予、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富春、李维汉、李立三、徐特立、蔡畅、许德珩等。他们中不少人成为中国共产党乃至新中国的奠基人。毛泽东曾三次到上海为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人员送行,1920年5月5日至7月初逗留上海期间,多次与陈独秀探讨马克思主义和湖南改造等问题。他后来在陕北对美国记者斯诺说:“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理论武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推动下,1920年6月,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成立。同年11月7日,党的第一份理论刊物《共产党》在沪创刊,陈独秀撰写的刊首《短言》宣称:“我们只有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打倒一切资本阶级”,“一切政权归劳动者执掌”。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望志路(今兴业路)开幕,宣告了党的正式成立。一大通过党的第一部纲领,明确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实行社会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党的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宣布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共产党人为此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沈海滨摄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从上海的石库门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再到天安门的开国大典,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使自己在复杂环境中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新征程的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坚守信仰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充满蓬勃生机和年轻活力的重要源泉。
现代政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能够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解决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体现在建党的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而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集中地。1912年7月,列宁发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预言:“由于在中国将出现更多的上海,中国无产阶级也将日益成长起来。”上海以地理优势成为西方列强攫取中华利益的桥头堡,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对外口岸和经济中心。1920年,上海工人数有50多万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是我国工人阶级人数最为集中的城市。“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阶级率先支持爱国学生运动,引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国家政治舞台。
陈独秀等人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通过写信、派员指导等方式,推动各地以及旅日、旅法华人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起到了发起和联络中心的作用。8月出版陈望道翻译的我国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对制定党的纲领有直接指导意义。中共发起组开创了一系列“第一”,如建立党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担任机器工会主席的李中是第一位工人党员;开办第一所工人学校——劳工半日学校,创办工人刊物《劳动者》 《上海伙友》等。为培育青年干部力量,中共发起组指导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对各地青年团的成立同样起到了发起组的作用。第一所为党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在新渔阳里6号创办。这些开天辟地的实践,为中共一大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
中共一大开天辟地宣告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共二大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四大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第一次明确把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民主联合战线思想和构建民主共和国的蓝图都是在上海第一次提出。大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其中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宣告成立的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中创造的最早的民主政权形式。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列主义政党,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不断前行取得新胜利的红色基因。党在发展壮大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建党精神的红色文化一以贯之维护和弘扬,开拓创新、永不懈怠,从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嘉兴南湖红船前的新党员宣誓 沈海滨摄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时期就认识到,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1920年陈独秀到上海后不久,就到码头工人中了解罢工情况,向工人们发表演说,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称赞“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俞秀松在星期评论社工作之余,毅然脱下学生装到铁厂做工,决心走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李启汉到沪西小沙渡地区开办工人半日学校,为解决生源问题,他将学校暂时改为上海工人游艺会,吸引更多的工人,从而使沪西成为上海早期工运的重要孕育地。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共6项内容,其中劳工内容“工人组织”“工人学校”“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占到一半。党成立后在上海建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为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核心机构。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党要建设成为一个群众性的党,首次明确提出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毛泽东更是说出了党的缔造者们的心声:“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针对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四分之三以上的国情,党的四大提出工农联盟问题,指出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正因为我们党区别于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从创建伊始,深入工人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智慧,从而使自己逐步而又牢固地在中国的大地扎下根来。
伟大梦想召唤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吸引、凝聚、锻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先进分子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身。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以自己的忠贞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成为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化身。在党的教育下,革命年代无数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龙华陵园镌刻着彭湃、罗亦农、林育南、陈延年、陈乔年等英烈们不朽的功勋。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各项事业建设的前列,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百年历史证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青春活力长存的根基所在。
中国革命是长期艰苦的事业,共产党及其党员没有意志行动的统一、没有百折不回的坚持性和铁的纪律,就不能胜利。在党的一大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大多数人主张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而非松散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由结合团体。一大党纲强调要按列宁的苏维埃模式来建党。规定党自下而上,即从基层支部直至中央,逐级建立严密的组织,实行坚强领导,党员必须在当地支部过组织生活,并担负实际工作,党员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时,必须经原来组织的介绍,才能转到另一地方组织,并在该地方组织中参加组织生活。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就专设了“纪律”这一章,这是首部党章最鲜明的特色。二大党章强调党的内部必须有严密的、高度集中的、有纪律的组织和训练,要求党员“须牺牲个人的感情意见及利益关系以拥护党的一致”;规定少数绝对服从多数,党员个人绝对服从组织,下级机关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的原则,彰显“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红色基因。中共四大进一步对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提出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锻造马列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些组织原则、铁的纪律,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组织保障。
“维护党的统一,不靠刀枪,要靠纪律。”遵守党的纪律成为共产党人的重要标准,党内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遵守党的纪律,谁也不能置身于党的纪律之外。坚定的革命者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视纪律为自由。正因为我们党从最初组织起就有自我批评和思想斗争,就确定了民主集中制,就有严格的组织与纪律,就不允许派别的存在,才能把党建设成为一个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共产党“常能以少胜多,操纵如意者,其组织之严密胜于我,其党员之尊重纪律亦过于我也”。百年来,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加强纪律建设,越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严明纲纪、维护统一的自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护身法宝。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苦难与辉煌交织,光荣与梦想辉映。伟大的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成为我们党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政治资源。“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建党精神是我国红色文化基因汇聚的源头,红色文化基因的延续发展离不开建党精神的指引。感悟建党精神,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党的文化基因、精神品格,努力使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真正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