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高职护理专业选修课建设常见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1-03-06 06:13:53马素婷朱秀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必修课学分制职业

马素婷,朱秀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以学生获得的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质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伴随着选课制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通过学分制管理,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弹性化,有利于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因此,探索实施高职特色学分制管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抓手和突破口。

1 学分制下对护理专业选修课建设的再认识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前提是高职院校能提供足够的高质量课程供学生选修。护理专业课程根据选修方式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是基于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护理技能型人才的广泛需求,由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安排学习进度的课程,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选修课的管理是实施学分制改革和完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使必修课和选修课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护理技能型人才。

2 高职护理专业选修课建设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基于学分制改革将护理专业选修课与职业教育、技能鉴定内容相结合,在优化选修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不断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但是,受场地、师资、护理专业方向分支较多等限制,护理专业选修课建设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不被重视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以实验实训教学为基础和重点,再加上学生在医院的集中见习和实习需花费大量时间,使得护理专业学生课余能上选修课的时间十分有限。受周总学时限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专业选修课数量不足,学时占比偏小,课程设置缺乏论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再增设一些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选修课,则意味着要削减某些课程的学时甚至要取消部分课程。当前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面临一些阻力,必修课课程内容优化整合力度不够,选修课地位和作用未被充分重视,存在重必修、轻选修,选修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以我院护理专业为例,虽然设有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口腔护理等专业方向选修课,但就目前实施情况而言,受场地、设施等教学资源限制,为避免学生必修课与选修课上课时间冲突,护理专业学生基本上仅可选择一个专业方向的1~2门总计64学时左右的选修课程,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2.2 缺乏一支专业、稳定的选修课师资队伍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为响应国家高职扩招百万计划,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短时激增,而教师增幅远跟不上扩招增速,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教师在完成必修课教学任务后再去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选修课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选修课一般由教师个人申报,所申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不清晰,其他教师一般不参与,很难形成数量、结构相对稳定的选修课师资队伍,选修课的课程价值也难以实现。

2.3 学生学习专业选修课态度不端正、混学分者居多

实行学分制后,学分仅反映了学生学习量的多少,不能完全反映学习质的好坏。因此很多学生上选修课的目的仅是为了拿学分,普遍持有“六十分万岁”“不求优秀,但求过线”的心理。学生选课呈现出明显的盲目性,往往优先考虑自己当下的兴趣偏好,然后才是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诸如幸福心理学、影视鉴赏、社交礼仪等一些比较容易过关的课程往往成为热门课程。反而那些体现专业特色,可进一步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如手术室护理、老年护理、老年心理学等课程备受冷落。学生选课动机不良,对选修课不重视,混学分、盲目跟风选课现象严重,不仅造成选修课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选修课建设的良性发展。

2.4 选修课课程内容与行业脱节、质量不高

选修课课程申请流程简单,通常情况下,不少教师会将选修课作为补齐个人年教学工作量的手段,护理专业选修课因人设课、因需设课现象明显[2]。授课内容也往往是教师个人的研究专长或兴趣所在,多未经过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实际教学与护理行业发展、与职业技能鉴定脱节,课程与课程之间也基本上没有知识结构上的逻辑关系,可能存在课程名称不一致但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再加上为了吸引学生选课,一些教师过度迎合学生,使得课程内容过于通俗和娱乐化,看似讲课风趣幽默却离题万里,使得选修课课程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需求。

3 关于加强高职护理专业选修课建设的思考

高职护理专业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但绝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和从属。针对目前选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等方面入手,加强选修课建设,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3.1 学校层面:重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选修课地位

选修课的开设是高职护理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高职护理院校应结合区域行业发展实际及学生专业发展需要,重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设护理专业特色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尝试设置老年护理、口腔护理、重症监护、急救护理、手术室护理等为辅修方向,辅修方向设置3~4门选修课并将其作为毕业条件纳入学分制管理。每门课程控制在32~64学时,总学分为8~10学分,严格课程准入制度,并进行不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加大扶持力度,对不合格课程进行整顿或停开,做好变“水课”为“金课”这么一篇“大文章”[3]。

3.2 教师层面:优化选修课师资,挖掘教师课程开发潜力

高职护理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应以培育护理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技能鉴定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接。这就需要对护理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职业岗位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要求的相应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进行选修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因此,高职护理专业选修课教师除校内专任教师外,可以双师素质为导向,从具有三年以上医院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引进,或聘请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人员担任专业教师和产业导师,参与校内选修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与讲授等。以此为基础组建一支稳定、专业、高水平的专业选修课师资队伍,实现专业选修课的良性发展,体现高职护理院校办学特色。

3.3 学生层面:加强选课指导,端正选课心态

通过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使学生明确高职护理专业学习特点,初步了解选修课的开设目的、选课途径等。同时为方便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除安排熟悉教学的学院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外,学院教务处还可组织编印学生选课手册,包括课程简介、课程目标、先修课程、考核要求及学分等供学生选课使用,确保学生能依据其职业生涯规划选课,避免学生只求修满学分,不重视对自身技能潜能挖掘、盲目跟风选课现象发生,保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4 课程层面:课证融合,优化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质量

《职业教育法》第八条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明确了今后职业教育教学、培训和考试结合的趋势。为确保选修课课程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和整合,鼓励教师将护理专业的前沿性、交叉性内容,护理专业教学标准,护理职业等级标准融入选修课课程教学,不断丰富选修课课程内容。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学生在校时间,使学生在选修课上能够学到自己真正想学、真正有用的技术,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4]。同时,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鼓励教师探索自主探究式、小组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选修课也成为“金课”。

4 结语

选修课建设是高职护理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抓手,也是顺利实现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选修课在多数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不被重视,地位也不高。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形成规范而又行之有效的选修课准入和动态调整机制,把选修课作为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建设。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选修课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良好平台,选修课的自身地位才会逐步提升。

猜你喜欢
必修课学分制职业
鲸宝宝的必修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法大研究生(2020年2期)2020-01-19 01:41:40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9
我爱的职业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0
“在挫败中成长”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