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基地飞机维修航材储备模式的研究

2021-03-07 00:07李龙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6期
关键词:航空公司

摘  要:随着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航空公司机队规模持续扩大,加速布局和建设外站运行基地对航司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航空公司运行多个基地的飞机维修航材储备模式,也将直接影响机队运行和航司效益。本文将结合航空公司多基地运行中航材储备模式的现状,以降本增效、夯实提升航材保障水平为切入点,研究探索航材投入和保障效率的动态平衡关系,对航材储备保障模式以及各外站航材单机投资配置标准进行了探讨分析,为航司航材保障计划提供相关指导建议。

关键词:航空公司;多基地;航材储备

一、航材储备概述

航材作为航空公司运行保障的核心资源,是航空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本投入最大的业务之一。航材储备管理直接影响着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水平。

航材储备有其特点。首先,航材库存需求领用的变化以及库存补充的周期性,会造成航材库存数量会呈现波动。第二,航材具有价值高、种类多、库存要求千差万别的特点,安全性,适航性等要求极其苛刻,由此对航材仓储条件也有专业化要求。第三,航材库存属于生产资料航空库存,也是资本的投入与运作。其追逐的目标是: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资本获取最大航材保障,追求投产比效益最大化。基于以上特性,进行航材储备管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航材備件保障现状

航材储备管理主要涉及航材计划、送修、采购、仓储、领用等业务环节,其中航材计划为最为核心的业务之一。目前航材计划管理方式中,采用了一种针对单一基地航材保障模模型,以提高自购航材保障的准确性。然后根据机队运行数据、可靠性数据、构型差异、维修能力等信息,结合各个外站基地的运行需求,预估外站航材需求后,进行调配保障。该航材保障模型如下:

(一)参数

测算周期、测算基准年、飞机数量、装机数量、年飞行小时、自修成本率、非计划拆换时间、改装升级率、报废率、残值率、采购周期、修理周期、运输周期、折现率、价格浮动率、航材目录价格、飞行小时航材共享包修服务费率。

(二)自购航材保障净现值

按照空客航材备件计算模型,预测自购航材备件成本。

依据飞机数量、飞行小时、装机数量、平均非计划拆换时间,计算航材周转件的年需求数量。

注:Dann(Annual Demand)—年需求数量,FH(Flight Hour)—飞行小时,FS(Fleet Size)—飞机数量,QPA(Quantity Per Aircraft)—装机数量,MTBUR(Mean Time Between Unscheduled Removal)—平均非计划拆换时间

年需求数量<1,年航材需求概率低,不计算备件需求数量。年需求数量≥1,年航材需求概率高,计算备件需求数量。

依据报废率、采购周期、平均送修周期、管理周期、运输周期,计算航材周转件的再补充周期。

注:RST(Re-Supply Time)—再补充周期,MST(Mean Shop Time)—平均送修周期,TT(Transit Time)—运输周期,SCR(Scrap Rate)—报废率,LTM(Lead Time)—采购周期,AT(Administration Time)—管理周期

依据年需求数量和再补充周期,计算航材周转件的再补充需求量。

注:DRST(Re-Supply Time Demand)—再补充需求量,Dann(Annual Demand)—年需求数量,RST(Re-Supply Time)—再补充周期

依据再补充数量和设定的航材保护率,采用泊松分布模型(查泊松分布表)预测航材周转件的备件需求数量。

注:DRST(Re-Supply Time Demand)—再补充需求量,P(Probability)—概率(在此为航材保护率),Dspare(Spare Demand)—航材备件需求数量

依据预测的航材备件需求数量和航材目录价格,计算航材备件成本。

注:Cspare(Spare Cost)—航材备件成本,Pspare(Spare Price)—航材目录价格,Dspare(Spare Demand)—航材备件需求数量

以上传统航材备件计划管理模式是针对单一基地进行备件计算评估,再根据各分基地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按需调配,在外站基地数量较少、机队构型差异化较小、维修能力较简单的情况下,该传统管理模式可发挥其经济性、便捷性。但从长远看,随着各航空公司外站基地过夜飞机机型和数量的增加,继续沿用传统的航材主基地计划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境内各地航材资源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配置需求,航材储备模式需持续向多基地全面计划管理转型,同时动态调整优化各基地航材资源配置。

三、航材储备保障标准讨论

(一)实现目标

以航空公司设立的分公司/运行基地发展规划、航班计划编制为依据,根据航班机型、频次、当地保障资源、维修能力、维修任务、季节变化、放行特点、地域条件以及临近航站支援能力等为参考指标,以航材保护率、周转率和单机航材库存量作为抓手,积极探索、研究航材投入和运行保障的最佳平衡点。

(二)统计指标及用途

1.航材单机库存量:指航司财务部门根据某一时段期末平均每架飞机占用的航材金额(含周转件、消耗件、航化品)),即用期末航材账面净值除以期末飞机架数得出航材单机库存量。

航材单机库存量可作为评量航材投资水平的一项指标,通过对历年单机库存量的数据对比,结合航材保护率、周转率水平统计,对航材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行量化分析,优化航材保障方案。

2.航材库存价值:指截止至某一时段当前可用库存航材参考价值的总和,参考价值于每年1月根据最新目录价\订购价进行更新。

通过对各个基地的航材总库存价值进行统计对比,以及周转件、消耗件的库存价值统计,可对外站基地进行保障等级划分。航材资源按照飞机架数、维修能力、当地支援等要素进行配置,航材项数和库存价值与调配优先级和当地维修需求成正比保障。

3.航材单机投资:指截止至某一时段单架飞机所占的航材库存价值的金额,即用航材库存价值除以当前飞机架数得出航材单机投资。

通过对主基地及外站航材单机投资进行统计,与当地摆放的飞机架数、航材领用项数、维修能力和地域条件需求进行分析,对航材投资的合理性进行量化讨论,为下一年的资金预算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航材单机库存量和航材单机投资计算取值有所区别,单机库存量取值为航材的账面净值,其中周转件的账面净值按照十年期摊销成本;单机投资取值为航材参考价值,参考价值取值多为该航材厂家目录价,多数目录价价格逐年上涨,导致航材参考价值相应上浮。

取值不同的主要原因为,航材单机投资是评估各基地投资金额的重要因素,如采用账面净值计算则会产生航材件号相同但价值不同的情况,无法对各基地单机投资需求金额进行统计分析。

(三)航材保障方案

1.实现航材资源的动态分级调配

以航空公司设立的分公司/运行基地发展规划、航班计划编制为依据,根据航班机型、频次、当地保障资源、维修能力、维修任务、季节变化、放行特点、地域条件以及临近航站支援能力等为参考指标,以航材保护率、周转率和单机航材库存量作为抓手,积极探索、研究航材投入和运行保障的最佳平衡点。动态分级进行航材资源配置,具体的资源配置原则如下:

(1)周转件

根据生产需求及运行数据,整理周转件监控清单,建立航材外站资源配置优先级,每周对成都主基地和境内外站周转件进行动态调配和监控。根据机务维修工程部门发布的MSCN/SCN飞机构型更改通知单和飞机退租情况,对周转件监控清单进行实时更新。

(i)优先级划分

首先以主基地、基地级分公司、分公司和运行基地为序,将公司境内外站进行分级;再根据当地航材资源情况、维修能力、地理位置和航班情况,在各等级中排出优先顺序。

(ii)调配标准

主基地库存≥3,向外站移库;主基地库存=0,将外站库存移回。(注:可根据各航司实際需求设定标准调配数量)

外站:基地级分公司>分公司>运行基地。

(2)消耗件

根据日常运行和维修需求,对主基地和各外站基地消耗件设置警戒值(高值)和最低安全库存(低值)。通过生产缺件、申购和外站消耗件非例行调配评估分析,对主基地和境内外站分库消耗件的警戒值和最低安全库存进行实时更新。

(i)库存补充

每周对过去1个月发生过领用且低于警戒值(高值)的消耗件进行评估,参照过去12个月该航材领用情况计算出单位飞行小时用量,并根据未来半年预计需求量进行库存补充(疫情期间的补充量为3个月)。

(ii)库存调配

每周对各外站库存低于最低安全库存(低值)的器材,结合成都主基地库存情况,参考未来半年的预计需求量进行航材调配。

四、航材保障方式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各航空公司“降本增效”专项活动的深入开展,航材计划管理持续不断地挖掘提质增效的潜力,在严控投资增量、航材单机投资下降的情况下,着力提高航材保护率及周转率。

各航空公司不仅需要满足日常维修生产保障的需求情况,并且针对不同地域特点、航材支援环境、季节性工作计划、维修能力等情况,外站航材资源配置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航材管理已逐步实现从传统的主基地计划管理向多基地的全面计划管理转型。

航材外站储备保障,需结合各航司机务维修系统板块、财务系统板块的改革发展,全方位提升精细化管理。针对多基地条件下各基地飞机不固定、飞机构型差异带来的管理难点,持续优化航材资源配置,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统筹考虑周转件异地送修返回时间,更加合理地开展外站周转件调配工作,定期对重要周转件的送修、采购、求援合同情况进行统计跟踪,提高航材的周转效率。

(二)加强外站消耗件的非例行调配数据分析,根据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外站消耗件警戒值的设置,提高外站消耗件配置的准确性。

(三)与财务部门持续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外站单机航材配置标准,提高外站的航材保障水平。

(四)适度增加构型差异航材储备,为提高新构型飞机的日利用率,以及为外站基地机队差异化摆放提前做好航材准备。

(五)在对外站航材资源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进行调整、优化,提高外站航材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六)加强外站航材移库时间的监控,减少航材重复性调配,避免航材备件总在“天上飞”的情况,提高整体库存管理控制水平。

(七)积极研究外站生产保障与资产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平衡点,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航材资源的使用效率,着力实现“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孙奕等. "飞机航材保障模式经济可行性评价模型.", CN106920028A. 2017.

[2]郑烨.航空公司的航材首批计划采购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6(12):109-110+12.

[3]张翔.关于航材管理现状以及发展方向探讨[J].科技展望,2015,25(15):165.

作者简介

李龙,男, 1988.11,学历:本科;职称:中级工程师;从事工作:航空公司工程机务航材生产计划。

猜你喜欢
航空公司
IATA上调2021年航空公司净亏损预测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第七届世界航空公司排行榜发佈
香港航空荣膺“全球最傑出进步航空公司”奖
柬埔寨筹组新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