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

2021-03-07 10:21:25徐龙范彬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水利施工灌注桩钻孔

徐龙 范彬

摘要:钻孔灌注桩作为水利施工关键技术,施工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设备与材料无误,施工中注意施工细节控制,确保每项施工都能够顺利完成,由此保证水利施工质量,发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价值。

关键词: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重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数通常会涉及许多施工环节且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为充分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还需强化控制施工材料。此外,为充分发挥这项施工技术所具有的作用,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在施工之前有必要结合施工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

1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极易出现的问题

1.1断桩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断桩,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导管提起的过高,致使导管中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再加上后期未落实好封管工作,继而导致灌注桩发生断裂现象。另外,在混凝土的灌注中,灌注的时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施工单位应当仔细地对其实施规划,如果灌注时间超出了允许范围内的话,那么混凝土的强度必将大大的减弱,继而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质量。

1.2缩径

大部分水利工程在实施钻孔施工期间,因为施工人员未将钻孔的力度及速度严格把握好,从而造成出现较大的钻进压力,导致钻头在进入淤泥时,孔内流入了大量的淤泥,再加上受到一定压力的影响,孔内的水泥浆将会慢慢地趋于平衡。但是在此过程中,还会有某些无法规避的问题出现,而缩径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缩径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钻机在穿过淤泥实施钻孔操作时,因为存在一定的阻力,钻机的压力会逐渐减小,最终在无油压的情形下出现空转现象。

1.3钢筋笼上浮

在钻孔成孔之后,需要对混凝土实施浇筑,在此期间很容易出现钢筋笼上浮的情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清孔工作未做到位,如此一来,便会有许多的泥块残留于孔,这样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就很容易出现混凝土浆面不断攀升的情况,继而导致钢筋笼出现泥浆堵塞情况,进而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受到极大的影响。此外,在对钢筋笼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也极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这样钢筋笼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极易出现变形情况,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钢筋笼上浮的现象。

1.4导管进水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极易存在导管提起过度的现象,此种情况极易造成接头部分漏水现象的发生,继而导致出现混凝土流动或离析等现象。而导致接头部分发生漏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灌浆量或者未密封好导管连接处,所以,在施工期间,应当严格检查导管的埋住情况,以确保其密封性良好。

2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作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其主要原因是按照泥浆与护壁为基础进行施工作业。一般都是利用导管方式,直接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过度的浪费现象,还能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然而,由于水利工程自身特殊性的特点,极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有所影响。若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不够,施工人员未按照正确地操作流程施工,势必会留下较为严重地质量病害,严重的威胁到周围居民生活的安全。所以,施工单位应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认真分析,并且对施工质量采取有效控制,保证水利工程整体施工建设质量,进而促使水利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

2.1测量定位

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首先应在施工范围内进行原地形的测量及勘察,结合施工设计的图纸进行场地的整平及放样。在施工中应及时将场内积水进行排除,修筑施工的道路及排水的设施,并且提升布置好临时用电及用水系统的设施。若是在施工中遇到不良土质的地段,还应进行相关的碾压及地基处理的工作。其次,应该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依据,通过GPS全站仪,在灌注桩的轴线、桩号、高程测量放线处进行挖孔、定桩位。利用木桩及小型的预制混凝土桩,在孔口的外围处把桩位纵横轴线标记好,并且注意对保护桩位的纵横轴线及基准定位。

2.2开钻成孔

在进行开钻成孔的过程中,首先应按照钻机平稳地搭建底架,钻头与钻杆中心应和护筒项目的中心对准,将其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其次,进行钻孔的时候,钻杆或是吊应垂直地面,在施工期间用线锤随时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钻孔倾斜。最后,在钻孔的过程中,钻孔的速度应尽可能的慢速均匀,特别是在护筒的出口处,需防止出现失稳及渗漏。在地层极易变形的地方,钻速及钻压都应加强控制,避免出现钻孔倾斜的问题。在易缩径土层的部分,应进行相应的复钻。在硬塑的黏土层处,可采取中高档钻速钻孔。在淤泥及粉砂层处,则是应用低档钻速钻孔。

2.3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在灌注钻孔桩水下砼前,应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及接头抗拉性的试验,水密试验地水压应力不能低于孔内水深的1.3倍压力。承压试验水压力不能小于管壁、焊缝承受地最大承压力的1.3倍。导管试拼后应编号并标明导管自下端向上的累计尺度,连接后的导管轴线偏斜不得超过其长度的0.1%。灌注水下混凝土清完孔之后,就可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骨架箍筋上需装环型砂浆垫块或是限位钢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地保护层厚度。之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不能中断,否之极易出现断桩的现象。导管的下口至孔底距离应在20-40cm。首批的混凝土灌注之后,导管应埋入砼内不小于1.0米,在灌注的过程中需不断的探测孔内的砼面位置,及时进行调整导管的埋入深度,导管的埋入深度应在2.0m-6.0m之间;禁止把导管拔出砼面。砼应连续灌注,严禁中断,在导管内砼不满,及含有空气时,后续砼要徐徐灌入,不可用量过大过急,避免导管内会形成高压气襄,挤出导管节间胶垫,造成漏水。

在孔内砼面上升至钢筋骨架下端的时候,为有效的避免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导管应保持一定的埋深度,并且适当的放慢灌注的速度,进而减少砼上升的冲力。在砼进入骨架2m之后,可以适当的减少导管埋置的深度。为了确保砼灌注桩地质量,在灌注桩结束的时候砼顶面高出设计桩顶高程1.0米,待下道工序施工前鑿除。砼钻孔灌注桩百分之百进行桩检测,来评定桩的质量。

除此之外,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连续作业,为进一步的保证工程连续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应配备两套或是更多的混凝土灌注设备,防止因设备故障的问题造成工程建设工期的延误等出现。

结束语:随着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愈来愈多,工程规模愈来愈大,越来越广的运用范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经过中,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基础的稳定性与强度要求相对高,而且施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使用特别的施工工艺,对基础实施处理。钻孔灌桩技术的运用,在非常大程度上满足了水利项目的建设需求,其作用是特别巨大的。

参考文献

[1]骆然.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法研究[J].水利技术开发,2018,45(05):31-32.

[2]孙彦明.试论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8,(13):47.

猜你喜欢
水利施工灌注桩钻孔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C型钻孔测斜的研究及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11期)2017-12-15 08:57:33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水利施工中水坝堤防堵口的施工技术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23:13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7:23:03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