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以黑龙江工商学院为例

2021-03-07 18:56李国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障系统工作部门保障体系

李国润

(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1 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意义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涉及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要素,包括思想理念、规章制度、组织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运行过程、教学监控、教学效果、教学奖惩等。概括起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组织保障系统、标准保障系统、资源保障系统、运行保障系统、监控保障系统等组成。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对质量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找质量保障的关键点,并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技术等手段实施调控,从而持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2]。”这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建立科学、长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社会和学生对学校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全面推进学院转型发展为目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切实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大力推进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实现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2 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步骤

2.1 工作思路

充分发挥政府指导、社会评价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院师生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不断加强由物质条件、技术手段、管理思想、行为模式、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构成的质量文化建设。依据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全面质量标准,进行全要素资源配置,开展全过程质量监控,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通过对质量监控的信息分析—反馈—整改—提高,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2.2 工作步骤

(1)全面总结近些年来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梳理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控制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应该汲取的教训,梳理学院目前教学督导工作和教学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从制度、程序、途径、效果等方面查找各种质量管理漏洞。

(2)学习和吸收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的各种先进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分析与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生成过程相关的各种教学管理关键环节和教学质量控制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适合我院教学工作特点的质量保障技术路线和质量保障方法体系。

3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基本职能

3.1 组织保障系统

组织保障系统由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子系统。

教学质量组织保障系统的纵向架构为决策机构—主要工作部门—各系(部)—各教研室。主要工作部门一般是党委组织部、教务处、督导室等,党委组织部和教务处是牵头部门。工作部门的基本职能是:执行决策机构的各项决策,组织、协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向决策机构反馈保障体系运行的有关信息。

3.2 标准保障系统

目标和标准设定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前提,也是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依据和目标指向。

标准保障系统的纵向组织架构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工作部门—各系(部)。主要工作部门是教务处、评建办、督导室等,教务处是牵头部门。工作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制订教学质量目标,依据教学质量目标制订教学质量标准,依据教学质量标准指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3.3 资源保障系统

教学资源是学院为人才培养所提供的所有软件、硬件条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的物质基础。

教学资源保障系统的纵向组织架构为院长—主管院长—主要工作部门和相关单位,主管院长是统筹协调人。主要工作部门是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仪器设备与实验管理处、后勤处、图书馆等。工作部门的基本职能是: 按照教学质量标准要求配置教学资源,提供师资、经费、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课程资源、信息平台等方面的资源保障。

3.4 过程保障系统

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生成的基础,过程管理是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重点,质量保障主要通过过程保障得以实现。

教学过程保障系统的纵向组织架构为教学督导委员会—主要工作部门—各系(部)—各教研室。主要工作部门是督导室、教务处、评建办、人事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督导室是牵头部门。工作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对人才培养全过程(招生、培养、就业)实施运行管理和质量管控,包括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质量、完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推动就业与就业质量分析等。

3.5 反馈修正系统

反馈修正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自我调控的重要机制,是维护体系健康运行的落脚点。反馈修正系统的纵向组织架构为教学督导委员会—主要工作部门—各系(部)。主要工作部门是评建办、督导室、教务处、学生处等,评建办是牵头部门。工作部门的基本职能是:推动教学质量信息采集、开展学生评教评课活动、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教学质量考核问责制度、针对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实施修正与改进措施等。

4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教学质量标准既有过程性标准又有结果性标准。过程性标准指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具体包括理论教学标准、实验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毕业设计(论文)标准等;结果性标准包括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材建设标准、教学管理质量标准和学生总体的素质标准(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能力水平、职业准备状态)等。

4.1 质量目标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预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知识体系、配置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3]。该院秉持“让更多适龄人接受高等教育,将更多在校生育成有用之才” 的办学理念,已经确立了“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具有勇于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职业准备充分、具有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学院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要按照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重新梳理和构建学院及各系(部)的培养标准体系,使之在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上真正能够充分发挥指导和规范作用。

(3)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各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院组织、管理教学和对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全面落实专业知识学习、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训练、社会实践锻炼、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要求。

4.2 教学资源

(1)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核心要素。高水平教师队伍是高水平教学的根本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数量充足,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能够把足够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4]。

(2)学习条件。

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学习条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 号)从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监测办学条件指标两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画出了指标底线,这是对普通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最低要求。要不断充实办学条件,不断加大办学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各类教学资源的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率。当前尤其在学习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实习实训等条件)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要优先投放经费[5]。

(3)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主要指教学经费的投入与使用,以及投入使用的持续增长情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提出教学经费投入要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4.3 教学过程

(1)理论教学。

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科学设计知识、技术和实践深度结合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教学。

构建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重视专业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教学、企业现场教学等方式[6]。减少课堂讲授时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辟出专门学期(学年)进行企业实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形成一定的岗位任职能力。

(3)第二课堂。

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扩展第二课堂领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重视第一、第二课堂的相互补充,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5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管理

5.1 强化过程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学检查督导规章制度,建立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招生质量分析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制度。通过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明确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范。

(2)强化全过程管理。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过程的程序、环节、阶段是过程控制的重要节点。要以控制节点为抓手,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程序,使执行过程与监督过程形成一个个闭合循环流程,从而有效控制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生成过程。

(3)强化全要素管理。协调、平衡各质量生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质量生成要素实施集成管理。统筹招生、培养、就业的质量管控,严格把控人才培养的“输入”质量关、“过程”质量关、“输出”质量关,细化对各关键环节、关键要素的管控措施。

5.2 强化质量管控

(1)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督导队伍,进一步明确教学督导组织架构中各层级人员在教学质量管控中的职能和岗位职责。教学督导要在“督教”“督学”“督管”3 个方面下功夫,通过督导规范各种教学行为,控制各种过程偏差,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统一,提高督导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坚持开展经常性检查和随机性抽查相结合、学院检查和系(部)自查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制度,采取查课、听课、看课、评议等方式,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常规性监控。开展对各单项工作的调查评估工作,诸如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践教学评估、就业质量评估等,通过调查评估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3)把教师自评、学生评教与督导评教结合起来,建立审核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把学生自评、教师评学、辅导员评学结合起来,建立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总结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并将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促使其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应的工作。

猜你喜欢
保障系统工作部门保障体系
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促进大学生就业可行性研究
黄浦区召开2021年节能减排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部门推进会
建立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8大关键技术
机构改革后县政府哪些工作部门的局长(主任)需要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
地面气象观测站远程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国产500kW发射机灯丝UPS电源保障系统
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系统研究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