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兴星
乡村所处的不同地域决定了它们在资源上的各有所长,在旅游业开发时,均以各自的自然环境为基础、文化特性为核心吸引游客。这也促使乡村旅游在具备旅游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同时,又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自然性、经济性、生产性、脆弱性,在表达途径、表达内容、表达运用方法上各自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以及人与文化之间的需求关系。
在现代主义建筑风靡之时,建筑领域出现了与之对抗的地域主义,试图瓦解千篇一律的城市化、世界化的建筑风格。在乡村旅游中,地域恰是其不可违背的基本原则之一,且通过气候和地形两方面而展现乡村旅游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
1.气候
受气候条件影响,我国不同地域的乡村在温度、光照、天气、降水、干湿程度等方面均会有明显差异性,这是各地域乡村景观的不同表达途径,也是造就不同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如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降雪较多,气温最低可达﹣30℃,利用这一独特气候条件开发的“东北雪乡”乡村自然景观,其积雪期长达7个月之久,白雪皑皑、洁白如玉构成圣洁的雪乡之景,并在这一基础上又开发了滑雪场和狗拉爬犁等雪上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业。又如甘肃沙坡头地区气候干旱,风大沙多,沙丘高低起伏,纵横绵延,有垄状沙丘、新月沙丘等典型的风沙地貌,形成自然的沙漠景观,同时还有明代古长城、沙坡鸣钟等人文景观,均是以尊重当地本身的地域条件为基本而做出的后期开发。类似的案例还有漠河极光、贵州黄果树瀑布、黄山云海、峨眉山佛光等。
2.地形
地形即地表的各种形态,我国幅员辽阔,山区面积广大,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交错分布,可谓壮丽多姿,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位于这些地形中的乡村虽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但也正得益于此,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成就了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风景和地域文化。如浙江丽水市云和县,其地形地貌即以中山、丘陵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景观开发过程中即结合梯田农业系统,以“云和梯田”为乡村景观主题,充分表达出江浙一带的江南地域文化特色,对新型乡镇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之下,中原地形则以平原为主,大地景观广袤,视野开阔,阡陌纵横,值农作物生长之际可观赏到一望无际的绿野田畴,到耕种和收割之际,由于空间广阔,也能看到大面积的耕作收割盛景,以此形成迥然不同的乡村地域文化景貌。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萌生出了诸多民族体系,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基于生产方式、生活需求、乡村环境等因素,在时间的积淀下留下了多姿多彩的风土民俗,形成别具一格的部落空间、民俗文化、建筑风格等乡村文化景观,并一直传承至今[1]。这一系列风土民俗正是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资源要素,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白族、纳西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开斋节,等等,精彩纷呈。概括来说,以风土民俗在乡村旅游中表达地域文化的关键在于原生态、原风貌地展现当地特色和土著居民的生活、仪式、服饰、饮食、信仰等元素为主。
历史文脉是祖辈遗留和刻画的印记,以此作为开发乡村景观地域文化的呈现是对历史和祖辈精神文化财富的尊重和回应。历史文脉的表达对乡村有一定要求,需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有年代感和历史感的古风建筑、历史名人、祠堂等,当然,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表现,如神话故事,对其稍做提炼,便可作为历史文脉元素为乡村景观开发,以有形形态呈现。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脉具有特定性、指向性和真实性,泛谈之资不具备开发资格,需要有据可查、有溯可追,是对某一时期、某一人物的真实写照,而非杜撰编造的强加冠冕。
乡村旅游之所以在近年来备受追捧,正是因为与城市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相对立的乡村性,这是其他旅游类型并不具备的特性。在中国人的基因记忆中,乡村在潜意识中即是“家”的回归,是“家乡”的代名词,人们选择乡村旅游既是看风景,也是慰乡愁。乡村性的地域文化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最为直观的当属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生产景象、虫鸣鸟叫、赏花垂钓、农庄菜肴等,给游客带来别样感受,在旅游开发中拥有巨大潜力。
“场所精神”在建筑学领域中常被提及,它脱离于有形物质层面,不局限于单一的有关“美”的定义,更多的体现在空间内人的“自我”和“精神”需求,并以此构造空间场所的庄严感、肃穆感、超脱感等,最终又以空间场所表达出人们的精神图腾。结合到乡村旅游中,场所精神同样是乡村地域文化的重要表达,第一,以必要的活动表达,如村民日复一日地日出而耕、日入而归的耕作习惯;第二,以特定的社交活动表达,如重大节日的祭祀活动等;第三,以非特定性的活动表达,如日常的亲友走访活动;第四,外来游客的游憩活动,具备为外来游客提供身心放松的空间功能和精神功能[2]。
由于各乡村的地域文化表达途径不同,因此,旅游景观在内容表达上也会呈有不同的风貌,如南北方的农耕方式差异,南方趋于精细化,北方较之则更为粗犷,因此在农耕文化的内容表达上也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又如江南之乡多以“渔舟晚唱”“烟树重重”“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自然景观呈现;沙漠之地则以“大漠穷秋塞草腓”“漠漠边尘飞众鸟”“大漠孤烟直”的自然景观呈现;平原或草原之地则以“天苍苍野茫茫”“无边草色沐秋光”“草色依依柳色浓”的自然景观呈现。这些自然景观的呈现皆源于不同地域文化的沉淀,尽管乡村自身的文化底蕴略显薄弱,但受益于自然景观的衬托,仍然能给人们带来别样的乡村感受,尤其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高压的人们来说,乡村自然景观的心灵和精神慰藉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传统的土著部落到今天得以保存,无论对旅游业还是我国的文化研究来说,都具有非凡意义,是祖先遗留下的艺术瑰宝。土著部落具有唯一性,其文化价值更是不可替代,在得到旅游业开发后,这些文化价值又得以立体地为世人展示,不再尘封于岁月之下,表达它们独特的风采与魅力,从不同维度启发人们的精神与思维[3]。但在城市规模的拓展下,以及旅游业毫无节制地开发,这些土著部落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甚至有许多已经消亡殆尽。乡村旅游具有互动性,是地域特色文化与游客之间的对话,土著部落是其内容表达之一,但内容的表达绝非只是建筑、服饰、节日、风景等外向化内容,更应关注到其内向化价值意义,精神和文化的铭记才是对历史最好的传承,也是将这类乡村作为旅游开发的使命所在。因此,在将土著部落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表达地域文化时,还需深挖其潜藏的文化脉络,使其表达内容更加立体化、多维化。例如安徽宏村聚落、广西龙脊梯田聚落等,不仅将其传统建筑风格得以保存,周边的自然环境基本无甚改变,同时也保障了许多土著居民的生活空间,更显乡村土著部落的生命性和灵动性。
对于华夏儿女而言,农耕文化起源最早、影响最大,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沉淀下的文化集合。乡村环境则是农耕文化最好的表达,如炊烟袅袅的烟火气息、叮咚作响的溪流、蛙声虫鸣的声浪、青砖红瓦的屋舍、硕果累累的果园、花红柳绿的山间田野等,都是农耕文化的氛围表达。乡村地域文化在本质上仍从属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的内容最直观的表达即村民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农耕工具等,像现今仍能在部分传统乡村可以看到的以牛犁地、农民赤脚下田插秧、农民避雨所着的蓑衣、用耒翻土、将稻谷稻壳分离的风车,还有耙、石磨、石磙、纺车、筲箕,等等,与城市的工业生产气息和现代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诉说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脉,焕发游客基因深处的农耕记忆。
基础设施也是乡村地域文化内容表达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在游客的景观体验感中有着以小放大的作用,可谓“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基础设施即围绕游客需求在餐饮、交通、住宿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但常常能看到幽静古老的乡村旁却赫然矗立着一幢精美奢华的酒店,在视觉和切身体验感上造成强烈的撕裂感和格格不入的景象,对乡村地域文化也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最好的表达就是遵循原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劳作方式等,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就地取材。
我们在提到一个名词时,常常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特色事物,如提到浪漫,会联想到巴黎;提到西班牙,又会联想到斗牛;提到火锅,又会联想到重庆等。之所以有这种环环相扣的思维联想,皆在于人们在思想和心理认知上已经存在稳定趋向,这也是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表达中最为关键的运用方法,即打造自身文化属性,塑造游客的思维定势。对于乡村旅游来说,秀丽的风景自然可贵,但仅是视觉上的吸引,若缺乏文化的烘托,其风景也可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4]。因此,要形象地表达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可打造专门的主题景区,拟定景区专属名词,作为整体景区的高潮区,如成都三圣花乡即打造了“荷塘月色”主题景区。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文化展示场地,通俗方法即建立“乡村村史馆”,以特定空间弥补乡村景观的文化空白区,向游客展示乡村历经的时代、村民的生活方式、建筑特色、风土民情等,让游客在体验乡村自然风貌的同时,能感受到乡村的历代文化、村民的生活方式变迁等。
传统的古街、古巷、广场等,均属可传承的土著部落空间,如长沙太平街、苏州古河街、宏村古街巷、张家界黄龙洞生态广场等。这类传统土著部落空间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对空间的延续,将土著部落的空间与游客的需求对接,并保持其连贯性,将建筑、街景、村民、小道、门窗等串联成一个整体;第二,展示空间的多元性,传统土著部落拥有丰富的空间层次,既是自然属性,也是乡村的地域文化属性,在表达方式上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营造多层次的小体量空间,以随意性表达凸显乡村地域文化和景观特色,如在各空间节点之间设计雕塑、绿植、碑文等;第三,构造乡土特色浓厚的开放广场空间,作为集中展示乡村文化活动的场所。
对景观功能的分区规划是将乡村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合理运用每一块区域。但乡村景观本身就担任了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传承和保护之责,因此在功能规划时,要灵活地把控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之间的矛盾,避免给游客在视觉和精神上造成严重的冲击,既要有主有次、有动有静,也要保持空间的连贯性和整体的完整性[5]。如常用的乡村布局规划形式——复合鱼骨型、指状有机型、轴线延展型等,均是以乡村的原始空间形态作出的功能规划。对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资源较为稀缺的乡村,在景观功能规划时常利用河流、山体,或是乡村的历史事件、故事传说等作为串联,既保证了空间的连贯性,又完成了各个景点的承接。对于资源较为集中的乡村来说,则要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风习俗等素材重点塑造核心景观,如祠堂、戏台、广场等,以此起到中心枢纽功能。
建筑承载了人类丰富的文明史,也是开发和了解一个民族文明史的最佳方式。乡村旅游的亮点之一便是其原生态的屋舍建筑,它所蕴含的是历辈祖先的智慧,对乡村建筑物的地域文化开发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这远比将建筑物作为一件“旅游品”的展示更具意义。如“窑洞”,便属于黄土高原居民的特色居住建筑,其空间外观呈圆拱形,体现出了天圆地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这是古老而深沉的黄土地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又如“火塘”,是以傣族、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一种房屋陈设方式,即在屋内挖一小坑,用砖石围垒,可在中间生火照明、取暖、做饭、睡卧,成为家庭生活、娱乐、聚会、祭祀的中心区域,火塘所象征的就是“火塘神”,传达着族人的信仰,同时也是家庭血缘关系延续和分化的象征。每一座新的房屋落成便要举行隆重的置火塘和落火仪式,火塘的意义就不仅是简单的生活工具,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再如云贵地区的吊脚楼传统建筑,依山而落、傍水而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所表达的正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不难看出,这些延续至今的古老建筑均在乡村地域文化中有着不同意义的文化解读,是旅游开发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乡村旅游绝非简单的旅游资源开发,更是乡村地域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依托;乡村旅游也不仅是对游客需求上的服务,而是以地域文化的熏陶完成人们更优质的精神感受。因此,在乡村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务必要掌握地域文化的表达运用,使乡村旅游在具备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拥有深厚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