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榆敏,郑婷婷,郑 欢
(重庆市綦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1420)
自非洲猪瘟2018 年传入我国,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于广大养殖人员对新传入疾病不了解,缺乏诊断和治疗防控手段,为从根本上切实保障养殖户自身利益,广大养殖人员应该对非洲猪瘟的病原特点和传播途径进行系统化剖析,并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间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且非洲猪瘟病毒是目前已知病毒中唯一的一种DNA 虫媒病毒(ASFV),这中病毒粒子的直径可达171~220mm,在显微镜下整体呈现出20 面体对称。与其他病毒相比,虫媒病毒在成熟期不仅拥有两层外壳,且外壳的表面一般都会附着相应的囊膜。有研究认为非洲猪瘟能够免疫逃逸的主要原因是DNA 中毒力基因,一般位于ASFV 基因组末端的不同位置,由于基因组的长度和其结构随意变化特性防疫难以奏效。
非洲猪瘟对温度的抵抗力不是很强,当外界环境温度达到60℃左右,该病毒可存活0.5h,但在猪血液中却可存活1.5 年,在冷鲜肉中也能存活0.5 年之久。为有效地将病毒进行灭活,除了将其置于一定浓度福尔马林一周外,将其置于一定浓度氢氧化钠中24h 也能达到预期的灭活作业目标。
由强毒株ASFV 引起的高死亡率传染性疾病——非洲猪瘟,不仅会影响宿主食欲,还会导致宿主高热,严重时还会导致宿主内脏出血,致死率高达100%。但对初期患病生猪,其临床表现为低热、精神沉郁且食欲不振,虽然有着较高的致死率,但在初期感染时通过科学防治,死亡率也会有所改变。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目前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 种,交配传播、血液传播和空气传播。据调查非洲猪瘟的宿主除了疣猪和薮猪外,非洲猪瘟在钝喙蜱体内的存活时间较长,而后蜱之间通过交配进行传播,当含有非洲猪瘟病毒的钝喙蜱健康生猪时,叮咬使其患病。此外在较短距离内,非洲猪瘟也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即当受到病毒污染的饲料、器具用于健康生猪的喂养和环境处理时,病毒会感染健康生猪。
养殖环境对非洲猪瘟疫病的防治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大量调研数据表明,现阶段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各类疾病的发生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导致疾病高发的主要诱因,为从根本上确保预期养殖目标的达成,一方面养殖场需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并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养殖规划来规范养殖人员的行为,确保各项消毒和杀菌工作落实到位,降低病菌的滋生;另一方面养殖户还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并用消毒剂、漂白粉或生石灰粉对各种器具进行消毒处理,阻断非洲猪瘟的空气传播途径,在确保猪舍日常光照和通风的基础上实行科学喂养。
自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生猪的死亡率在持续增加,给我国畜牧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立了外来动物研究中心降低外来物种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加强对进口猪及其产品的检测力度现已迫在眉睫。为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落实,国家有关部门需健全相关的法律文献,对检测部门的检测工作进行监管,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部门需即使向监管机构进行传达并立即终止对种猪的输送工作[3],以防对打乱中国市场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