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

2021-03-06 13:45:25杨晓龙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科学素养

杨晓龙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引言

我校体育教学,以科学系统为基础的体育训练,不但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优化的体育素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一技之长。不一样的学生,身体素养差异较大,体育训练习惯也存在区别,在完成体育运动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伤害,科学的提升体育训练整体的水平,优化技能,并且科学防范伤害可以让防伤害的策略有所落实,使整体成效果的提升。

1、高校体育训练中存在的运动伤害的隐患

1.1、高校体育环境以及硬件设备存在不足

进行体育训练,积极地打造体育环境以及氛围,并且优化设施质量,不但能够有效的保障体育训练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伤害。目前高校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科学的环境不足,硬件设施仍然存在隐患。很多专业运动无论是器材配置还是场地建设都有所不足。体育器材无法符合质量标准,都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受到运动伤害。

1.2、体育训练缺乏对学生身体素质考量

高校体育教学的时候,对教学质量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的素养获得提升。并且和学生素养相结合,考量不同的体能差异,并且让科学化的体系有所落实。进行分层教学,但是目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受到教学模式或是其他方面影响,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度不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用的方式较为统一,就可以让体育项目比学生所能承受的能力更多,在于训练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产生运动伤害。

1.3、运动科学方面的知识素养缺乏

无论是体育教师或是参与训练的学生,在进行训练的时候都需要掌握运动知识,只有储备一定的运动知识,才可以在训练的时候,充分地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体育技能来进行防伤害的培训,目前运动科学意识仍然有待提升。

1.4、学生安全意识的匮乏

在进行高效训练的时候,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待提升,这也会导致体育伤害的事故频发。目前有很多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大多有比较鲜明的个性,而且也不服输,对体育运动方面的期待以及热情都相对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对风险系数进行正确的评估,这种行为较为常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很难提现进行安全防护的措施。一旦出现了任何安全问题,就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忽视防范和安全,就很有可能在剧烈运动之后大量的喝水。或是在进行一些危险项目的时候,护具佩戴的不够准确,长跑之后立刻休息,这些习惯都会造成一些事故。学生的主观意识不足,在日常训练的过程当中就会导致极大的隐患。

1.5、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在进行教学以及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学生如果受到伤害,教师都必须要负责。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有一些教师会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过分追求成绩,对学生安全方面的问题较为忽略。在日常教学的时候相对较为怠慢,但是,在测试的时候难免会产生突击训练的状况。这也会让学生身体无法适应而出现损伤。这与教师综合素养有一定关系,在训练安全意识的时候,必须慢慢渗透,逐渐养成习惯。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通过错误的教学观念,不但会让学生的安全意识难以提升,甚至对于健康教育的事业发展也会埋下极大的隐患。

1.6、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在高校当中的训练是离不开教学场地或是有关器材的,可是有很多高校在设置教学场地的时候并不十分合理。比如,场地比较小,难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场地的坑洼路面比较多,甚至出现延时外漏,这就会产生摔伤事故。不仅如此,在教学器材上因为管理不善或是受潮以及调螺丝等相关问题。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产生意外,还有一些运动的风险系数本来就较高,比如,打篮球的需要相对要求比较高的训练场地,但是因为比较缺乏专业的措施。所以也会产生溺水等相关的教学事故。

2、高校体育训练中防伤害策略

2.1、加强运动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推广

在高校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科学的防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运动科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普及以及推广,并且使运动科学能够提升其开展成效。才能够让高校的体育运动获得更多发展。首先,高校需要尽量提升教师在运动科学方面的理念,使运动科学知识能够得到强化。培训以及教育高校的教师是体育教学最重要的引导者。需要具备更加科学的观念,只有这样在运动的时候才能制定比较科学的计划。教师让训练计划和学生的体育素养相结合,才能够尽量减低有可能产生的运动伤害。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能够鼓励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并且和教师的专业素养相结合,高效,需要不断地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体育素养以及体育能力。学生是体育的训练主体,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理念认知,只有这样在训练的时候才能够全面的保护自己。高校要引导学生了解技术规范的重要性,防止学生在盲目的情况下就进行体育训练。不仅如此,高校也要帮助学生在学体育训练之前进行热身。及时完成检测以及评估,从而促使其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体育训练方法。

2.2、完善高校体育设施的规范化建设

在高校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对硬件设备以及环境问题必须重视起来,不然就会对学生造成运动伤害。为了让高校体育训练的运动伤害有所减弱,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条件,完善以及优化体育建设的设施,促使体育设施的建设能够更加规范、科学。首先,高校需要对自身的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完善体育设施的建设。让体育设施以及相关器材的使用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目前高校当中有很多体育设施已经较为落后,所以需要及时更换,再采购的时候要按照有关标准使其质量安全有所保障;其次就是高校需要配备一些比较科学的防运动伤害的设施,在训练的时候很有可能训练项目以及内容难度都比较大。如果失去了科学的设施,很有可能会让整体的安全效益受到影响,所以高校对课程内容必须适当进行完善。并且要使用一些更加有效的防护设施和相关的设备。

2.3、完善检测设备实施分层体育训练

在高校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有效的防范有可能会产生的运动伤害。高校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体能测试更加完善,或是利用一些更加专业的检测设备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科学的对学生进行体能把关,让体育训练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比如可以使用心率检测仪来了解学生在进行强度较高体育训练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从而让教师能够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不仅如此,在高校体育训练的时候,对分层体育训练必须科学落实,不一样的学生,身体素养差异较为明显,因此体育兴趣的不同之处也很大,不仅如此,因为受到性别等其他方面因素影响,男生以及女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强度和内容差异也是很大的。为了让体育训练的成像有所优化,需要让学生根据其不同的身体素养等进行科学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在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得到更多的成长。

2.4、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对学生的安全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其教学态度,对课堂进行合理的管理。同时要规范的讲解动作,并预测有可能产生的风险。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课堂管理对学生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要始终保持一定的责任心,要坚持提到的素养在教学的时候要始终准备。以及准备器材和准备场地,上课的时候使用更加合适的方法,利用更加科学的教学内容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科学氛围。同时也要及时总结上课的内容和经验,了解学生的表现,并且进行仔细的示范和讲解。教师必须要细化教学语言,同时对教学动作也需要分解,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2.5、风险的预估和防范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训练学生,并且及时监督学生。对课堂纪律要严格监管,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旦学生出现了危险动作,必须及时纠正,并且要告知所有学生这个东西的危害性以及严肃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都能够拥有风险防范的意识,尽量有可能会产生的风险都及时预估,并且使其能够及时解决。

2.6、训练中科学规律的指引

在正常的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一旦违背科学规律,很可能让事故产生的几率大幅度提升。在跑道上跑步的过程当中,一旦产生了逆向对跑,那么就难免会出现肢体冲突,如果在高速的状态之下碰撞,就会造成伤害。田径场学生跑步的时候,按照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同步运动是极其重要的。在平时生活里,习惯利用右手的学生,大多左腿具有较高的爆发力,而习惯性利用左手的学生,右腿的爆发力都比较高。有一些运动员左腿起跳。在进入到弯道之后,因为受到了离心力所造成的影响,左腿受力会增加,而如果学生在田径场上跑步,大部分都会在逆时针的情况下进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校体育训练的时候,因为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及制约高校的学生很有可能会受到运动伤害,为了让高校的体育训练质量获得提升使其更加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有效的防范有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并且积极地展开教学培训,使体育设施及体育器材更加完善,并且实施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科学素养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06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风尚(2018年10期)2018-01-28 22:53:45
科学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