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应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1-03-06 11:33:23何欣欣石镁虹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社交老年人功能

何欣欣 ,石镁虹 ,2

(1.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老年人口增长十分迅速。统计显示[1],截至2019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 603万,占总人口的12.6%,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远高于15~65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2],预计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5.1%,成为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使得老年人生活质量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积极老龄化和我国卫生部门提出将互联网大数据运用于老年人的生活[3-4],国内外探索新媒体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老年人群互联网普及率仅为6.6%,远低于全国59.6%的平均水平[5],阻碍了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融入老年人的生活。研究提出新媒体技术是构建智能养老模式、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改善晚年生活的有利途径[6],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7],互联网和计算机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是随机的,衰弱的身体和日益复杂的电子设备是老年人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很难跨越的数字鸿沟,使老年人产生挫败感和落伍感,从而拒绝接受新媒体。在老年人群中普及新媒体,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阻力也是机遇[8-9]。本文主要从老年人群对新媒体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索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方式提供参考。

1 新媒体的概念与应用

1.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最早起源于1967年美国广播电视网,定义为与网络媒体类似的一种新兴技术[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将新媒体定义为较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文化传播方式,以智能手机、电脑、iPad、智能交互技术等数字终端为基础,以网络大数据平台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1]。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不同,新媒体通过信息交流互通、智能化设备、数字化健康管理等方式,逐渐渗透到老年人的生活中,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同影响[12]。新媒体具有数字化和互动性两种根本特性,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这两种特性逐渐应用于教育、应急管理、文化传播、医学护理各个领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11年我国学者吴信训等[13]最早将新媒体引入老年人的生活,发现充分利用和开发新媒体的各项功能,可以提高老年群体的自我生存能力。此后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设备的更新和发展,将新媒体应用于老年群体的研究日益增多。

1.2 社交新媒体的信息沟通功能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

信息的全球化和多样化催生了社交新媒体的应用与普及,老年人正主动或被动接受这一传播形式,主要是与家人沟通联系、获取网络信息、构建社交网络等。

1.2.1 与家人沟通联系 家庭关系中的信息沟通是老年人使用新媒体最主要的目的[14]。Sims等[15]对美国80岁以上老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是获得与家人和朋友联系所带来的幸福感。年龄的增长、退休和丧亲等改变了老年人原有的生活状态,亲情关系空缺降低了其主观幸福感,因此,依赖社交媒体构建家庭群组网络关系会给老年人带来积极影响。

1.2.2 获取网络信息 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次要目的是获取网络信息[14]。Berg等[16]对农村偏远地区老年人的研究显示,网络传播信息既高效经济又丰富多样,可以拓宽实时新闻、健康信息等的传播途径,充分契合农村老年人的意愿。Santana等[17]构建的以养老机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网络电视为交互平台的健康教育、用药提醒、专家咨询服务模式,可改善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入院率。结果显示,92%的老年人认为这种信息交互模式清晰易懂,84%的老年人认为可以帮助自己科学有效地管理自身病程变化,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一系统。

1.2.3 构建社交网络 信息沟通还可以维系老年人的社交关系网,减少晚年孤独、抑郁等负性情绪。Czaja等进行的为期12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18],信息通信技术具有消除社会隔离、促进老年人社交联系的潜在价值,加强老年人社交联系可减少孤独感。Nilsen等[19]的研究也提到,社交孤立与孤独感呈正相关,而电脑是孤独和社交孤立的潜在保护因素,使用电脑可降低老年人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1.3 功能新媒体的智能程序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

通过新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弥补了老年人晚年社交的空缺,基于智能手机、电脑等的功能媒体对老年人生活的控制感、生活娱乐、社会参与和不良事件预警产生积极作用。

1.3.1 提高控制生活的能力 Marques等[20]的研究提出,使用互联网的衍生功能可以增强老年人对生活的控制感和自我实现感,使生活更加独立自主。Vaportzis等[21]对社区健康老年人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学习使用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可以提高老年人处理事物的速度,避免与老龄化相关的认知功能的减退。因此,老年人通过使用功能媒体可以更加独立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1.3.2 增强社会参与感 Allaire[22]和Dogruel[23]等的研究发现,学会玩电子游戏可以激发老年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缩小与子女的代沟,减少负面情绪,娱乐功能产生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信息交流功能[24]。Moraes[25]对巴西老年人的调查和杨启帆[26]的研究发现,利用新媒体与主流媒体对接产生的网络问政、电子政务等功能,可以丰富老年人实行社会参与职能的途径,提高自我价值感,减少落伍感。但在使用过程中,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家庭关系单一、老年人身体功能和认知状况不佳等,都是阻碍新媒体发挥作用的因素。

1.3.3 进行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预警 Damant等[27]通过对91篇研究的综述发现,基于新媒体的远程智能护理系统可以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体重、病情等的自我管理行为和整体心理状态,基于智能数字设备的定位、可穿戴设备、防跌倒预警系统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Damant等[27]还提出,新媒体对老年人生活、健康的影响更加倾向于纵向反馈所产生的长期效果,尤其是在护理领域,身体功能受损的老年人更加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不会选择网络媒体,针对老年群体的新媒体的智能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应用。

1.4 大数据健康管理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

新媒体通过标准化、个性化、系统化的健康管理,对高龄、患有急性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实施智能化管理。

1.4.1 自我健康管理 Luger等[28]对美国244名退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状况认知水平,提高自我价值感,增强安全感和生活幸福感。这与Chopik等[29]的研究结果相似,较高的网络媒体使用率与较高的自我健康评估呈正相关关系,与所患慢性病数呈负相关关系。使用手机等连接数据平台进行健康管理,方便老年人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随时进行自我健康评估,是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有利途径。

1.4.2 健康管理形式多样化 高晨晨等[30]指出,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以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门户网站为平台,整合智能设备、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Chiu等[24]的研究发现,在长期护理机构中的老年人使用触屏式平板电脑,可以减少身体僵硬、关节炎等原因引起的功能受损和衰弱。此外,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游戏、人工智能等方式进行老年人健康管理,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 老年人运用新媒体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发展迅速,而老年人的生活模式较为固定,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加之部分老年人经济条件不好、信息素养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安全意识薄弱等,如果只是被动接受新媒体,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限。

2.1 应用范围局限,经济条件不好

Kearns等[31]对3 804名社区居民的横断面研究显示,贫困社区的老年人群是互联网使用的弱势群体,他们缺少网络接入和智能设备,总体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相较家中拥有计算机的人更低,张硕等[32]对1 963名北京市区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存款低于3万元的老年人中有19.5%的使用新媒体,而存款在15万元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为44.6%。可以看出,随着存款的增加,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比例有所上升。因此,经济条件是制约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影响因素,设备的接入性决定了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可能性。对于缺少收入来源和自我理财能力、经济水平较差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将可支配资金储存起来或用于生活消费,而不是娱乐消费。

2.2 应用功能单一,信息素养不高

老年人的信息素养是以应用的功能和感知获益为导向对传统媒体素养的延伸,与新媒体的获取、解读和使用过程有关。Morris等[33]的调查发现,25%的老年人没有听说过互联网一词,老年人对互联网缺乏兴趣是不使用新媒体的主要原因,对互联网功能认知的缺乏甚至会引起老年人对信息技术的恐惧。Luger等[28]的研究提出,70%的使用新媒体的老年人缺乏新媒体学习动机和方法。Nimrod等[34]表示,由于手机、电脑等操作复杂,易使老年人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落伍感和技术恐惧感。国内学者杨朝晖等[35]的研究表明,年龄引起的视听觉、肢体、记忆力退化会影响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可能减少获得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支持的机会。老年人受到主观意识和客观身体条件的影响,习惯被动接收信息,缺乏利用新媒体主动寻找信息的能力和动机,即使有手机、电脑等设备,也不能全面认识到新媒体的作用,导致应用功能单一。

2.3 应用过于频繁,增加健康威胁

老年人生活模式单调,受外界刺激较少,过度使用功能多样的新媒体,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失眠、社会互动减少等,从而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张颖等[36]对老年患者手机依赖和孤独感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过度使用手机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尤其是逃避性和失控性两个维度,即过度依赖网络可能会与现实社会脱节,增加孤独感,也可能会造成生活节奏的失控。这与加拿大学者Pauly等[37]的研究结果相似,老年人频繁使用平板电脑会增加孤独感。此外,该研究还提出网络成瘾会导致坐姿不良引起的头颈、背部疼痛,损害身心健康,降低晚年生活质量。Wilson等[38]通过为期6个月的定量定性研究发现,老年人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会降低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新媒体技术像医疗保健一样只对老年人的生活发挥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

2.4 应用风险较大,安全意识薄弱

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是网络平台缺少适老化设计和老年网络风险等级评估策略,老年人自身缺乏对网络术语的认识和社交网络安全防护相关知识,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谢秋山等[9]提出,老年群体网络安全教育不足、缺少适用于老年人的法律保障机制、相关协调监管机构管理不到位会对老年人的信息安全产生不利影响。Damant等[27]的研究提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无法保证老年人的隐私和人身安全,使得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使用。类似的游戏软件、购物平台、社交应用、网络银行、手机支付等也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使很多老年人望而却步。

3 展望

本研究显示,老年人一旦跨越数字鸿沟,学会并适度使用新媒体,对其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当然,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应考虑到老年人的喜好,以老年群体的需求为主导,打造老年人所希望的生活模式。研究发现[39],使用新媒体与同辈和孙辈沟通联系,可以在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的同时增加社会交流。国内研究将其称为文化反哺[9],文化反哺不仅可以加快新媒体融入老年人生活,还可以加强代际沟通交流,规避新媒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沟通脱节、应用功能单一、安全系数不高等风险。此外,政府可全力促进健康老龄化,开发适老化网络平台和服务技术,让新媒体真正融入老年人的生活,并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社交老年人功能
社交之城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也谈诗的“功能”
中华诗词(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4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社交距离
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 04:38:56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