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贞贞
摘 要:现阶段,我国能源紧张问题越发严重,使得开发新能源逐渐演变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与化石能源和核力发电等相比之下,风能属于经济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风力发电技术和功率控制措施,旨在推动我国风力发电实现更好的发展,缓解能源压力。
关键词:风力发电技术;功率控制;新能源
二十世纪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风力发电,在多年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以飞机旋翼技术为参照,研发出各种风力发电设备,该设备研发出来后最初主要在风力较强的海岛上进行运用。现代社会中,这一技术日趋完善,且得以广泛推广运用。现阶段,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在整体水平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因为起步时间晚,和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技术方面进步空间巨大,对此探究风力发电技术与功率控制策略意义重大。
一、风力发电技术的原理分析
风力发电则是利用风能,巧妙地将其转变为机械动能,并将其转变为电力动能。表现为,通过风力推动风轮叶片旋转,借助于增速机,促使旋转速度加快,进而实现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过程中所用到的装置被叫做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轮、发电机、塔架构成,同时还涉及变速箱、控制箱、偏航系统、冷却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等。其中,风轮是风能转变为机械能不可或缺的部件,由两只及以上的螺旋形桨叶构成。风作用到桨叶上后,桨叶会形成气动力推动风轮转动。为了能够确保风轮可以对准风向,还应在风轮后安装与风向标相似的尾舵。塔架属于支撑风轮、发电机以及尾舵的架构,塔架高度的设置,需要根据地面障碍物影响情况,准确预估风轮直径大小。发电机的作用表现为将通过风轮获取到的恒定转速,利用升速传递的作用,确保发电机处于均匀运转状态,最终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1],风力发电机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风力发电机原理结构图
二、风力发电功率控制的措施
(一)风力发电机控制
对于风力发电技术功率而言,其控制的关键在于借助风力发电机,精准地控制功率输出情况。针对风力发电机来讲,主要选择使用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其能够结合风速变化进行调整,促使风力发电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有利于提高风能利用率。并且,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运行时应有效控制馈入的电流参数,维持输出电压与频率始终处于一致性,对电网功率因数进行准确地调节,确保整个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3]。
(二)風力发电机变桨距控制
在安装结构方面,风力发电机组结合风轮叶片以及轮毂,能够划分成定桨距风力发电机以及变桨距风力发电机[4]。其中,前者是在轮毂上安装叶片,具体工作时,桨叶不会出现角度方面的变化;后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风速出现变化后,桨叶自动调节功率以及风力发电机的制动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于变桨距风力发电机在叶片与轮毂间而言,主要采用非刚性联结的方法,进而能够结合风速对叶片与轮毂的角度进行调整;其二,当风力超过了风力发电机切出风速的状态时,会停止工作,桨叶则能够可在风力机停止时对风力机进行有效保护。
(三)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
对于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而言,偏航控制系统较为重要,由偏航轴承、偏航制动器、偏航液压回路、扭缆保护装置等构成。偏航控制系统与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协同作用,确保风轮维持在迎风状态中,进一步强化该机组整体安全性能。同时,风力发电系统主要分为
被动迎风偏航系统、主动迎风偏航系统。其中,被动迎风系统属于一种中小功率风力发电系统,尾舵是关键性控制部分,风力产生变化后,便可被动迎风;主动迎风系统则主要应用于大功率风力发电,借助下风向风向标信号,对风向进行主动控制。由于风经常出现变化,所以为了能够促进风能使用效益的提高,需要持续转动方向,确保风轮维持在正面迎风的状态中。具体发电时,下风向和风向仪精度是常见的影响因素,难以做到100%对风。运行时,当两风电机桨叶受力不相同的状态下,会出现机组振动以及叶片疲劳的情况[5]。所以,提高对风精度十分关键,需不断增强科研力度,制定更加高效的功率控制措施,以此来获取最大化发电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风能运用范围的不断拓宽,风力发电技术正在向着降低成本,提高功率的方向进行发展,并由陆地风力发电向海上风力发电进行转变。所以,为顺利实现风力发电规模化,应对发电技术进行积极的创新,提高风力发电效率,并根据实际控制功率,优化发电机组内部机构,让风力发电电量更加高效和稳定。同时,社会逐渐加强了对风力发电等环保型能源应用的重视,有关部门需增强对风力发电的宣传和推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顺应现代能源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孙娜,马会贤.基于风速的风力机功率控制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36):183-184.
[2]庹瑾,罗冰冰,刘岑岑,李艳,杨骥勋,张纯江.非理想电网下直驱风力发电功率和电流平衡控制[J].河北工业科技,2020,37(05):343-351.
[3]张宏进.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4):21-22.
[4]袁雅琳.风力发电技术与功率控制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1):208.
[5]郎泽萌.关于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0(23):133.
注: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团队(KJTD21—002)
316250058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