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京市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江苏 南京 210000;2.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问题的提出、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处理等要素,对于猜想与假设的提出则不太重视。在该环节中,学生往往是照着书本念一遍书上的猜想和假设,或者老师直接给出一些猜想和假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老师们会压缩掉自认为最不重要的要素;二是很多老师都觉得科学假设能力是不可教的,在这个环节上不值得花时间。
猜想与假设主要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对发现的科学现象作出假定性阐述与说明。猜想与假设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指明了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较为薄弱,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提出了猜想和假设,却说不出这么猜想的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造成猜想和假设的可接受性和可信度较低。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猜想与假设可分为三类:物理规律类、数学表达类、影响因素类。猜想与假设往往为后续的设计实验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影响因素类的猜想。所以在教学中应强化猜想与假设的地位,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不能放松对学生假设能力的培养。
皮亚杰提出:儿童在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已具有一定的对科学现象的假设和检验能力,初中生接触到物理时年龄在14~16岁之间,因此提出科学假设是没有问题的。皮尔斯指出:溯因推理是一个行程解释性假设的过程,它是唯一能够引入新观念的逻辑操作。溯因推理的模式可以根据皮尔斯的模式进行适当演变。
已知:M有P′、P″、P‴等特性。
发现:S也有P′、P″、P‴的特性。
作出假设:S很可能就是M的假设。
根据这一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最主要的作用是想办法作铺垫,让学生找到P′、P″、P‴等特性,而学生则需要根据已有知识,快速定位到相关知识,提出假设。
假设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应该设计出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让学生提出假设的过程更加合理。
以“力与运动的关系”的教学为例,引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探究活动的难点,教材中没有给出明确的逻辑主线,让学生猜想到“阻力对物体运动有影响”,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可运用物理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观点碰撞来重构教学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教师提出问题: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你觉得力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询问学生猜想的依据。学生的猜想会集中在:有力就会运动、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教师接着提问学生:大家觉得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陈述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观点,并提问:哪位科学家的观点正确呢?如何利用实验验证他的观点?此时学生就会发现任务变成了设计实验,验证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学生很容易想到:只要物体不受力时也可以运动,就能证明伽利略的观点是对的,但物体在地球上运动不可能不受阻力的作用,这时就需要把阻力逐渐减少,最后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这一案例表明:通过重构探究过程中呈现的逻辑关系,利用问题串步步为营,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从而根据问题和猜想,设计出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
在教学中猜想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提出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假设。一个有效问题的发现,距离学生合理假设也就近了一大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结果出发重构过程,创设逻辑合理的情景或者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探究这一问题提出有效假设。
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的教学为例,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是先做实验,让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再得出结论,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参与度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对这个过程进行重构:(1)提出问题:两张纸自然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时,你觉得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学生回答:向两侧飘去,因为你朝中间吹气了,肯定会向两侧飘。(2)实验导引:将学生猜想的现象用实验来验证,实验现象与学生的猜想相矛盾,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3)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你能说说你的猜想吗?教师通过重构探究过程,让学生先猜想,利用实验现象与猜想的冲突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让学生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高。通过过程重构、问题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提出合理的假设,进行科学猜想,进而解决问题。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创设形象的、真实的情境,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于一些猜想与假设,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想到,与其生硬地直接给出,不如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猜想,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为例,学生较容易想到杠杆的平衡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而不容易想到杠杆的平衡还与动力臂和阻力臂有关。学生直接猜想与力臂有关,是因为刚刚学过杠杆平衡的五要素,教师若追问学生提出猜想的理由时,他们往往语焉不详,所以该猜想的可接受度较低。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帮助学生猜想到力臂这一要素呢?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搭建“脚手架”:我们班最重的甲同学和最轻的乙同学现在要玩跷跷板,两位同学坐上去后会发现:甲同学端降下去后,无法升上来。同学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跷跷板跷动起来,使他们能够顺利地玩跷跷板。生活经验告诉学生:让甲同学往前移,或让乙同学往后移,他们就可以玩起来了。
这时,教师可追问学生:跷跷板其实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改变了什么条件使得杠杆重新平衡了呢?学生很快就会想到力臂了,这样学生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跟力臂有关,就显得有说服力了。
再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为例,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想到:越重的东西越难推动,所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每周换座位拖桌子时,在瓷砖上比在讲台的木地板上省力,所以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真实情境中,进而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猜想,这种方式能够使猜想的质量得以提高。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往往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提出合理的假设往往比较困难。这时,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会采用自己给出的方式,灌输便成了教学选择,强行让学生接受。我们可以利用定性实验,用实验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猜想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可以让学生用两只手指用力按压铅笔的两端,学生感觉铅笔尖处一端的手指更疼,学生容易猜想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再“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例,学生难以猜想到“浮力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可利用两个小实验突破难点。
(1)把带有刻度的圆柱体缓慢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用与圆柱体体积相同的容器接住溢出的水,发现溢出的水与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同。
(2)把带有刻度的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先变小、后不变,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浮力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体积有关,一旦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此后浮力大小不变。
这两个小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猜想的经验材料,让学生更容易进行猜想与假设。
猜想和假设的提出基于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根据有效的信息快速地定位到相关知识是关键,把知识模块化、结构化尤为重要。模块化的知识便于学生快速检索、调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一定要关注知识结构化。
以“物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为例,分子动理论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中考考查的相关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受到重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结构化程度较高,掌握这一知识可为后续的猜想提供知识基础和依据。教师提问:物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学生能较快地给出回答:物体的质量,他们给出的猜想理由是:物体的质量是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物体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所含物质越多,分子数越多,所以物体内能越大。学生还会提出猜想:物体的温度,其理由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分子动能越大,那么分子动能总和也越大,所以物体内能越大。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一旦掌握了结构化的分子动理论,知识调动就会较为迅速和准确,提升了猜想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物理知识的碎片化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物理知识结构。
溯因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可通过教学加以培养,在探究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策略,切实培养学生的猜想和假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