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科融
摘要: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线损可以让配电网输电质量得到直接反映,加强线损管理,并制定一定降损策略,可以让配电网运行质量得到保证,以提升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切实降低电能的损耗、提高线路的传输效率,电力部门技术人员要针对现有的各种问题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同时企业要做好10kV配电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不断优化配电网系统。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原因;降损措施
1 10kV配电网产生线损异常的因素剖析
1.1 设备因素
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产生的原因中设备的问题主要是设备的损坏和老化,在电能的实际的传输过程中10kV配电网会处于长时间的运行,同时各种设备多处于室外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因此设备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对于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从而使线损异常现象经常出现。电能传输的过程中10kV配电网的线损异常的表现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点:10kV配电网经长期运行设备内的各种配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零部件的老化使得设备的整体性能出现很大的下降,如设备中的橡胶龟裂等;由于电厂的建设比较集中,使得10kV配电网设备的运营量比较大,从而使设备的老化现象更严重,同时导致设备的整体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使得线损率更大;10kV配电网运行过程中设备的使用环境比较复杂,环境中存在很多腐蚀性物质,使得设备容易受到各种物质的腐蚀而使性能有所下降,同时设备还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1.2 无功补偿不合理
社会的进步带动众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伴随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的增加。然而,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设备在有些地区明显不足和滞后,导致电能损耗加大,线损率增高。当电压波动情况发生时,不能及时将无功补偿设施投切,电压过低时,无功欠缺补偿,造成损耗加大;电压过高时,无功过于补偿,导致设备损坏。所以,电网实现经济运行取决于合理的无功补偿。
2 10kV配电网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2.1 优化布局,更新设备
为使线损率有所下降可合理增加电源点,对现有供电模式进行不断优化,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对电网技术不断改进,实现电网科学合理的分布。现阶段配电网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设备老化等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布置电网结构从而使供电的线损率降低。同时可对电气半径进行简化,根据用电单位周边情况合理选择供电距离,尽可能实现就近供电。此外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必须结合输电的具体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2.2 使用无功功率补偿降损
如果有功功率在线路中可以维持恒定,为有效降低无功功率,可采取增加负载功率来完成。常采用分布法和集中法对功率因素进行补偿。集中补偿法是基于变电站母线上安装单一或者多个电容器,并结合功率和电压的变换进行切换。为实现变压器与上层电网功率产生的损耗有效降低,调整变压器和电压的输出功率。同时,通过加设无功功率的补偿设备加大无功功率补偿,进而可实现远距离降低无功功率,便可直接降低电压与有功功率的损失,实现线损的直接减少。增加功率一方面可将电网传输的容量进行合理的优化,另一方面对电压初始的质量起到改善作用。
2.3 加强对电缆外套的保护
随着材料制造领域的不断发展,高压单芯电缆在电缆敷设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施工单位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压单芯电缆存在的缺陷。比如,此类电缆的保护套存在明显的缺陷,进而影响到电缆敷设工作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在开展10kV配电电缆的敷设工作期间,要加强对电缆外套的保护,并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提升电缆敷设施工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新型电缆材料的应用。对于单芯电缆而言,它的外表只有一层保护套,其机械抗压能力与防水能力较差,如果将其应用到电缆敷设施工工作中,可能引发相应的电力事故。同时,在受到摩擦作用的影响下,外部的水分可能渗入到电缆的内部,并加速金属保护套以及屏蔽层的腐蚀。因此,为了提高10kV配电电缆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应加强对新型电缆材料的应用,比如高压三芯电缆等。另一方面,提高电缆外套的保护效果。非金属隔离套有着良好的耐压性,但如果不能对其进行规范化的防护,将导致电缆应用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电缆外护套的敷设施工期间,要严格按照敷设流程与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出现相应的电力事故。
2.4 改造电网升压
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通过采用升压改造方式,可降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能损耗。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电力系统负载增加负荷变大,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升压改造,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在具体的升压过程中,应注意对配电网线路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落后电路。另外,还应简化电压等级,对不标准电压进行转换,缩减重复变电容量,在升压过程中,电力企业应注意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配电网线路运行现状、运行要求等合理规划布局,提升配电网内部电压升压改造水平。
2.5 完善责任制度
当前农村小水电上网后配电网由很多供电部门共同管理,这种情况下如果责任制度不够明确,配电网线损情况会非常大,各供电部门不会重视对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所以一旦配电网涉及到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应该对配电网按照地区进行细致划分,在每个供电部门的管辖区域内设计配电网的计量装置,准确记录该地区配电网的供电及线损情况。各地区供电所对配电网线损的管理责任完善之后,对配电网线损严重的线路进行管理,可以准确分辨是哪个地区供电部门的责任,这样可提高供电部门管理线索的积极性,降低农村小水电上网后配电网的线损情况。
3 结束语
通过做好10kV配電电缆施工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同时还能确保10kV配电工程运行期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电力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当前应加强对10kV配电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的研究,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电缆敷设方式。此外,要重点做好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并加强后期的封堵、防护处理,提高10kV配电电缆的敷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朝阳. 电力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20.
294750118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