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与探索

2021-03-07 22:17:47张县西安欧亚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文化产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空间

张县 西安欧亚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文章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功能特点等引出了智慧图书馆的空间特性与智慧图书馆的空间趋势策略等,全方位地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空间在信息技术、用户需求、绿色节能、互通共享等方面的特点,梳理了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应注意的问题,为图书馆空间改造探索提供新的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图书馆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笔者通过知网搜索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共检索到1729篇论文,其中发表最早的是2010年于《图书馆学刊》刊登的华侨大学图书馆严栋的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在2021年1-4月共发表87篇论文。据知网预测,2021年关于智慧图书馆的论文将达到514篇之多。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智慧图书馆已经成为行业研究热点。

智慧图书馆概念

智慧图书馆是指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而形成的一种智能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但同时能够被切实地感知的一种全新形态。有人曾经说过,智慧图书馆将通过物联网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其中还包括云计算、智慧化的一些设备,通过这些来改造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主要功能

智慧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包括:人脸识别入馆与借还书、座位线上预约、扫码签到签退、RFID智能书架、RFID定位导航、智能盘点、24h智能图书馆、掌上微图书馆、资源互借与共享、信息共享空间、图书馆大数据、微信公众号及APP、智能楼宇管控等。目前,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建造和智能楼宇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图书馆馆舍空间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图书馆正朝着“智慧图书馆+”的方向发展,集图书馆建筑、技术、设施设备、文献资源等为一体。

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分析

(一)智慧图书馆空间特性

1.智慧共享

智慧图书馆空间首先要实现智慧化与共享化,也就是将图书馆资源智慧化,并搭建智慧环境,使得图书资源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定位、导航、借阅、数据展示等,同时能及时实现动态更新;通过智慧环境的搭建,实现图书资源共享、人流轨迹热图、远程座位预约、热门图书资源排行、个人数字图书馆等,用户也能通过平台获取图书馆新书推送、新闻公告等实时动态。另外,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其他数据关联打通并进行读者画像,通过分析用户的阅读轨迹、个人阅读报告等为用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虚实结合的、高精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

2.绿色智能

通过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是建筑采用BIM技术,实现图书馆空间绿色节能,实现节电、节水等目的;同时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对图书馆进行自动监控,对图书资料进行全自动管理;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安装电话布线系统、广播或背景音乐布线系统等方式改善读者的阅读环境[1]。

3.多元互通

首先,智慧图书馆空间应打破传统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局限,运用设计思维的方法,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对图书馆空间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不同读者的群体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空间,减少互相干扰;同时,由于图书馆空间风格一致,又能在整体上实现功能互通,从而实现“从提供资源到提供服务”的转变;其次,智慧图书馆空间依托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对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将电子资源进行展示推广,不断提升图书资源的使用便捷程度,提高读者的资源获取体验。

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趋势与策略

(一)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趋势研究

1.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信息赋能时代,图书馆功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从提供图书,到提供信息,再到提供工具。通过图书馆服务,读者不仅能获取知识,而且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从事相应的研究与创造,从而在图书馆“一站式”满足个人需求[2]。

2.数字化转型对图书馆的驱动

数字化转型正在影响着各个行业,图书馆行业也不例外,图书馆必须去适应这样的变革,在开放获取转型、开放获取出版、开放数据管理、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源环境、开放科学政策电子研究支撑、版权管理、图书馆管理新形态、信息素养和图书馆员工技能与培训[3]等方面不断探索,围绕图书馆全业态,更新观念与再造流程。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将集中在业务模型创新和服务转型升级、客户体验提升和读者增加、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运维等方面,数字化转型将会颠覆图书馆行业发展。

3.信息时代图书馆空间智能的转变

师生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对象,师生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业务变革和方向。高校图书馆作为空间资源的提供者,被普遍认为是“学校第二课堂”“第三文化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等,为校内用户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沟通交流功能和服务设施等。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将研究重点聚焦在了图书馆空间转型,致力于将图书馆打造成学校的“知识Mall”,集文献信息获取、自修学习、交流分享、文化展览和新技术体验等功能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文化体验。

(二)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

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应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充分挖掘师生用户的需求,了解师生及学校各部门的诉求,同时着眼于图书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信息化与图书馆融合的新模式,立足本校实际,革新观念,拓宽思路,科学规划,真正发挥出智慧图书馆的优势,让图书馆空间“活起来,火起来”。

1.以用户需求为本

图书馆空间再造不能孤立地考虑管理因素,应该充分挖掘师生用户的真实需求,让空间和师生需求相匹配。一是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认真听取收集用户需求并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图书馆空间的基本功能;二是调研职能部门与分院(系)需求,将课堂教学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空间资源结合起来,不断优化空间功能,让图书馆空间真正地发挥价值。

2.与校内学习空间的融合

信息化时代各高校教学空间智慧化改造不断升级,智慧教室、精品录播等特色空间建设加速,图书馆空间已经相对落后。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要打破壁垒,探索图书馆空间与教学空间、非教学空间等的深度融合,突出特色,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或功能单一造成的利用率低等现象的发生。

3.注重个性化与多元化

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在线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跨学科等新技术的冲击,《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4]所以图书馆空间应该兼顾个性化与多元化需求,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目前,各图书馆都面临着读者减少、借阅量下降的窘境,但是读者对图书馆的空间需求不断增加,比如自修、小组讨论、展览、沙龙活动等,恰恰这些功能都是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的。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就应该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设备在空间中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私密或半私密、个性化的智慧空间,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需求。

现如今,高校图书馆将图书馆空间再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主动迎接变革,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再造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视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慧图书馆。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飞跃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
智慧决定成败
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 09:33:54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