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书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金华 321013)
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职场实际需求相结合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也是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1]。魏兴,吴莎,张文霞(2018)对中国职场领域英语能力的需求调查分析后得出结论: 大学英语课程应加强对职场领域不同业务的英语听说训练, 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课程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英语自学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 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打破以往惯例和传统,在大二学年增加开设行业英语(ESP),如纺织英语,会计英语,物流英语等。 这些行业英语的教学多数停留在词汇和阅读教学的层面上, 几乎未涉及听说和交际能力,其测试手段也多为阅读为主,更谈不上对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英语自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该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于大学英语教学如何紧密结合职场领域不断拓展的需要, 有的放矢地加强职场英语的听说训练和交际技能提升, 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英语自学意识和能力,以实现将英语应用于职场的核心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15)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便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指南》指出,鉴于各高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性,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起始层次,自主选择教学目标,开展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 应用型高校旨在培养服务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其大学英语教学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实施个性化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 以满足英语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客观需求。
大学英语能力培养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设计、积极建构,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的动态过程。 强调生理体验和亲历践行等亲力亲为的实践活动在认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具身认知”,为大学英语职场英语能力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 在促进认知发展的外语教学领域,“具身认知” 强调学习者利用已经习得和掌握的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经验等“亲身去实践、去感受、去探索,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和发展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具身认知” 强调的生理体验和亲历践行有利于学习者应用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为日后处理和解决类似的生活、 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生成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
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所倡导的 “问题教学法” 的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具有开放性、合作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等显著特征[3],它以发展学习者的知识体系、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为宗旨, 以项目成员组建的“学习共同体”为中心,以一系列既定的学习任务或项目为载体, 以项目成员主动参与和项目小组协作探究为纽带, 在仿真或趋于真实的学习和实践情景中[4],帮助“学习共同体”有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以及其他关联信息等,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或项目,培养“学习共同体”探索、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总量和质量,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5]。
以项目学习为载体的大学英语职场应用能力培养实践的对象为浙江省某应用型高校2017 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个自然班,共40 名学生。 2017—2018学年, 该班学生经过了大学英语1 和大学英语2 的课程学习,并于2018年6月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平均成绩为495 分,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该班学生2018—2019 学年的第一学期进入职场英语课程——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6]。
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尝试项目学习教学法, 努力创新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以一系列根据职场需求而设计的项目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职场情景和实践活动,驱动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项目的亲历践行中, 生成用英语解决职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探索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培养职场应用能力的创新路径[7]。
该课题以项目学习为载体, 以大学英语职场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商务礼仪、商务参观、商务陈述、商务会议、商务谈判、企业推介、产品介绍、外贸投资、市场营销、国际会展10 个商务活动主题[8]。 每个商务活动主题课堂教学时长为2 课时, 其中1 课时用于商务知识传授和语言表达技能训练等教学活动, 另外1 课时用于项目学习后的教学评价。1 课时的课堂教学后,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信息和语言表达技能在课外开展项目学习,以内化知识体系结构[9]。
根据“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驱动——促成——评价”3 个阶段[10],以项目学习为载体的商务英语职场应用能力培养将课堂知识教学与课外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两个环节相互促进,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发展,两个环节共同构建教学流程的3 个阶段: 课堂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语言学习社会环境, 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课外项目学习有机融合,促成学生有效建构学习过程;项目学习后实施教学评价,升华阶段性学习效果。
作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他者’”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11],根据商务英语课程要实现的总体教学目标、 具体的商务活动教学主题、以及需完成的学习任务等要求,精心创设教师引导和启发与学生参与和协作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主动建构与发展的语言环境,一方面驱动学生开展有效学习, 另一方面为学生创新设计趋于真实的项目学习情景提供启示。 其次利用发起话语互动的优势,采用问题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交互协商,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积极从事与商务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信息讲解和商务文化背景介绍, 积极推荐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提取途径, 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视频观摩、听记练习、句子口译、段落翻译等交际技能和策略训练等活动, 为学生课外顺利开展项目学习奠定语言和技能等基础。
在课堂讲解商务知识信息、介绍商务文化背景、训练语言表达技能、掌握交际策略等内容的基础上,本课程对应设计了10 个商务活动主题的课外实践的学习项目, 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职场问题的应用能力。 该研究的样本:根据主题,设计商务谈判活动的项目学习内容, 以欧尚超市服装区的一例商务谈判为例, 负责人张女士欲从时尚服装厂购买500 件“春秋”品牌的女士时装,现就时装价格、包装、付款、送货、服务等内容与厂家进行谈判,并签订购买合同。
2.2.1 项目前阶段
项目前阶段是项目学习的准备阶段, 是项目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组建学习小组、明确角色职责、设计实施方案等活动。
组建学习小组。根据以上商务谈判的具体内容,学习小组4~5 人一组,全班共8 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按照“自愿组合为主、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一是通过生生间的熟悉度营造融洽学习氛围、降低学习压力,因为“没有压力的学习状态是成功语言学习的先决条件”[12];二是利用小组成员在认知方面的信息差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三是保证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在语言水平、 学习能力等结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便于公平、公正地评价项目学习效果,学习小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以赛促学。
明确角色职责。学习小组采取“共学式”“团队协助个性化学习”等合作学习常用方法[13],明确的角色职责是有条不紊推进项目学习并取得理想“共学”效果的关键。 学习小组根据成员能力水平以及项目实施的客观需求,协商确定谈判主持、谈判双方代表、谈判记录等角色及其职责范围。
设计项目方案。 设计项目方案即为有序推进项目进程规划具体步骤, 包括收集服装产品质量和成本价格、市场畅销程度和价格,确定价格定位、送货形式、付款方式等各自主张,准备签署的合同文本草案,确定项目学习成果展示形式等;谈判的基本程序和礼仪,坚持服装价格定位、付款方式等核心内容主张的谈判技巧和策略,记录谈判内容等;签署合同文本,整理谈判过程,呈现项目学习成果等。
项目前阶段也是项目学习的设计阶段, 帮助设计项目学习是教师发挥中介导引作用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教师作为项目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主动与学习小组协商交流, 一方面为项目学习的有效推进提供理论、方法、观点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及时解决学习小组在设计项目方案中存在的疑惑和面临的问题。
2.2.2 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学习实施阶段是项目学习的实践阶段,是项目学习的核心。学习小组整合、迁移和应用业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信息、经验等认知,各尽其职、通力协作,在知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实践中解决问题,逐步生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学习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或网络检索, 收集服装的制作工艺、品牌质量保障和生产成本,以及市场畅销、参考价格、售后服务等相关信息,为最终确定价格定位、送货形式、付款方式等主张提供事实依据。收集的产品信息在学习小组内开放、共享,以便在谈判中进行角色互换时使用, 但不鼓励学习小组之间共享,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产品信息雷同情况。学习小组对收集的产品信息进行必要的笔头翻译和口语表达训练, 以期以正确和流畅的英语表达推进商务谈判进程,学习小组遵循商务合同的基本规范,但自行协商设定具体条款及英文翻译。
谈判过程是项目学习的关键, 谈判主持分别介绍谈判代表、谈判的具体内容,引入谈判进程,并表达祝愿谈判取得成功的愿望。 谈判主持始终关注谈判进程,调节谈判氛围,协助推进谈判进程。 谈判双方就产品包装、送货形式、付款方式、产品价格等内容,使用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策略进行话语互动,阐述自己的主张。 谈判双方既要有原则性, 又要有灵活性,既明确各自的主张,又考虑对方的诉求。 如双方在某一条款的主张分歧较大, 首先应根据事实分析努力说服对方,再考虑双方做出必要的妥协,以便顺利完成商务谈判。 记录员尽可能详细地笔录主要谈判内容,为激励学习小组成员主动参与项目学习,谈判要求至少进行一轮角色互换, 谈判过程需全程摄像, 学习小组选择最满意的谈判过程作为学习作品参加项目学习评价。
2.2.3 项目后阶段
项目后阶段是项目学习的总结和评价阶段,是项目学习的升华。 课堂教学的第2 课时进行项目学习见面课的总结和评价。
商务谈判项目学习后,学习小组撰写总结报告,对项目学习过程、 取得的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系统总结, 见面课总结时与项目学习其他小组共享和交流。 项目学习总结包括学习小组成员在端正学习动机、参与学习过程、拓展语言知识、提升应用技能、发展实践能力等具体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项目学习的合理化建议等, 旨在为学习小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反思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便于任课教师听取学习小组遇到的实际困难, 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改进后续项目学习, 根据项目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合理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活动安排、完善项目学习要求。
鉴于教学评价是重要的教学实践, 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措施,教师和学生均是评价主体,(《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边评边学、边学边评,以评促学。 在全班8 个学习小组中,4 个学习小组参与评价,其余4 个学习小组观摩学习。每个学习小组有8~10 分钟, 以PPT 形式展示已签署的中英对照商务合同文本,播放录制的谈判视频。项目学习作品展示后, 未参与评价的项目学习小组长和任课教师,就中英对照商务合同范式的规范性、结构的完整性、 翻译的正确性, 商务谈判组织的合理性、过程的完整性、语言和非言语互动的得体性和流利性以及项目学习完成的总体质量、 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培养等进行比较和评价, 并评选出优秀学习作品。进行多角度(听说,记译,表演,模拟),多测点(项目完成的各个阶段、最终结果)的立体式评估。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习结果尤其是团队合作意识进行全面评价。 个人成绩由3 块组成: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个人评价包括个人自评和组内互评,小组评价包括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 而教师的评价包括小组的表现和学习结果,其评价的对象是小组。
根据语言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项目学习的每一模块都有相应的任务, 每一模块都有其职场英语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循环反复。项目学习通过自我评估报告、教学模式反馈问卷、访谈和观察法收集到的学生学习过程数据, 对本研究做出客观的结果分析。 课题组请学生填写教学模式的反馈问卷, 问卷结果显示,84.38%的学生表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交际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岗位职场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锻炼, 为今后的职场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活动中表现更加积极主动,能够很好地协调组内成员关系,管理项目任务进度,因此很有成就感,课堂积极性被带动起来。 有学生表示被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感染, 也想参与课堂和课外活动,自信心和责任心有所增强。当然,问卷、访谈和观察结果也表明, 商务英语学习项目设计的内容、 步骤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和优化,78.86%的学生表示,团队成员协作中的参与度、贡献度等存在不均匀的现象,课外学习项目的开展中,学生走出校园的安全有待保障。
因此, 该研究的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呈现、项目分析、任务设置、计划讨论实施,反复操练,评估反思,课程总结。 课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组学习,组员之间互相督促,互相合作,每一个项目任务的完成结果考核与组员的成绩挂钩, 集体完成口头和书面汇报报告。
职场是项目学习的重要语域, 以职场为语域的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项目学习教学精准对接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 以解决未来职业岗位中的实践问题为目标,以职场应用学习项目为平台,以主动建构和协作学习为纽带, 驱动学生将业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整合、迁移和应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以致用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实用性人才, 是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可选方法。
该研究也发现,与校园生活、专业学习以及职业岗位需求紧密关联、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步骤有序的学习项目设计是激发学生项目学习热情、 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关键。项目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协作学习, 教师的角色为“引导者”和“指路人”,教师在项目学习过程的有效中介和导引是项目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