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的舆论动员 融合创新的传播展示
——长江日报2021年武汉两会报道回顾与思考

2021-03-07 16:43朱建华王成勇
武汉广播影视 2021年6期
关键词:长江日报武汉融合

朱建华 王成勇

一年一度从地方到全国的两会,是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媒体加快深度发展的“战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2021年的武汉市两会意义非凡,社会关注度极高。作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围绕2011年武汉市两会,尽锐出战,精心策划,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努力提升内容传播效果,受到代表委员和读者网友赞扬,为两会顺利召开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一、内容传播导向正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正确导向是核心和灵魂。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传播渠道背后总是蕴含着价值导向和人心向背。[1]两会作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舆论导向问题十分重要,容不得出现丝毫偏差。长江日报对2021年武汉市两会的报道,始终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对报纸和新媒体刊发和推送的内容与产品,始终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进行管理,并贯穿整个两会全过程。

两会期间,长江日报通过全媒体方式,以快讯、直播、视频、长图、音频、情景剧、H5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浓墨重彩的报道,累计刊发报道1000多篇(条)。值班总编辑(编委)对两会报道的每条稿件进行终审时,从事实、导向和反响预判等三个方面严格把关,所刊发的报道,没有出现导向偏差问题。

一篇篇导向鲜明的报道,为此次两会顺利召开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让听障人士“听”见两会 武汉两会首次引入手语同传》《两会新气象:一次会议听取四份报告》等报道,抓住了2021年两会特点。《武汉成为展现“中国之治”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高定位推进:做强武汉龙头引领城市圈》等报道,导向鲜明。《“主城做优”当好示范!》《把“大武汉”建设成“强武汉”,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武汉有实力!我们有信心!代表委员直播间“表白”江城》等报道,十分提振信心。《政府工作报告赢得18次掌声,此处最密集……》等报道,抓住现场细节展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二、主题报道有分量

主题报道是媒体聚焦特定议题对目标受众进行成规模、建制化的传播活动,一直是重大政治和新闻议题的报道载体。新闻是时间的作品,更是时代的作品。主题报道更当如此。主题报道作为主流媒体的重型武器,须是时代的作品,是时代千呼万应的反映。[2]围绕2021年武汉市两会,长江日报除通过全媒体手段及时报道大会盛况和发布权威信息外,还推出了一组有分量的主题报道。

两会主题报道既要回顾过去更要展望未来。2020年的武汉,极不平凡、极其艰难、极为难忘:打赢了气吞山河的抗疫大战,抵御了世纪罕见的洪水大汛,经受了艰苦卓绝的疫后大考。《武汉首创将混检用于大型筛查》《4000人大代表冲在抗疫和疫后重振前沿》《武汉“政协力量”为英雄城凝聚强大合力》《鼓足拼劲谱写新时代英雄城市新篇章》《政府过“紧日子”全力兜实民生底线》等主题报道,展现出了过去一年武汉这座英雄之城和英雄人民所经历的不平凡。《武汉,锚定科技自立自强》《大武汉,新沿海》《向光谷看齐》《“武汉的未来不可限量!”》等主题报道,展现了武汉这座城市未来美好的前景。

两会主题报道不仅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和效果。长江日报2021年两会期间推出的主题报道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摄影专题《何春梅上会路》,人物鲜活,“开两会提一条建议要花两个多月准备”等细节体现了基层代表朴素、让人感动的闪光点。《武汉一批“万千百亿”拔节成长》的报道,概念营造巧妙,体现了武汉经济发展潜能及“主引擎”的强大动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代表委员的访谈,长江日报于2月1日围绕“打造‘五个中心’ 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主题,推出的《振翅高飞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快马加鞭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激活优势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与世界对话”建设国际交往中心》《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一组5个整版的主题报道,从不同侧面就“五个中心”怎么打造、怎么突破、武汉有何优势,谈得开、讲得透,整组报道主题突出,导向积极,时间恰当,策划充分,采写用心,呈现有力,成为两会主题报道的压轴之作。多位代表委员和市民网友评价,这些有分量的主题报道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发挥了主流舆论凝心聚力的作用。

三、融合创新手段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媒体融合正向纵深推进,只有深入研究并洞悉传播形势的新变化和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坚守舆论定力、引领正确导向,才能坚守职责使命、扩大优质供给,才能在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3]

媒体融合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守正更要创新,这是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长江日报把做好两会的宣传报道作为加快融合发展的“战场”,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推出了一批手段丰富、形式多样的融合报道与产品,起到了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创新两会报道在两会召开前的预热阶段就得以充分体现。为迎接两会召开,长江日报推出的一组4期的“飞阅武汉”短视频航拍产品,形式新颖,角度独特,特别是最后一期用青少年收尾,寓意丰富,体现对武汉的期许,展示城市的活力、朝气等内涵。2021年是农历牛年,以“牛牛看两会”的形式推出的《2020年的人大议案办得咋样了?请阅卷》等新媒体产品,接地气、聚人气。《武汉,你变了!全网都在搜》的新媒体产品设计,集文字、照片、动漫、声音、视频、H5等于一体,让民生实事可视化展现,画风活泼生动,交互性强,用户体验好。用“两会好声音”的形式推出代表履职的新媒体产品,既直观又直接。

融合创新报道展现加快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主播跑两会”“MR看两会”“秒看武汉两会”等新媒体视频栏目内容,热气腾腾,鼓舞人心。《2021年武汉要发这些大福利,武汉人都有份!》《政府工作报告写满了对企业的关心,农民关心的问题也都在里面了》等推文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再传播,既精准又一目了然。《@武汉人,快来领政府发的新年“礼包”》的推文中,主播“变身”为初中生、大学生、企业高管、退休老人,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惠民惠企政策,用情景剧的方式精彩呈现,既鲜活又动人。长江日报多个两会融合报道产品,让代表委员和市民网友感到“眼前为之一亮”,展现了长江日报正在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

四、虚拟演播很新潮

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变革,让新的事物不断诞生,传统的事物不断进化。[4]智媒体、视频化等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长江日报2021年的两会报道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设在两会会场旁的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成为代表委员光顾最多的地方之一,5天累计直播场次达到101场,网上观看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次,增强了两会报道的互动性,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宣传效果。

2021年的武汉市两会,是长江日报第4次在两会会场旁搭建“两会直播间”。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两会直播间”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采用了传统空间和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形式,具体而言,在“两会直播间”的基础上同步搭建了“虚拟演播室”。通过“虚拟演播室”,可将关键信息转换成3D、2D动画元素,结合图片、视频等全方位、多媒体呈现。代表委员在虚拟演播室里接受访谈的背景,可以在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东湖快艇、数字科技等5种风格之间灵活切换,最快5分钟即可剪辑出短视频全平台发布传播。这一全新体验,让不少代表委员感到“眼前为之一亮”。5天时间,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累计进行了101场直播,54位人大代表、46位政协委员和1位列席代表参与,直播场次和参与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受到各界肯定和好评。长江日报对代表委员接受访谈和互动内容,以直播和视频为基础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合传播,网上超过1000万人次的点击观看量,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长江日报以“两会直播间”作为两会报道着力点的探索,对于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一是充分发挥以先进技术支撑,对标央媒一流产品,为今后用技术为传播赋能、加快建设智媒体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围绕中心工作进行的媒体融合探索,对增强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积累了宝贵经验。三是为大型活动现场让嘉宾走进“直播间”“演播室”探索了一套高效、联动、专业化的运行机制。四是通过引进前沿技术打造的创意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既锻炼了队伍又提升了产品设计能力。五是通过与代表委员交朋友,扩大了朋友圈,提升了媒体影响力、传播力。

五、征集互动参与广

互动性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鲜明属性之一。传播格局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之后,网友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受者,而是成了内容生产与网络传播的见证者、参与者。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应切实重视与网友之间的互动。

互动性强、市民参与热情高,是长江日报2021年武汉市两会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受武汉市委市政府委托,1月26日起,长江日报启动“武汉市2021年民生实事评选”投票活动,邀请市民就2021年民生实事进行投票并提出意见建议。围绕这一征集,长江日报进行了全媒体互动设计与传播,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纷纷为征集点赞。有市民留言说“群众参与投票这种形式可以最直观地体现出市民目前最急需的是什么,以集中资源为民办好事”。对此,武汉市人大代表、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书记董守芝点赞道:“群众参与了,实事更能办到大家的心坎里。”

两会报道通过征集强化互动性,也有利于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评选启动两天,即有16万人次参与投票,长江日报、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等平台共收到相关留言及建议近6000件。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均对“武汉市2021年民生实事评选”投票活动相关报道进行了转载。民生实事通过媒体邀请市民投票提意见的征集互动设计,也生动体现了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六、澄清谬误正视听

“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的所在。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政治要求,也是党性原则在新媒体阵地的重要体现。纷繁芜杂的网络空间,可谓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因此更需要负责任、有担当的主流媒体发出正确的声音。[5]两会期间,不实信息的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这就更需要主流媒体及时发出正确的声音。

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有自媒体把武汉归为“人才流失严重的三大城市,虽然名校林立,但毕业生纷纷涌入北上广”。这与事实不符。实际情况是,2020年留汉来汉就业创业大学生突破30万人,圆满完成全年25万大学生留汉来汉目标,有力促进武汉疫后重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江日报针对不实报道,通过报纸、网站、客户端等迅速推出了《2020,留汉来汉大学生突破30万人》《留下30万,武汉做对了什么?》《那些来到武汉的年轻人:离梦想更近,还有了家的感觉》《猎聘联合九派新闻发布大数据报告:外地中高端人才流入武汉,深圳、上海、北京占比最高》等报道,并在今日头条等第三方平台进行分发传播,用事实回应了自媒体不实文章,网友跟评正面积极,为两会顺利召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总之,长江日报围绕2021年武汉市两会的报道,策划到位、手段多样、产品丰富,推出的多个报道与产品,让代表委员和市民网友感到“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并在人民日报、央视频等平台上进行了二次传播,让两会报道成了一次凝心聚力的舆论动员,同时又是一次媒体融合的创新展示。守正创新的背后,展现了主流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引导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良好态势和积极作为。

猜你喜欢
长江日报武汉融合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融合》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独特视角诠释改革开放40年变化——以《长江日报》“回望为了奋进”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