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川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升。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目前已经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项目管理形式而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将前期的设计与后续的施工有机融合,加强对工程造价及施工成本的优化控制。以往由于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许多设计要求难以在实际施工中得到明确的体现,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不得不进行调整,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灵活地运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管理策略
1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1.1 设计施工资源融和持续发展的优势
在前期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EPC工程总承包方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责任,既要满足业主方提出的要求,又要将设计与施工集合成统一的整体,因此,总承包方需要明确工程目标,使设计单位能够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立足于项目全局推进的角度,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团队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当考虑到施工周期、施工难度等带来的影响,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工作时,也应加强与设计团队的沟通交流,明确施工条件、关键细节,确保在施工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相关内容。
1.2 项目实施提质增效的优势
科学、合理地运用EPC工程总承包合作模式能够有效节约工程时间, 提高施工效率。一般来说,总承包方可以提前参与施工招标,同时进行施工图纸的规划设计,而后续的采购工作也可以与设计工作同步推进或交叉进行,避免因某一施工环节出现突发问题而降低施工效率。除此之外,在EPC工程总承包合作模式的作用下,设计与采购能够有机结合,在同一团队内持续推进,即便出现了突发问题,也能够明确相关责任。
1.3 充分优化主动控制成本的优势
EPC工程总承包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体现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调动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在设计技术的引导下优化设计方案,推行限价设计,主动进行投资控制;同时设计过程充分考虑设备选型、材料品牌选择与采购、施工工艺及作业组织等关键因素,优化成本分配方案,调节施工方案和采购方案,实现对于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1]。
2 EPC工程总承包的现状
2.1 加速推进却未全面展开
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数据,我国建筑业EPC项目总体上呈现业务量快速上升,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态势。以2019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为例,工程总承包方面新签合同额高达46071.3亿元,相比2018年同比增长10.8%。在全国企业营业收入中,工程总承包收入达到33638.6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加29.2%。由此可见,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虽然加速推进,但是全面开展仍然需待时日。
2.2 优势突出同时风险不断
EPC模式的顯著优势体现在降低建造成本以及缩短建设周期,同时可以提高建造品质和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减少业主的组织协调量,但是相对传统模式而言,却需要EPC总承包单位承担更大的风险,同时也需要EPC总承包单位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预判以及处理能力[2]。基于EPC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及现状,EPC总承包单位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采取灵活主动、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不断加强专业管理能力,逐步提升EPC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水平。同时,EPC总承包单位须要不断摸索和实践, 及时发现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深入探究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采购施工充分融和持续发发展的全新项目管理课题,改变管理思路、革新工作方法、创新管理制度及组织体系,尝试建立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3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问题的规避措施
3.1 完善法律支撑,为EPC模式推行提供法律依据
当务之急是出台正式、高效、统一的法律规范,加快EPC模式的推广,统筹安排EPC规范文件、工程承包模式、招投标制度、市场准入资格等。具体来说,就EPC项目管理规范及相关文件的有效性水平而言,是否需要形成法律层面的文件还有待商榷,但可能需要“一行政法规与多部门规章”的模式。虽然各领域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方法琐碎或有失统一,但这是促进EPC模式在该领域实践发展的最佳途径。
3.2 加大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EPC项目进入市场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然而,EPC模式实践的不尽如人意,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精通施工管理也谙熟设计的复杂管理人员比例较低。工程领域的人才结构主要适应传统模式的发展需求,熟悉设计、采购、施工,甚至具有EPC项目全过程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很少。因此,加强EPC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组织企业人员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并注重实操性管理迫在眉睫,要注重设计、项目管理和施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达到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才能为加快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3]。
3.3 采取一体化的管理形式,形成完备的组织结构
在一个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做好组织结构的优化管理,能够达成统筹兼顾的施工目标,优化项目管理水平。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致力于在满足项目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提高效益,加强决策管理,跳脱出传统管理模式前期设计与后续施工相分离的束缚,实现全方位的管控,同时设置专门的项目管理中心,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根据项目的推进情况以及施工要求分配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形成自上而下、紧密相连的管理结构,从根本上降低徇私舞弊、谋求私利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3.4 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形成优质的人才队伍
在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竞争,本质上属于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相对于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根据国内发展的实际情况,缺少能够满足工程总承包模式提出的各项要求的优质人才,这就要求相应的EPC工程总承包单位能够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打造更加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够促进行业发展、满足时代进步需求的优质人才。另外,建筑单位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工程现场予以指导,打造更加完备的专业人才队伍,引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4]。
4 结束语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承包模式,为总承包商提供了发挥设计技术优势、施工提质增效、管理资源整合的平台。总承包商在这一模式下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创新设计技术、塑造建筑品牌、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虽然目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在我国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日益扩大的今天,工程承包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总承包单位只有立足自身发展与行业要求,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实力,才能在工程承包领域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晓刚,吴峥.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 2018,37(15):59-61.
[2] 丁玎.加强合同管理提高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J].居舍,2020,(6):130.
[3] 郑云霞.探讨如何加强合同管理提高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J].建筑施工管理,2019,(10):8.
1889501705231